李琪红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做好全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永仁县2015年以来,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2017年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全县2018年脱贫摘帽,紧盯2017年永兴乡减贫出列,麻栗树、宜就、维的、迤帕拉、老怀哨、外普拉、拉姑、云龙8个行政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5176人的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2018年永兴乡减贫出列的扶扶贫目标,要实现到2018年底实现永兴乡全乡1332户4492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出列、永兴乡贫困乡如期摘帽的艰巨的扶贫攻坚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在抓好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下硬功夫,拿出硬办法,笔者经过实地深入到永兴乡走访调研,对永仁县永兴乡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情况如下作如下调研:
一、永兴傣族乡扶贫产业开发现状
永兴傣族乡位于永仁县城北部,地处金沙江南岸,东与四川攀枝花市中坝乡、啊喇乡为邻,南与维的乡相接,西抵中和乡、,北与丽江地区华坪县隔江相望,省界线长达97公里,地形南高北低,山峦叠嶂,森林茂盛,立体型气候特征明显,森林覆盖率达64%,被称为“彝州绿海”。全乡辖国土面积538.5平方公里,矿产、水能、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最高海拔2796米,最低海拔1106米,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日照2824.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高山盛产牛肝菌、松茸、山蕨菜、花椒、核桃、樱桃、蔬菜和各类中药材,坝区盛产香蕉、橘子、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同时是水稻和玉米繁制种的理想之地,适宜规模养殖优质黑山羊和肉黄牛。2011年末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4137户,总人口13212人。境内有傣族人口6971人、占总人口的52.4%,是全县唯一的一个傣族乡,傣族风情浓郁。据统计2015年全乡农村人均纯收入1987元,而贫困区域的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由于收入少,贫困家庭自身没有积累,扩大再生产能力差,抗灾能力弱,依靠自身难于摆脱贫困。
永兴傣族乡的产业现状:(1)烤烟产业种植情况:烤烟历来是永兴乡的支柱产业,是全乡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财政增收的重要依托,近几年的产量均以10%以上的比例在递增,2015年烤烟种植面积2120亩,产量为27.9万公斤,实现产值424.1万元。(2)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以小庄、干树子、立溪东、永兴四个村委会为依托,着重发展蔬菜产业,在政策引导下,打造千亩以上的蔬菜基地。其中按气候特点和市场供应情况来生产新鲜蔬菜,适时引进干菜生产企业,为供大于求、市场价不好时提供价格保障。2015年全乡种植蔬菜3308亩,总产量219.6万公斤,总产值345万元。其中:种植大白菜1239亩,产量88.5万公斤;种植圆白菜305亩,产量15.3万公斤;种植油菜86亩,产量2.4万公斤;种植青菜665亩,产量46.8万公斤;种植萝卜125亩,产量11.3万公斤;种植马铃薯288亩,产量28.8万公斤;种植辣椒、葱蒜等142亩,产量7万公斤。(3)热果产业发展情况:在低海拔区域的迤资、昔丙、拉姑、灰坝、白马河村委会范围内通过退耕还林、扶贫款扶持以及老树改良等方式发展起一批优质芒果、龙眼。2015年末全乡共有龙眼800亩、芒果3674亩、柑橘650亩、大青枣、酸角、香蕉等其他果园2500亩,总产量达22.6万公斤,实现产值73万元。(4)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在永兴傣族乡这个特殊的地域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即是核桃产业,除低海拔区域的昔丙、拉姑、灰坝、白马河四个村委会,其余八个村委会均有种植,且都有了一定的收益。2015年底全乡核桃栽植面积累计达2.45万亩,共29.4万株,其中高山片区立溪冬村委会2065亩,16520株,挂果面积739亩,产量4.33吨;立溪冬村委会4993亩,59916株,挂果面积50亩,产量4.1吨;干树子村委会4647亩,56200株,挂果面积823亩,产量20.9吨;实现了高山片区的干树子、立溪冬人均达100株,马颈子人均达201株的发展目标。全乡核桃已进入盛果期的有2365亩,年产量44.65吨,产值125万元。(5)畜牧业发展情况:根据永兴傣族乡的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在当地发展畜牧业有相当大的优势,12885人独占538.5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的草场,能给畜牧业带来很好发展前景。2015年全乡养殖大小牲畜12873头(匹、只),出栏3701头(匹、只),绿色、生态的黑山羊、肉牛一直以强劲的姿态发展,2015年共实现产值4623万元,2010年引进的25只黑山羊新品种“努比亚”已发展到168只。其中:黑山羊养殖示范村拉姑村委会2015年养殖大小牲畜4680头(匹、只),出栏2724头(匹、只),实现畜牧业收入112万元。但由于资金的投入有限,相关扶贫政策没有到位,现阶段还处于分散式养殖,效益不明显。(6)旅游产业发展情况:针对群众对发展“农家乐”旅游超前的认识,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认真規划,积极在海拔2000米以上干树子村委会已经有部分农民自发以简单的农家特色饭菜办起了“农家乐”小院,吸引来自攀枝花市的游客进行消费。目前,乡村旅游业得到初步发展,干树子村新发展起来的“政源山庄、川滇人家”等2家“农家乐”,月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但永兴傣族乡的旅游产业发展也同样出现资金的投入有限,相关扶贫政策没有到位的情况,发展缓慢,客户群体稀少的情况。
二、扶贫产业开发问题反思
从永兴傣族乡六大产业的发展潜力来看,发展势头和前景是很喜人的,
但就目前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发展观念陈旧。各村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发展观念陈旧滞后,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部分领导对产业地位的认识和关注淡化,政策措施滞后,工作力度减弱,造成产业处于徘徊状态。
2.生产投入不足。产业开发不足,基地连片规模小,种植分散,不利于产业化发展,如烤烟。大多数农民仍为分散种植、养殖,没有走出“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的小生产经营格局。对规模化基地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农户和合作社缺乏合作共赢的意识和机制,目前全乡都没有一家企业进驻,缺乏技术指导、宣传促销等,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不能形成资金的大积累、大投入,市场辐射能力和基地带动能力都比较弱。
