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容易“跳栏”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的研究

2020-10-21 04:23刘浩天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对策教学

刘浩天

摘要:跨栏跑是一项极具魅力的项目,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高度和数量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类项目。跨栏跑不但要求练习者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条件,与此同时练习者还需要拥有坚定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而跨栏跑技术因其独特的器材因素,导致当下教师在教学过程和学生练习跨栏跑技术中易出现因内在原因以及部分外在原因导致其在进行跨栏跑技术学习时出现错误动作,受伤事件的发生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心理恐惧,畏惧跨栏。此篇文章将重点分析教师在进行跨栏跑教学中学生产生“跳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教师跨栏跑教学提供参考,改进当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以望对学生在学习跨栏跑技术中有所裨益。

关键词:跨栏跑;教学;跳栏;原因;对策

跨栏跑技术可以分为: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最后的冲刺阶段。其中过栏技术又是重中之重,过栏技术对学生的身体力量,速度,协调,灵敏等素质要求较高,再加上很大部分同学心里恐惧栏高,害怕受伤等原因,给过栏技术的教学和练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大一新生田径普修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跨栏教学中“跳栏”这一错误动作技术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进行研究并分析对策。以期能给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训练中带来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本文的研究课题,研究对象选取武汉体育学院大一本科普修班学生在进行跨栏跑练习时针对出现跳栏的原因及对策,以此来提高学生们跨栏成绩。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为了保证本文的科学性,有效性,笔者通过电话、访谈、电子邮件等形式采访了进行跨栏跑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就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跨栏跑的难点和心理变化咨询专业的老师和学生。

1.2.2 文献资料法

本文探究通过利用百度、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查阅工具大量查阅收集有關田径跨栏跑中出现跳栏原因的相关资料,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1.2.3 分析法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对武汉体育学院本科普修班学生出现跳栏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学生容易“跳栏”的原因如下:

2.1主观原因

2.1.1学习动机

动机, 指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就拿笔者来举例说明,我每天都坚持打羽毛球至少2小时,而且无论是什么天气,无论自己身体舒服不舒服,笔者都会去羽毛球馆,即使不打球,也会在球馆跑步,练习力量等一系列运动方式,来进行锻炼,这就是笔者的动机,笔者因为喜欢羽毛球,所以才会每天坚持去羽毛球馆进行锻炼。对于跨栏跑来说更是,因为跨栏跑需要特殊场地和器材等原因,加上如果不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会容易受伤等原因,学生们对跨栏跑的学习动机就会下降。但是跨栏跑的锻炼价值就被忽视了。

2.1.2对自己不够自信

在进行跨栏跑的练习和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经常对自己不自信,认为自己不能够完成此动作,缺乏勇气与胆量,更害怕自己动作做错,出现错误,摔倒在地,同学们嘲笑自己,自己也受伤。还有一些同学在做跨栏跑动作之前没有了自信,不能很好的给自己良好的信息,内心却想着我过不去这个栏架,我会不会受伤,会不会去医院,同学和老师肯定看不起自己等不良思想,这种思想是负面的,会对学生心理造成恐慌不安,从而导致做动作蹑手蹑脚,瞻前顾后,肌肉细胞始终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不能使肌肉进行合理的协调收缩,从而容易出现跳栏,而不是跨栏。

2.1.3失败情景的影响

失败情景的再现会对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进行跨栏跑技术学习时,某学生以前因跨栏跑而受过伤,当这名学生看到部分学习栏间跑技术失败从而导致受伤的情景时,他的在脑海中形成的害怕情景感受,会再次被激起,从而会逃避,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保护性抑制,当自己进行跨栏跑练习时,脑海中会不断的浮现出此类情景,从而导致恐惧的再次形成,对跨栏跑产生一种还未接触就产生惧怕的心理阴影,此类恐惧心理影响大学生学习跨栏跑技术较深远,且此类恐惧心理不仅表现在跨栏跑这一项运动项目上。而此类恐惧心理具有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形成因素简、克服程度难等特点,故是大学生学习跨栏跑技术的首要影响成因。

2.1.4身体素质较差

由于跨栏跑的技术特征难度,它对练习者的身体力量,速度,协调等基本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跨栏跑运动中,要想跑得快,摆动腿和起跨腿动作做标准,就必须速度要快,然而好多同学在练习过程中,因速度过慢,到栏架时,动作做不完整,不得不跳栏,对整个跨栏跑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力量则在过栏技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以及最后的下栏着地等环节,有些同学在练习过程中身体过于放松,肌肉用力不够,而导致下栏时腿发软,而受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在过栏时,由于柔韧性较差,学生会容易出现起跨腿或者摆动腿打栏,从而影响整体速度和节奏,进而导致学生跳栏错误动作的形成。

2.1.5技术动作练习较少

在学生进行栏间跑练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会提出找不到在哪里起跨,摆动腿为什么伸不直,上体过直,没有攻栏意识,摆臂动作及方向不正确,起跨腿蹬地不充分,离地后收腿过早,起跨点离栏架太近,限制了摆动腿向栏迅速前摆,起跨腿膝关节弯曲过大,起跨角度大,使垂直分力过大,导致学生摆动腿无法做出动作很容易使学生跳栏,脚掌或者脚后跟着地发力,会对起跨产生很大的制动,从而导致速度降下来,进而产生跳栏错误动作的产生等等一些问题的产生。这都是由于学生练习较少,动力定型较不稳定等原因造成。

