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宇
内容摘要 计算供应商绩效有许多方法,在核电产品供应商选择及绩效考核上,某公司经过十年的核电供应商绩效考核经验积累和改进,确定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责任者,保证每一环节的顺利衔接,以降低成本和减少风险因素的影响为核心目标。
关键词 供应商 业绩考核
1 引言
供应商绩效应该涵盖供应商绩效的结果和供应商绩效行为两个方面,结果与行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计算供应商绩效有许多方法,例如,成本比率法、项目列举(或雷达图)法、加权平均法、双坐标轴的业绩评估、标杆学习、卓越绩效模式等方法,以及一些现代理论的应用。文章就经常使用的几种考核办法进行举例分析。
2 加权平均法
确立指标权重后,定量指标则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评价。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 整理基础数据
(1)整理各指标的权重数值。通过以上步骤整理出各指标层中指标的最终权重值。
(2)整理各指标的评分结果。根据上一节中各指标的评分标准,通过各部门收集的数据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每项指标打分,并统计出每项指标的最终得分。
2.2 计算加权平均法结果
表1顯示了对一个供应商绩效考核的加权平均计算方法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这个例子中,采购组织更强调能按时交付,价格的重视程度稍稍低些。表1的注释栏说明了计算过程,将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中每项指标的权重与得分相乘就是该指标最终的得分。
从表1中能够看得出,对于同一个供应商提供的同一个产品/服务,同样的表现,使用加权方法完成率是79%,如果用简单等级评定则结果(将所有得分不加权重进行平均)为81%,提高了2个百分点。如果以80%分级划分线,就有可能将C级上升为B级,在现实中,它意味着在采购方视角中供应商性质的改变。虽然加权系统更加复杂,但也更加有效。值得注意的是,会存在一些因素能够干扰到计算的过程,从而导致结果有可能的偏离,普遍原因主要有:
(1)数据、数据源不准确;
(2)权重不正确,导致数据在不正确的绩效测量中有偏倚;
(3)定性数据基于个人观点,可能有偏倚;
(4)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在无量纲化时分值划分不合理。
图1显示一个完整的加权平均法供应商绩效考核过程。
3 雷达图法
利用加权平均计算供应商的绩效考核得分有上述所说的主要优点,但因为权重分配的不同而产生的结果不一,再有,仅仅从最终的得分也无法对整个绩效的全貌图有一个展示。而雷达图加列表法,就可以实现这一诉求,但其缺点则是没有总体的得分。为此,更多的采购组织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即又给出雷达图,还提供最终的得分。图2是表1中数据不加权重的雷达图。雷达图还有一个作用,可能将几个供应商的绩效考核得分置于同一个雷达图中进行比较,观察各个供应商的不同优劣势。
4 仪表盘法及供应商绩效监控
与雷达图相类似,许多供应商采用仪表盘图的方法,将供应商各个指标拆分开,每一个用一个仪表盘来表示,将表1中5个指标分为5个仪表盘。仪表盘的分为红色区域,黄色区域和绿色区域,红色区域表示警告或不可接受,差等;黄色区域表示可以接受或一般尚可等;绿色区域表示优秀或最佳状态等。仪表盘的还有一个特点是实时性。一些采购组织将实时更新的数据,利用系统随时可以查得供应商的表现。还有些采购组织将供应商KPI(关键绩效指标)放在仪表盘中,进行实时性跟踪和监控,形成供应商绩效监控。随时有问题,随时给出纠正指令,不必等到考核时在整改,提升绩效改进的时效性[1]。
5 双坐标轴法
也称为双坐标轴的业绩评估方式,其核心体现对供应商业绩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共同关注,避免了到底过程和结果哪个权重更高的争论,而采用过程与结果相乘,无论过程和结果哪项不高,都会影响最终的总分。例如:X为原因系列共100分,Y结果系列也是100分。最终结果得分R:
其原则还是由数据驱动,表2列出一个评估方式的例子。
供应商评估标准和因素都需要通过主观和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但是这个差异无论在供应商的评估还是在绩效管理和测量的所有方面都会困扰着评估者。
因为定量的方法和实际的绩效相联系,所以数据“真实”,也就容易定义和跟踪,也能够消除收集数据中的偏见。其缺点是:
(1)很难解释数据;
(2)要保证所有的参加者都在同样的指导方针下工作;
(3)建立记录系统和分析所有数据都需要成本。
定性的方法更复杂,因为这要依靠个人对于供应商绩效的判断。在使用定性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个人偏见带到考核的结果中来。定性的方法需要用“数字化的方法”转化为等级。缺点在于:
(1)保证判断的共同基础;
(2)个人拥有太多的信息(而这些人可能会随时离开);
(3)过分关注个人的成功或失败(不论什么样的问题)。
在实际中,为了保证效果,一般都采用两种方法混合的做法。以上分析了供应商绩效考核的几种方法及利弊。对于不同级别的供应商,管理的方式和侧重点也不一样,对于评估结果以正式的报告发给供应商,对于供应商的不断完善提供帮助。
(作者系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经济师)
【参考文献】
[1]陈平.基于共赢的供应商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7(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