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琴华
【摘 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为对象,对照组(50例)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50例)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缺损功能和关节功能等评分结果,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运动功能、神经缺损功能和关节功能等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8%,差异P<0.05。结论: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较好,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中风;肢体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9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作为一种脑血管意外,中风的病死率较高,是全世界众多致死性的主要疾病之一[1]。而且,中风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而肢体功能障碍则是其中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本文为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为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自50例。对照组中,有27例患者为男性,23例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年龄范畴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73±2.19)岁;病程时间分布在5-20d之间,平均病程时间为(14.35±3.07)d。观察组中,26例为男性患者,24例为女性患者;患者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为(62.01±2.15)岁;病程时间分布在4-20d之间,平均病程时间为(14.51±3.09)d。纳入标准:所有被选中的研究对象的运动功能分级程度均在1级以上。同时,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于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且在参与此项研究之前,已知晓有关研究的一切事项,在同意且自愿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待患者的病情恢复平稳之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康复训练,主要以被动型和辅助性的锻炼为主,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肢体运动能力。在早期阶段,指导患者进行站立、坐、伸臂和屈膝等基础性的功能锻炼,并对患肢不停的进行按摩;同时,在翻身、起床和更衣等日常活动方面,合理指导患者进行训练运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在运动期间,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合理增加或减少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在患者的行为能力逐步趋于稳定和正常后,可鼓励患者自主的进行饮食和洗脸等活动,进一步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基础之上的针灸治疗,选择针灸取穴,头部位置取风池、百会、人中穴 ,上肢取肩髃、极泉、内关、曲池、尺泽、合谷,下肢取环跳、风市、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委中、三阴交、悬钟、太冲等穴位,每天进行针灸治疗[2]。在针灸治疗期间,须对患者的穴位皮肤处进行过消毒,在消毒成功后,给予患者进行穴位的刺入,手法为提插捻转。注意控制每次留针的时间,15分钟/次,一天进行两次的针灸治疗即可,治疗疗程为8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运动功能和关节功能等基本情况进行评分比较,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情况越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临床疗效共分为效果显著、有效和无效等三个层级,效果显著:患者在运动功能和肌肉张力等方面的能力恢复正常,患者完全能够自理日常生活;有效:患者在运动功能和肌肉张力等情况恢复良好,部分活动需要辅助,日常生活可基本自理;无效:经过干预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肉张力等情况并无好转,病情有加重趋势[3]。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来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组间对比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神功缺损功能、运动功能和关节功能等基本情况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神功缺损功能、运动功能和关节功能等方面的情况比较,对照组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对照组中,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有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的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肢体运动能力的下降,自理能力会有所降低,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均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康复训练作为一种常见的干预方式,通过起坐、站立、起床和洗脸等常规生活行为的干预,提高患者的肢体恢复能力。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融合发展,针灸也逐步被应用于干预肢体功能障碍中,且效果尤为显著,在提高患者的运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4]。在本文研究中,应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患者,在运动能力、神经缺损功能和关节功能等情况方面,评分结果显著优于采取康复训练单一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童晓南.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6):130-131.
[2] 张金钗. 关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思考[J]. 饮食保健, 2015, 2(10):192-193.
[3] 尹丽.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 9(3):117-119.
[4] 郑龙海, 贺君杰, 高风.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64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27):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