2.2客观原因

2.2.1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更好的进行跨栏跑运动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师大部分在教学中进行跨栏跑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手段都按照自己的教学惯性思维进行授课,这样致使学生对于跨栏跑项目的认识会局限于表面层次,而只讲不练是大部分高校体育老师所出现的现状,只练不讲也是部分高校体育老师在授课时易出现的授课习惯。当下许多高校老师仍没有创新,大多采用分解训练法来对学生跨栏跑进行教学,分解训练法是通过将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合理地分为若干部分,然后按环节或步骤分别进行训练学习的方法。此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跨栏跑的每一个细致动作,但是它的弊端很明显,对于跨栏跑这个项目来说,每一个环节动作都要环环相扣,好多同学跑着过程想着摆动腿的标准动作,而忘记了起跨腿的动作,有的手脚不协调,更容易产生跳栏等错误动作。

2.2.2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同时也受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练习氛围,那么学生会对跨栏跑的兴趣逐步增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并有耐心的指导学生如何更标准化的跨栏,这样学生在练习时也会很开心,也会主动进行练习。教师也应树立一个模范榜样,让学生们向模范学习,这样学生也会有一个目标,会更加促进学生学习跨栏跑的心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没有信心,看到同学完成的动作优美,或者在练习中遭到同学的嘲笑,产生自卑心理,不好意思训练,甚至对训练产生恐惧心理,不想再练习。此类心理不仅是对跨栏跑运动的恐惧更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恐惧,故练习环境是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因严格重视。

3结果与分析

3.1跳栏的原因

跨栏跑的特点可以用速度快,强度大,动作优美,锻炼价值高来概括。同时跨栏跑也对练习者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学生在练习时跳栏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内心怕栏,不敢跑,不敢跨,其次为练习较少,动作定型还不够稳定,教师教法存在一定问题,关注学生心理活动较少等原因。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跨栏跑的教学和学习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3.1.1加强对跨栏跑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始学习跨栏跑前,首先可通过优秀运动员的夺冠视频等来引发学生们学习的动机,人们若是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兴趣,他就会主动积极的接触,观察这件事物,并且从事这项活动。在进行跨栏跑练习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舞和表扬,尤其是对于那些动作较不标准或者害怕跨栏的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练习的热情,减少练习过栏技术时的恐惧心理。作为学生来说应在下课后多了解掌握跨栏跑的历史发展进程,观看比赛视频等手段,来以此提高对这个项目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3.1.2加强自信心

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在进行跨栏教学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一定能跨过去并且跨的动作很标准。一开始进行练习时,教师应降低栏架高度或者采用海绵垫代替栏架,先让同学们感受下跨栏的感觉,或者采取在栏架上用泡沫等较轻物体代替栏板,降低学生过栏时的难度,让学生以较自信的心态进行过栏练习,体会和感受过栏的完整技术,逐步树立自信心,等技术动作逐渐定型好和熟练后,再逐步提高动作难度。

3.1.3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

跨栏跑是一项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的运动项目。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进行有效练习,学生也应该在下课后进行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力量的练习方法有许多如:负重抗阻训练,利用力量训练器械,可以使身体处在各种不同的姿势(或坐、或卧、或立)等;速度的练习,有下坡助力速度训练,牵引跑助力速度训练,拖重物跑等训练手段;因为跨栏跑对身体素质要求极其苛刻,所以教师应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跨栏跑的进度和成绩。

3.1.4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跨栏跑教学中,老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然后根据学生们的情况不同,因地制宜地安排练习和学习场地,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跨栏跑学生进行练习时,很容易受伤等意外事件的出现,所以老师还应提前做好处理意外事情发生的工作准备。通过加强对学生心理上的关心与鼓励,逐步和学生间建立一种互动互助的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安排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比赛或者小游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和团队合作意识,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环境和团结互助的教学环境。这样既能巩固上课时所学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掌握跨栏跑技术动作要领。

3.1.5应因材施教,区分对待

在进行跨栏跑教学时,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等都会不同,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区分对待。因不同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应该指导其对自己身体能力作正确的了解,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发掘学生的潜能。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再根据学生情况来进行教学,这样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适当增加练习负荷量以及强度,帮助其巩固和提高;对于基础较差,心理恐惧的学生来讲,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将栏架上的木板换成皮筋或者其他适宜物质,帮助其消除学生们心理怕栏怕受伤的疑虑,同时教师在进行示范之后,在一旁指导时,要进行言语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潜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学生对跨栏跑这个项目的关注度较低,不了解跨栏跑这个项目,更不了解跨栏跑对身体的锻炼价值。大多练习者在接触跨栏跑时,都会内心产生抵触,尤其是出现跳栏现象。跳栏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对跨栏学习动机不够强烈;对自己不够自信;害怕失败;教师的教法较单一;练习较少等原因造成。

4.2建议

在进行跨栏跑教学时,教师应首先针对学生们怕栏这一现象,首先要树立学生能学好跨栏跑的信心。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自己先做几次示范动作或者让动作标准的同学示范,来增加同学们的自信心,并感受到跨栏跑的美感。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训练,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辅助性的训练方法。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如降低栏高、缩短栏距、减少栏数法,循序渐进的进行有效教学,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跨栏跑技术,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跨栏跑动作技术,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跨栏跑技术动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浩,徐爱娥.中学跨栏运动教学方法简析[J].青少年体育,2019.3.

[2]陈强.跨栏跑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8.30.

[3]任奎.跨栏跑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分析与教学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6.05.28.

[4]陶英丽.跨栏教学中出现“跳栏”错误动作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商,2013.11.30.

[5]张艺洁.跨栏跑学习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消除方法的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6]陈平.高校体育教育中克服跨栏跑技术心理恐惧的教法研究[J].体育世界,2020.01.02.

[7]蔡利东.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高中体育跨栏反思[J].田径,2020.03.01.

[8]张月平.初中女生跨栏恐惧心理及消除方法探讨[J].田径,2020.03.01.

[9]刘小龙.跨栏跑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陕西广播电视大學学报,2015.09.15.

猜你喜欢
对策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