3.生产水平较低。我乡由于多处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不少农户缺乏产业化的专业培训,种养殖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大多凭据多年的经验进行管理,科技意识不强,病虫防治、培肥管理、畜禽产品的销售工作跟不上,再加上近年的干旱一直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
4.产业发展深度不够。由于投入不足,日前种养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科技开发已不能适应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如:由于农村合作社和农户的创新发展能力弱,难以引进相关企业进驻发展,且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产品无精深加工,导致产品效益难以发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5.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林业、发改委等部门有关扶持政策资金分散,不利于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等民间经济组织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形成。科研、开发、培训、推广的力量分散,不利于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6.起步较慢。永兴傣族乡有悠久的特色种养殖产业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我乡发展产业时,对促进产业发展乃至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产业发展的研讨、推介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永兴傣族乡产业的发展。
三、做好扶贫产业开发工作的思考
国家出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制定全县脱贫目标,也是永兴傣族乡的重大发展历史机遇,扶贫开发政策不是永久性的,必须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借势借力,借水行舟,把握好这次重大发展机遇。推进永兴傣族乡扶贫攻坚工作,应做到扶贫攻坚推进能力、发展质量、要素保障水平“三个提升”。
一是牵住党建“牛鼻子”,抓实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我乡的光热、空间、区位、市场和政策优势,牵住党建 “牛鼻子”,发展壮大林果产業、调优做强畜牧产业、培强做大蔬菜产业、做实做活乡村旅游业四大产业,探索适合永兴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种活管好现有4万亩芒果和5000亩冬桃,对1.6万亩核桃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柑橘、龙眼、桂圆等经济林果发展;以品种改良、羊圈改造、牧草种植、疫病防控为抓手,加大永兴黑山羊品种保护力度,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力争实现人均3只羊的目标;充分利用高山片区特殊气候优势,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加快“攀西大菜园”建设步伐; 念好“山字经”,把白马河林场、干树子高山片区打造成避暑休闲生态旅游示范区,做足“水文章”,结合观音岩库区丰富的水资源、沿江公路建设、沿江万亩芒果、拉姑码头、拉姑移民搬迁及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沿江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打好“民族牌”,举办好泼水节活动,挖掘整理傣族文化、建设傣族特色民居、弘扬傣族特色美食,打造永兴集镇民族文化特色美食示范区,实现乡村旅游新突破。巩固提升蚕桑粮烟产业,鼓励引导广大群众发展中药材、林下种植等促农增收产业,走出一条“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多产联动”的产业脱贫新路子。
二是围绕改善民生要务,抓实安居房建设。围绕全乡1332户4492人贫困人口,认真落实补助政策措施,采取部门联动,整合资金,加快危改户的审批力度和建房补助兑补进度,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广泛动员和组织指导406户农户实施危房改造,倾斜“四类”重点对象(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安居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群众建房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安居房,不断改善生存和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是瞄准决战脱贫目标,抓实易地扶贫搬迁。紧紧抓住“搬迁、建房、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坚持搬迁和发展“两手抓”,统筹谋划安置区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结合”,率先推进上下拉姑两个安置点182户704人的搬迁工作,同时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白马新村、望江缘村、新江园村、弓坝新村四个安置点178户搬迁安置工作,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后的贫困群众 “挪穷窝、拨穷根、有产业、能致富”的搬迁目标。
四是借力融资平台,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永兴自来水厂、特色文化旅游小镇、白马河片区以工代赈综合开发及永兴为民服务中心办公楼等重点项目建设,管好用活浦发行1.5亿融资项目,提高投入效益,解决贫困户安居房建设和产业扶持等弱项,夯实发展基础,补齐发展短板,激发永兴发展新潜力。
五是聚焦合力攻坚,抓实挂包帮责任。在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挂点永兴的助力下,利用州、县17个挂点部门545名州县干部及全乡63名干部包村包户的资源优势,提振全乡干部职工精气神,对贫困群众“扶智力、扶志气、扶技能”,实现“健康扶贫”和“精神扶贫”双推进,教育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贫困群众的发展信心和决心,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精准扶贫良性循环新常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1年12月6日;
[2]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云南扶贫开发政策法规汇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12月1日;
[3]郑志龙《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1日;
[4]《云南扶贫开发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案例选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4月1日;
[5]永兴傣族乡2011年—2015政府工作报告;
[6]永兴傣族乡2011年—2015年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