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佳泠 成雨哲 胡晓宇 胡芳连 李华玥
摘要:异地扶贫搬迁是国家重点实施的扶贫项目,是兼顾环境效益、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专项扶贫工程。是为实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的扶贫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产生了移民社区,搬迁后,甘肃古浪县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需要在迁入地重构社会关系网络。本文以甘肃古浪县移民为研究对象,从社区情感研究角度出发,旨在通过实地调查探究移民社区中的社区情感重构逻辑,对社区城市化过程中社区情感变迁的一种特殊性情况进行说明,对社区继存论等理论进行验证。
关键词:甘肃古浪县移民;异地扶贫搬迁;社区继存;社区整合;移民社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制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难以改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人们的活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破坏。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安置,从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脱贫致富。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生态移民易地扶贫”,这标志着易地搬迁脱贫方式的首次提出。
甘肃省为落实该项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等“1+4”工作方案,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规划。截至2019年,甘肃省累计移民49.9万,共拆除旧房7.57万套。移民社区里的居民从原本较为原始的生活社区搬入一个现代化的社区,这一过程可以算作是一种特殊的、迅速的城市化。在这种城市化中,移民社区展现出了与其他经过城市化的普通社区极大的不同。在移民社区内,居民拥有相同的易地搬迁背景,整个居民群体异质性较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移民社区的社区情感重构逻辑,是对社区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情感变迁的一种特殊性情况进行说明。古浪县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在过去几年中,古浪县通过景电二期古浪灌区就近节约水量开发黄花滩8.62万亩闲置土地,集中优势兵力让南部山区3.8万贫困群众搬迁至此,逐渐建设成了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是西北地区一个典型的移民社区。
二、理论回顾
社区继存论的代表性人物是刘易斯和甘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虽然带来了城市阶层分化,但并未造成城市社区的消亡,在城市化的都市中,社区仍然存在,社区居民亲密的人际关系依旧存在。1952年,刘易斯发表《未崩溃的城市化》一文,指出,墨西哥村民移居到墨西哥市后生活方式并无显著的变化,人际关系也无解体的情况,大城市的人口、高密度和异质性对这些村民的影响很小。1962年,甘斯出版了《城市村民》。在該书中,他描述了波士顿西区意大利人民的生活,指出当地人际关系和社会去生活状态与刘易斯的观察十分相像。
社区整合是指社区各要素之间彼此适应与调节,以达到相互协调和良性运行。社区整合主要表现为社区参与活动的增多、社区成员积极性的提高、社区归属感的增强等。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社会分工》一书中曾系统地讨论过整合问题。迪尔凯姆认为,不同性质的社区整合方式不同。在传统的、生产力发达的农业社区中,社区的整合依靠“机械团结”。这种机械团结完全建立在社区中个人间的相似性和同质性之上。由于社区中的个人意识到彼此间差异性较小,生活方式相同,价值、信仰一致,情绪体验基本无差异,因而成员间心理认同度大,社区凝聚力强,社区整合度也较高。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导致社区分化现象产生,社区同质性降低,异质性开始增强。分工越细,居民对社区依赖越深,个人行动专业性越强,个性更加鲜明。而社区中部分的差异性越大,社区整合的统一性越有可能。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甘肃省古浪县的易地搬迁扶贫群众。
古浪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满族、东乡族、土族、毛南族、瑶族等十个民族。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也是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境内干旱缺水,矿藏贫乏、基础薄弱、地貌复杂,是武威市三县一区发展基础最薄,贫困人口最多,人均财力最少,贫困程度最深的县。2011年,古浪县实施了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利用景电二期古浪灌区节约水量开发黄花滩8.62万亩闲置土地,以金色大道为中心线,在省道308线、金色大道和民调渠沿线通乡油路之间规划建设10个中心村,布局安置搬迁南部高海拔山区4万贫困群众下山入川,实现易地脱贫致富。至2019年5月7日,已开工建设10个移民点,建成7个,整村整组搬迁移民5558户2.57万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文献法。在调研之前,调研小组收集各种关于异地扶贫搬迁的资料,学习前人理论成果,并通过文献及他人口述的方式了解古浪县,以达到对该地区的熟悉和了解。
