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岭
摘要:本文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入手,探讨儒家文化对我国古代历代的教育目的制定的影响,并总结出文化发展与教育目的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关键词:儒家思想 ;儒学文化发展 ;教育目的 ;联系性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所建立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数千年来,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思想见证了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衰与盛,兴与亡。几千年来,儒家所代表的汉族正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在各个朝代的兴衰起落中浮浮沉沉,在此期间,历代统治者有汉族正室也有异族君主,他们所施行的教化之策不尽相同,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培养的人才也各不相同。但在这些不同之下,也有着相同之处,那就是儒家思想,说的具体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义之道一直若隐若现的影响着历朝历代教育目的的选择与制定,它无时不刻的不在影响着教育政策的运行与教育目的的选择。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形成对中国古代教育目的制定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发源:周朝末年,孔子诞生于鲁国,于三十岁时起开始创办私学,在五十五时,其思想达到大成,开始周游列国,宣讲其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这一名词是后人总结其思想核心“仁义”之后给予其命名为儒家思想。首先,儒家思想所代表的仁义以及后来其弟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我们先进行浅显的解释。“仁”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表示亲,即两人或者群体之间互爱的状态。在周朝末年,由于周天子的倒行逆施导致礼乐崩坏,社会的普遍秩序遭到影响,臣不侍君,子不奉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孔子极度怀念美好的西周,希望恢复当时完备的礼制,进而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所以,孔子借用當时尸方,这个少数民族还保存着的传统美好礼制来表述自己渴望通过教育所能达到的一种社会状态,由此以仁(当时尸方用这个字来表示人和人之间的亲爱之情)来作为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他将一种地区性的仁提升为普遍性的美德,把尸方这个民族性的美德推广为整个春秋时期的美德。所以仁的核心就是爱,它表示了孔子希望社会上能形成具备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品质,用于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社会有秩序,有条理。“义”一字脱胎于宜字,说文解字里提出义最早指的是一种祭祀的杀戮行为,然后由宜演变为繁体的義,它指的也是一个人拿着武器去作战,最后才变成了义,所以义的意思就与杀有关,孔子所指的义就是当杀则杀,不当杀则不杀,因为在仁的基础上人与人就会相亲相爱,但是相亲相爱也应该有一个限度,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之外就要用义来解决,也就是说即遇到对的事情,就算有生命危险也要去做,遇到不对的事情,就算刀斧加身也不改其行。这就是孔子思想的仁义两字的解读,所以,孔子的思想强调要敢爱敢恨,爱其所爱,恨其所恨。那么,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孔子所期望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君子”。什么是一个君子,主要有这三个方面:要仁者不忧,知者不惑,义者不惧。在具体点讲,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想培养有仁有义的人才去做官来管理国家,这样的人必须先修身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知者不惑,然后再锻炼德行做到仁者爱人,最后还要有义,要在仁所不能及的范围下施行义的准则,就能义者不惧。这就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教育目的的内涵。
儒学的发展—孟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之后的孟子继承其仁义思想发展成了著名的性善论和仁政一说。春秋时期,孔子希望恢复周礼,建立大同社会,所以提出了“仁义”的思想,而孟子处在更加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它不仅强调充满仁义的社会,还更强调“人伦”。所谓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他希望以父子这种关系为核心来建立一个道德规范体系,所以孟子的教育目的就从孔子的培养君子变为让普通人能够“申孝悌,明人伦”,即孟子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让每一个人就能亲其亲人,长其长辈,这样就能够使整个国家有序,因为仁政所干系的不只是君王,还包括普通的百姓平民。
荀子:孟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荀子,他继承了儒家先辈们“礼”的思想,提出了性恶论,强调通过后天的教化来恢复礼。他认为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所以人通过教育来制天命从而养成自己的德性。荀子认为礼脱胎于仁之中,人人相亲相爱那么礼才会生成,同时,荀子处于战国末期,群雄争霸之势已经结束,封建制即将确立,所以荀子提倡礼和法相结合。所以荀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圣人。荀子提出儒者有三:俗、雅、大。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有周孔之德,且能够通晓事理,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
儒家思想在经过孔、孟、荀三位大家的思想理论构建之后,形成了一个“仁、义”为核心,以“人伦”为基础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其思想影响下的教育目的如培育有仁有义的官员,培养不惧险恶的谦谦君子,培养德才兼备的贤德在各个朝代中都有体现。无论是汉朝的董仲舒在继承了人伦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体系后提出培养忠君敬主的人民,还是宋朝的来源于儒学的理学所提倡的培养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制定理念,都脱胎于孔、孟、荀三位大家的思想,都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谢长法编. 中国教育史[M].重庆;西南师
出版社,2012.
[3]阎国华、李国钧、王炳照编. 中国教育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张传隧编.中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