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舞蹈中的表现力

2020-10-21 07:39王玉鹏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表现力趣味性舞蹈

王玉鹏

摘要:舞蹈的表现力是舞蹈的重中之重,幼儿时期是培养舞蹈表现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增强幼儿舞蹈表现力的培育会影响他们对于舞蹈的认知,对于舞蹈美感的认知。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时应注意与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等的配合,运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之中,提高自己的表现力。本文从幼儿舞蹈表演的特殊性出发,对于幼儿舞蹈表现力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对幼儿舞蹈表现力的提高研究产生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幼儿舞蹈表现力培养

一、幼儿舞蹈表演的特殊性

幼儿时期是进行舞蹈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骨骼正处于发展时期,且这一阶段幼儿容易对一些新鲜事物产生好奇,若正确的引导将会使得幼儿把这种好奇心理转换成爱好与兴趣。在这一阶段的幼儿舞蹈因为年龄的原因也呈现出自己在表演方面的特殊性。

(一)幼儿舞蹈在表演方面具有直观性

舞蹈形象是一种直接表现给受众的艺术形式,舞蹈者通过肢体语言将情感表现出来,而观众可以直接看得到感受得到,所以这就要求舞蹈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除了注意舞姿动作外还要注意人物情感的传递和情绪的表达,但是幼儿由于经历和理解的不足,在很多时候不能深刻体会到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因此必须要通过具体直观的动作来教授学生,使他们学会用更加浅显易懂的动作将舞蹈呈现出来。

(二)幼儿舞蹈表演的模仿性

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很多事物还存在着不了解不认识的情况,他们怀有极大好奇心理,而表现在舞蹈中则是他们对于一些常规事物的模仿,而在舞蹈教学中,若要增强幼儿学生的表现力,重要的也是模仿。例如在看到一段机器人动作后,很多孩子会自己去模仿机器人的动作与说话,慢慢的再由老师进行引导学习就使得学生慢慢对舞蹈产生一定的兴趣。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一特性,要让学生多多进行观察学习,模仿的多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三)幼儿舞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幼儿舞蹈的受教育者大都是儿童,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童趣,而且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也会为了增加教学质量而将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融入到孩子的教学之中。幼儿的舞蹈动作大多并不复杂,而呈现更多的就是趣味性,趣味性的舞蹈在幼儿的呈现下带给观众更多的心情放松,也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完成舞蹈作品。幼儿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只有孩子自己真正的对舞蹈产生兴趣,才能更加主动积极的去进行模仿学习,而影响孩子吸引孩子的重要一点就是舞蹈的的趣味性。

二、舞蹈表现力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小加强对于舞蹈表现力学习将会使得幼儿的四肢更好的进行生长,同时也会使得幼儿的心理更加健康,表现力与表达能力提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可以从小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

舞蹈是一种具有表现美感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抒情性与表达性,对于舞蹈表演者而言,舞蹈既是一种抒发情绪情感的过程也是将自己表现表达的过程,舞蹈在很多情况下会提高人们的美的认识和对美的领悟。当下学生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美育的发展则离不开舞蹈的学习,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将会使得他们提前对美产生一定的意识,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快的发现美的存在。舞蹈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舞蹈中还包含着对于音乐的体会与理解,发现音乐的美妙将会使得幼儿对音乐美也产生一定的认知。

(二)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时期所要经历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幼儿们从一无所知到慢慢接受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尽管他们的年龄较小,对成败的观念并不深刻,但是也难免会受到一定的打击,感受到失落。然而舞蹈的学习,尤其是在舞蹈表现力方面的训练会使他们转移注意力,在舞蹈之中获得一定的释放。自信心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带给自己的信心,幼儿在舞蹈中可以感受到满足,当遇到失败或失落时,幼儿可以在舞蹈中找回自信心,让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舞蹈中获得信心去做成更多的事情,直面更多的失败。

(三)可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舞蹈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艺术,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而且舞蹈沒有固定的形式,每个人对于情感的表达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将自己的内心表现出来。幼儿时期受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少,所以想象思维较为活跃,舞蹈在教学中会增进这一思维的培养,老师在舞蹈教学中会运用一些事物来扩展学生的表现力,进而使学生发挥其想象力,例如对各种动物的模仿等等。

结语

幼儿舞蹈教学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舞蹈的表现力也要通过孩子的动作和情感去展现,所以,幼儿舞蹈教师要去开发孩子的肢体和情感,让她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丰富的情感去表演,去展现自我。幼儿舞蹈无论是对于舞蹈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于幼儿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舞蹈中的表现力对于提高幼儿的舞蹈水平,增强幼儿的舞蹈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幼儿舞蹈的表现力培养必须从教育目标开始,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才能使得幼儿舞蹈更好的进行。还要注意教学方法,注意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只有从各个方面都进行考虑才能使得幼儿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更加有力的进行。在幼儿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幼儿这一特殊阶段的特点,遵循幼儿舞蹈的特性,抓住其直观性、模仿性以及趣味性,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增强幼儿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董丽.幼儿园教师舞蹈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李丁辛.我国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7):176.

[4]韩霜.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4(5):230.

[5]汪茜.高校舞蹈教学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4(6)166-167.

[6]袁婷婷.幼儿舞蹈教学法的探索[J].群文天地,2012(3):82.

[7]王明辉.幼儿舞蹈教学方法策略[J].北方音乐,2016(1):116.

[8]罗佳.幼儿舞蹈教育作用和方法浅论[J].中华青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4.

猜你喜欢
表现力趣味性舞蹈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舞蹈课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纤变墨画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