实地调查期间对该地区居民按户随机抽取5%共160户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四、移民社区中的社区情感重构情况
(一)搬迁至移民社区前
在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的居民搬迁到现在居住的社区前,都生活在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那样,他们所处的社区是一个熟人社会,整个社区的范围包括了他们居住的整个村落,在这个社区内,他们的联系是十分紧密且淳朴的。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我们得知,在搬迁前,居民们会互相赠与邻里生活用品、在生活中互帮互助,人与人的交流也较为频繁。人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彼此的情况知根知底。在这个阶段,居民们对社区的情感主要体现为归属感、亲切感,居民们对社区的情感是十分深厚的。
(二)搬迁至移民社区后
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的居民搬迁到现在居住的社区后,所处的社区由农村社区转变为了现代城市社区。居民们不再居住在“一家一户、一户一落”的农村自建房中,而是都居住在小区的楼房内。居民们搬迁至楼房后,都按原来的籍贯依次入住。即楼房内,来自相同村落的人们会居住在一起。在搬迁后,居民们都认为,住户彼此间的联系有所冷淡。由于楼房的开放性不如农村自建房,居民之间互相串门、聊天的机会都大大减少了。交流减少了,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不如从前。虽然居民们也会感慨与熟人的联系不如从前,但普遍对于搬离农村、来到城市居住感到高兴。同时,虽然情感联系有所减弱,但居民们彼此之间曾知根知底地生活很久,彼此之间的情感基础是十分深厚的。对新的社区的情感,也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们对社区的情感主要体现为归属感与喜爱感。虽然居民们对社区的情感会承袭对原来农村社区的情感,但由于小区的规模大,会加入一些其他农村社区的居民,显得更为陌生,居民们对新社区的社区情感也会略有削弱。
(三)社区情感的重构情况
搬迁前,居民们的社区情感与普通农村社区居民们对农村社区的情感大致类似,是充满了信任的归属感、亲切感;搬迁后,居民们的社区情感发生了改变,相较于以前变得更为淡薄,但由于对原先社区的基础的继承,也较为深厚,体现为归属感与喜爱感,与之前相较缺少一些信任感。
五、社区情感重构的影响因素
(一)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状况
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居民之间的情感状况会影响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而居民之间的情感变化,可以歸结于住所的开放性改变了。居民居住在农村社区时,居住在自家的自建房中,住所的开放性是后来搬迁的楼房所不能比拟的。农村住所大多具有院落,人们可以在院落中大方自如地进行交流。而在楼房中,只能在楼道进行短暂的聊天,缺乏让人们即使关系并非十分深厚也能安然交谈的空间,居民们的交流减少了,情感状况也就不如从前。
(二)社区的发展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的发展情况会影响居民对社区的情感。当社区发展的较好,知名度、居住环境、安保情况比原先的社区好时,居民们对社区的情感就会增强,更为自豪,更有归属感。移民社区的居民们显然符合这样的条件,现在的城市社区相较于之前的农村社区,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也拥有一定知名度,因此,社区情感更多的为归属感与喜爱感。
六、结论 移民社区中社区情感的重构情况是否印证了社区继存论
严格来说,移民社区中社区情感的重构情况并不能完美地用社区继存论来解释。但可以明确发现的是,在“易地扶贫搬迁”这样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情况中,居民们的社区情感不但会保留以前社区中的基础,也会由于移民社区的情况而发生改变。这对加强社区建设、提升居民们对社区的情感有重要的意义。
由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本身的建设,就可以增强居民的社区情感。增强居民的社区情感,对促进社区的发展与稳定、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旭.善治理论视角下社区情感治理研究[J].学理论,2018(10):116-117.
[2]婓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33,339.
[3]聂君,束锡红.易地扶贫搬迁与社会关系重构——基于宁夏回族移民的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04):49-54.
[4]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1-6.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01074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