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
[摘要]目的探究綜合性护理干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近1年收录的82例新生黄疸患儿资料,将患儿依据护理方案均等分为41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蓝光治疗方案,后者采用综合性护理+蓝光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退黄时间、蓝光治疗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指标数值。结果实验组的检验结果更符合预期(P<0.05)。结论新生黄疸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蓝光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缩短退黄时间、蓝光治疗时间,减少患者体内血清胆红素的含量。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应用价值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紊乱,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含量增加,临床上主要以皮肤黄染、脏器黄染等症状为主。其中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会破坏患者的神经系统,引发智力低下、听觉障碍等并发症,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所以应该依据患儿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现阶段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时主要以蓝光治疗为主,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为了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主要以我院救治的82例新生黄疸患儿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研究实验,探究综合性护理+蓝光治疗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入选82例病例样本均被临床确诊为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入选标准:患儿家属知晓此次研究的意义,主动成为对比研究样本,且患儿资料完整收录在病例档案。排除皮肤不完整、肺内出血、肺炎、重症感染的患儿资料。将82例新生黄疸患儿依据护理方案分为41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相似性(P<0.05),符合医学对比实验的需求,具体数据显示如下。性别资料: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1例、20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2、19例。年龄资料:实验组平均年龄为(0.53±0.21)d,对照组平均年龄为(0.54±0.19)d。此次实验的进行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采用蓝光治疗方案,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在患儿的眼部、会阴部进行遮挡,之后用波长为420-470mm的蓝色荧光灯管进行照射,每日进行2次蓝光治疗,每次照射时长维持在8小时。对照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环境护理、生命体征观测、家属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路径,本文重点探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内容。
1.2.1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该向患儿家属讲述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蓝光治疗的重要性等知识,消除患儿家属紧张、焦虑感。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该通过抚触护理、对话等方式来安抚新生儿,具体可以用柔软的指法在患儿的四肢进行拿捏,每日抚触护理时间维持在20-30分钟,平均分为两次进行。
1.2.2身体护理
新生黄疸患儿在蓝光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将患儿皮肤出现的汗液及时擦净,确保皮肤处于清洁、干燥状态。另外,医护人员可以将新生儿以仰卧位的姿势放入温水中,之后将患儿颈背托起,在四肢处进行按摩。
1.2.3排便护理
医护人员应该认真记录新生儿初次排便时间,在患儿排便后,需要在患儿的肛门部位进行按摩,与此同时应该在患儿臀部涂抹护臀膏,降低臀红的发生风险。
13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此次指标显示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表现为±标准差,P<0.05证明组间存在差异。
2.结果
实验组退黄时间、蓝光治疗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13±0.31)d、(27.21±4.38)h、(104.32±10.38)umol/L,对照组退黄时间、蓝光治疗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2.41±0.44)d、(32.37+5.47)h、(153.14±16.63)umol/L,组间差异显示为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通过蓝光照射可以加快血清胆红素的排出速度,但是在蓝光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体温升高、腹泻等不良反应,所以需要通过心理护理、身体护理、排便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确保蓝光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预后水平。
本文对比结果表明,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实验组,退黄时间、蓝光治疗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更低,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崔衬娟,韩秀连,尹焕英,刘婉媚.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U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0):3681-3682.
[2]郭建敏.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9):93-96.[3]张文娟,刘慧敏.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1):122+127.
[4]王育花.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13+18.
[5]牛红梅.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