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培养小学生人格素养

2020-10-21 06:21杨东陈静吴苹苹
教育·校长参考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画荷花人格

杨东 陈静 吴苹苹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使用课程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十三五期间,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利用画家村资源培养小学生人格素养》的课题研究,建立了可利用的画家村资源库,探索出培养小学生人格素养的有效策略,开发了多种校本课程。在课题研究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美育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优势,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地域优势和广泛的画家村资源,由此开发了美术校本课程“爱上国画”,同时实现以画育人的目标。

依托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学校的课程开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画家村资源,我们不断探寻创造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现代国画教学方法,进行这样的校本研修既可以充分整合学校美术资源优势,培养学生人格素养,同时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记忆中,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民族自豪感,让国画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深入学生内心,为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对于培养学生人格素养意义深远。

地理优势 学校位于102国道北侧,潮白河东侧的宋庄画家村。宋庄作为国内最大的艺术区,集聚着许多知名艺术家,拥有美术馆、名家工作室等等众多艺术资源。随处可见的艺术雕塑和各种流派的艺术作品,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与文化氛围。我校于这样艺术气息的熏陶中,可借助和利用众多的艺术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

人文优势 我校学生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成长,其中不乏众多艺术家子女,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审美熏陶,感受艺术的美感。部分家长就是画家或者雕塑家,也有一部分家长是画商或者从事画框及相关艺术产业,具备一定的鉴赏力,学生美术学习兴趣高涨。部分学生具有画画天赋,在各级单位开展的绘画比赛中,学生作品多次获奖,获得好评。

围绕课题研究,凸显课程特色

学校紧紧围绕《利用画家村资源培养小学生人格素养》的课题研究,将《爱上国画》的课程目标与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培育具有较高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学生,并形成了一定的课程特色。

引进原创资源 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区域优势,充分挖掘身边的美术教育资源,包括不同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艺术家、校园文化,最大化开发物质和人文资源,形成校本课程资源,让孩子不再接触书本上的复印品,而是真正接触艺术原作,将作品和艺术家引进课堂,丰富课堂知识性,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丰富授课形式 在“爱上国画”课程中,我们采取了演示课、欣赏课、探究课、活动课(参加相关比赛、艺术节、参观艺术馆等)等多种授课形式,将美术参观活动纳入校本课程管理,推行探究式教学,结合多种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注重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创新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上,我们采取分龄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美术能力发展规律将学段进行拆分,1-2年级学习初级课程,3-4年级学习中级课程,5-6年级学习高级课程,创新课程设置,提高学习效果。

探索教学方法 依托儿童认知规律,探索国画教学的新手法,解决抓造型、理解造型这一难点,探究非常规国画教学,提升课堂实效性。例如:使用“米”字画荷花、萱草花和牡丹花,运用字母“Y”学画树,符合学生对事物理解的认知水平,让传统国画课堂充满趣味性。

挖掘资源的教育意义 充分利用中国画中的作品作者、名家故事、绘画哲理、文学内涵的教育意义,发挥以画育人的作用。

用心研磨课程,培养学生人格素养

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校校园文化中的优势,探索和开发了一系列的国画课程,例如《荷》一课,充分挖掘了学校大厅中的一系列荷花作品这一课程资源。

在学校的大厅中悬挂了七幅大型的荷花题材的作品,涉及工笔、油画等表现形式,不仅营造了和美的大厅氛围,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每每走过大厅,都会被那一幅幅姿态万千、灵动至极的荷花所吸引。同时,荷花在文学中亦是常见的题材,文人常常以荷喻人、以荷育人。在课程开发中,从前期的课程设计到中期的课堂实践再到后期的课程反思,三个阶段紧紧围绕学校的课题研究,突出围绕“荷”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做了以下的探索:

课程设计阶段 教师通过实地分析大廳中的课程资源,从作品作者、创作形式等多方面特点,提炼出荷花的构图、姿态、色彩、空间等美术语言,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教师又搜集了大量的“荷”文学素材进行知识拓展,形成课程的导入部分。从学生已知有关“荷”的诗词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教师让学生分享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荷”知识、视频、图片、作品等,从而激发学生对荷花的深入了解,丰富课程的知识性,帮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课堂实践阶段 教学中,教师设定了文学美、寓意美、造型美三维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感受荷塘的景象,引导学生欣赏大厅西侧的油画荷花作品,回忆咏荷的诗词,请学生现场吟诵关于荷花的诗句:“现在想象你是一位诗人,站在美丽的荷塘边,你想为大家吟诵哪个关于荷花的诗词?”让孩子发现古诗词中荷花之美。通过诗人对荷花的色彩、形态、味道等的描写感受荷花的特征,感受诗人善于观察生活和生动、细致描写的品质。在课程中,请学生分享“荷”的美好寓意和小故事,因为“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还喜欢用荷花表达和谐、和美、和平之意,让学生理解学校的大厅里悬挂着这么多或逼真或淡雅的荷花作品,也是表达了同样的美好寓意。

美术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生应该学会观察生活,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通过“赏荷”,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受荷花的造型美,让学生带着画家之眼深入观察大厅中各个荷花作品,学习美术中的对比手法,感受高矮胖瘦、远近空间、含苞与绽放的花姿,从而掌握美术表现的语言。

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示范教学,现场临摹作品。一幅美丽生动的“荷”在教师笔下一气呵成。教师还创新课堂材料,利用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纸张让学生大胆构图表现,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最后请学生整理有关“荷”的小诗题于作品之中,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

课后反思阶段 课后,教师带领学生赏析每个人的作品,总结本课收获,并布置课后反思和总结。例如,请学生撰写课后小感、浅析自己或者名人的荷花作品、写写“荷”文章读后感等等。

通过校本课程“荷”一系列的活动和教学,学生对“荷”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他们不但信手画出一幅颇有意境的荷花小品画,还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会了美化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中美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习得一技之长,培养了自信心,丰富了生活体验,为学生的人格形成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研修,专业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专业发展得到了推动,学生和教师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要认真做好总结和资料收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切实加以改进;要积极吸纳新理念,并把前一轮总结作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实施的依据,使校本课程《爱上国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爱上国画》校本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学生的人格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课题研究期间,美术教师陈静多次带领我校国画班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市区级的现场创作和展示,受到广泛好评。2017年11月,我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我校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校”。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国画荷花人格
国画《鲦鱼》
以鸟喻人
国画《鲿》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难忘岁月》(国画)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