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摘 要:家乡档案记录了家乡的点点滴滴,它可以是一张照片、一集视频,也可以是一幢房屋。它保留了家乡的记忆,保留了儿时的回忆,保存了家乡的变迁过程,让家乡的文化得到传承。
关键词:家乡档案;记忆;照片
家乡档案是有关家乡的一些照片、证件、日记本、录像带等,她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留住了儿时美好的记忆,无论时间过去多么久远,她永远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在陈墩村生活了26年了,从来没有好好回味这个小村庄给我带来的美好,也许我即将远离她,嫁到别的村庄;也许我即将搬迁去大的城市居住,也许我即将去远方工作,难得再见她一面;但是她依旧是我大半生的记忆与留恋,还有无尽的回忆。
陈墩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下辖范围,总共有十个组,后来随着马路的修建,各个村的稍微有钱的人家,纷纷到马路边修建房屋,这个在马路边上的被规划为第十一组。百分之九十的人姓张,少部分外姓人,农户464户,大约1864人。在村委会,我找寻了一些关于家乡的照片,厚厚的三册照片,记录的都是关于家乡的点点滴滴,家里也收藏了一些老照片,记录了自己儿时的记忆。
倒水河的一个小分支朱家河流经陈墩村,村民们都靠这条河流为生。这条河的水清澈,鱼虾成群,源源不绝,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陈墩村人民。80-90年代,也大约是我年少年时期,在家里的脏衣服都是拿到河里去洗的,经常会看见左邻右舍的婶婶拿着桶和脸盆还有棒槌去河边洗衣服;小时候,哥哥经常带着我去钓鱼、龙虾、挖蚯蚓,阳光明媚,山坡上的太阳花也开得娇艳,还会看到野鸭子在水面上飞,水蛇在水里游动;时常,哥哥自己拿着一个荡网去河里荡小鱼小虾,我在岸上捡,晚上,我们就可以吃一顿丰盛的美味;春天,河边长的柳树,我们这些小姑娘就会把柳条折下来,这座城各种简单的玩具。后来,当我去上中学了,也要踩脚踏车去县城上学,与这条河的接触也越来越少,也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隨着时间的流逝,我长大了,我去城市里上大学了,与我的村庄越来越遥远,与我的小河越来越遥远。随着经济的的发展,像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洗衣机,越来越多的脏水污水流入小河,小河的循环也受到阻碍,也看不到小孩在河边玩耍,当我再去看这条小河时,她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生气,她的河面越来越窄,河里面的水草越来越多,水质也越来越浑浊,以前的热闹景象一去不复返。
陈墩村小学是一幢两层的楼房,总共有8间教室,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校的操场很大,每到下课,同学们都纷纷跑出来玩耍,很热闹的景象;学校旁边是一家木质家具厂,我们的课桌都是这个家具厂制作的,质量很好而且便宜。现在,学生越来越少了,大家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小孩子放在农村的小学,逐渐地,学校废弃了,改做为村委会大楼;由于木制行业的不景气,家具厂也变成了餐馆;儿时的玩伴也已经各奔东西,浪迹天涯。
竹筒寺是一座大的庙宇,算得上陈墩村最好的建筑了,琉璃红瓦、白色墙壁、一百层的阶梯,里面有观音菩萨雕像、送子娘娘雕像、文武状元雕像。每年庙会,父母会带我和哥哥去叩拜菩萨,虔诚的叩首,在功德箱里面投上钱币,保佑我和哥哥能够考上大学,能够在省市里当上一名大官,为自己的村庄作出贡献,光宗耀祖。如今,在金钱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信仰,不再相信这些菩萨会显灵,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少,香火钱越来越少,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修砌寺庙,与现在新修建的房屋相比,她也不再显得那么气势磅礴,熠熠生辉了。
砖窑厂坐落在第四组,也叫后湾的稻场上,高耸的烟囱是方向一样的指标,也是陈墩村最高的建筑。砖窑厂前面都是砖块,用黑色的帐篷搭建起来的,左边放置的是刚刚用黄泥土做出来的,尚未烧制的黄砖,右边则是刚刚烧制出来的红色砖块,密密麻麻铺满了整个稻场。我和小伙伴经常来这里捉迷藏,每到过年,我和哥哥就回来这里挖黄泥巴,搭蜡台祭司。如今,砖窑厂已经被新技术环保砖厂所替代,高耸的烟囱因为不符合标准,被炸毁了,砖窑厂前面的稻场也是杂草丛生,不再有原来的景象。
家乡的小路是泥泞的,每到下雨天,有车经过,路面就会被车轮压出一道道车轮印,如今,路是水泥路,车辆疾驰而过,不会留下任何风景。家乡的房屋盖的一层楼的、黑色的瓦片、红色的砖墙,家家户户都敞开了门,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前后隔壁左右邻居都在太阳底下闲聊,好生惬意;家乡的土地是丰收的,农民伯伯辛勤耕耘,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这些场景都是数不尽的回忆。如今,这些景象不再,
在照片纸堆里寻找自己的家乡档案,寻找自己的儿时回忆,记录自己家乡的档案,就如同记录他的成长历程,是繁荣或者衰败,这都是他成长的轨迹,也是我们永不磨灭的记忆,如果我们学会记录家乡档案,那么家乡档案也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美好回忆。
参考文献:
[1]李玲、郭聪.《深沉的思念——试析冰心散文《六一姊》中女性人格的构建 》[J].《职大学报》,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