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作为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有不同的涵义,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也有其相应的涵义。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民”是在继承了我国“民本”思想,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论的内涵基础上而形成的人民中心观思想。
关键词:民本思想;人民主体;人民中心观
一、我国民本思想中的“人民”
本节主要从古代和近代两个时间段来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民”进行分析。
(一)我国民本思想中“人民”的古代释义
“人民”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并且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泛指人类,是与动植物相对应的生物。如“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另一种是指平民、庶民、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如 “维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在中国古代,“人民”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指统治者管辖领土内的百姓,是社会阶级中受剥削的最底层阶级。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仍然有比较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为邦本,固本邦宁”等。
(二)我国民本思想中“人民”的近代释义
鸦片战争开启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想,通过对西方器物、制度与思想的学习,部分历史人物开始关注到“人民”概念,并且给予这一概念新的解释,但因思想是具有主体性的,他们处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背景,所以他们对“人民”概念的认识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如魏源在其作品《海国图志》中就将“人民”概念與西方“人民”概念相结合;在洋务运动中,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人民主权”思想,打破了我国的古代“人民”思想的局限;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在他的三民思想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把“人民”视作是一个集体性的概念,倡议人民要把以实现民族的统一作为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论中的“人民”
本节主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中分析他们是如何看待“人民”这一概念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视域中的“人民”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将社会发展主体拉回人本身,而非神。马克思在其作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只是局限于现象,更多的是从事件的内在本质去把握,因此马克思看到了黑格尔哲学依然是神学,其“人民”概念不具有真实性。《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阐明了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和价值主体的观点,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的无产阶级。“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这里无产者的范畴等同于人民概念,它包括无产阶级及即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阶级。无产阶级产生于工业革命,是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精神是贯穿于其中的核心线索,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他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阐述的。
(二)列宁视域中的“人民”
俄国的革命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面对当时的俄国国内环境,列宁怀着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列宁在结合本国的革命实际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人民主体思想。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以满足自身再生产的需要,从事这些活动的正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具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精神文化作品都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动力源泉,列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再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俄国的胜利正是依靠着人民的热情而获得的。
(三)毛泽东视域中的“人民”
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进行分析: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面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样对“人民”概念的界定,肯定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坚定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指出“人民”概念是具有阶级性的,表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决定力量而存在。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将“人民”作为我们政务工作的出发点、立脚点和落脚点。为我国的人民中心观提出了明确的践行要求,是衡量我国政府工作的标准。
三、我国人民中心观中的“人民”
“人民”始终是我党在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坚实力量,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依靠力量,是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参与力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中心观中的“人民”
在邓小平同志看来,人民具有双重的属性标准——分别是社会主义标准和爱国主义标准。只有认真分析中国社会阶层的经济、政治状态,才能更好地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反社会主义的和破坏国家统一的敌对势力、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犯罪分子和试图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外部敌对势力,通通视作敌对分子,必须对他们进行专政。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社会阶层不断进行分化,但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已初步形成。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各社会阶层,肯定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的力量,并且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线,突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作用,并且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而存在。人民群众不仅是指社会总人口中的大部分,而且是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的人群。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发扬我党的优良作风和实践法宝的基础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是由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意志、愿望来决定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是能够变革旧生产关系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作为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陈培永.重思马克思的“人民”概念[J].哲学动态,2018(01):29-35.
[2]陈昌丰,朱映雪.新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人民”概念的研究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18(03):144-152.
[3]韩喜平,巩瑞波.“以人民为中心”三个问题的理论界说[J].湖北社会科学,2018(11):5-11.
作者简介:李沐昱(1995-),女,汉族,就读于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