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瑜
摘 要: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以教授学生对艺术品进行分析和欣赏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能够逐渐形成完备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解读艺术作品中呈现的信息。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水彩画的教学,提升学生美术技能;探究艺术发展,加强学生作品解析三个方面,探究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课是美术学科教学中的一项必修模块,是对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一种拓展和延伸。由于美术鉴赏课没有考试压力,因此,学生对此的学习往往只是凭着兴趣来进行课堂的学习,浅尝辄止。鉴于此,我们在开展美术鉴赏课时,应当避免平铺直述的传统教法,以具有引导性的课堂模式来发起教学。我们要以高中学生身心发育为基础,创设适宜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提升。
一、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去欣赏美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或者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去欣赏美、鉴赏美,进而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相应的美术知识内容,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美术作品”相关内容时,美术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化中的美术作品,如我们在上面举的例子,像门口神态威严的大石狮、生活中的一些对称图案、车上悬挂的流苏等待,并让学生在欣赏这些生活化物体中思考每一个图形是对立的还是和谐的?比例和尺度是否具有美感?是否对称与平衡?这些生活化的物体究竟美在哪里?为什么这样的形式是美的?如果换成另外的形式还具有美感吗?等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生活中的美进行鉴赏,从而在欣赏生活化的事物中,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和欣赏身边的美,体会这些美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然,教师在举生活化的案例中要注重内容相关性,也就是所选择的案例要紧扣主要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二、水彩画的教学,提升学生美术技能
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水彩画的相关知识时,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形式,从水彩画的特点上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彩画的独有特色,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这种画种。当学生从心里认可这一绘画种类之后,学生对于水彩画的学习也会更加感兴趣。
例如,在教学“水彩画”相关内容时,笔者先为学生呈现了几幅美术作品的图片。其中有水彩画、油画、国画、水粉画等等,每个不同的画种,都为学生展示在同一背景板上,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认为是水彩画的画面。这时,由于学生对于这几个画种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只能从中分辨出油画,对于掺杂其中的水彩画、国画和水粉画不知道该如何分辨。笔者接着为学生展示了几幅完全是水彩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观看作品,总结其形式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水彩画的图片之后,总结出水彩画具有:轻盈、滋润、水色淋漓等特点。这时,再让学生观看之前的相互夹杂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以此特点为依据进行观看,就能从中分辨出哪一幅是水彩画作品。当学生充分掌握并了解到水彩画的形式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水彩画的试练,学生即能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到水彩画塑造过程中的形式美。所以说,对于水彩画的形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水彩画的认识与理解。
三、探究艺术发展,加强学生作品解析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鉴赏的主题,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发展进程,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这段时期的绘画作品。当学生在对艺术作品在进行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时,就能很快的通过历史背景,了解出作品深层次所表达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相关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一开始就为学生讲述了中国古代的一些绘画历史的发展。我们中国从最早期的绘画作品。从中国早期的绘画作品帛画、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绘画形式进行讲述,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多种多样的古代历史的绘画作品以及一些思想。其次,笔者就为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些主要选择的题材,主要就是侍女隐士等的内容;而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则是由宋代才开始发展和成熟的,这个时期的画作主要表现为风景;而花鸟画则是由五代时期确立的。如此,当笔者为学生讲述过画作的发展历史之后,学生就能够从很深的层面上了解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的绘画题材和内容。所以,当学生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也能间接的从历史方面进行对其进行解读。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们需要进行充分讲授,使学生能够从中体會到各种绘画在形式上的特点,了解各种绘画在色彩上的创作技法,认识各种绘画在意境上的呈现。这样当学生进行创作时,才能提升技巧的运用,使自己的作品以更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师录军.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探究性教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58-159.
[2]梁园园.高中美术鉴赏课“活”起来的实践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