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双 季宝欢
摘要:大数据发展下对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巨大改革,有助于工程造价管理策略的优化,相比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造价人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这不仅是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一种提升,也是当前社会整体效益的不断进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当前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等综合分析,实现最准确、最优化的工程造价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造价管理;造价控制
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不断推广,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带领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层出不穷,这进一步提升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在发展过程中,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逐渐成型并得到推广应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企业的资源管理、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新一代协同办公模式更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近几年,工程造价企业所拥有的造价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多。虽然,大部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都形成全面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但是在应用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工程量计算、计价汇总等初级阶段,没有一套健全的工程造价资源共享系统,缺乏完善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1、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是一种信息发展下的产物,在现代化云时代科技的发展下,大数据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数据信息是社会运转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的数据传送和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势必会对各领域都有很好的启发和促进作用,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数据成为各企业竞争力的一种体现。如何在庞大、复杂的各种数据中,快速的搜集到有用的信息资源,就是大数据技术的一种体现。大数据所具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利用,相比于科技发展下的其他信息技术,大数据更具有快速、准确、廉价等优势,从各方面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果。大数据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对庞大的数据资源进行挖掘和分析,对毫无交集的多种数据,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和碰撞,从而得到工程造价人员所需要的数据资源。
2、大数据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2.1设计阶段优化方案比选,合理编制概算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是施工图纸设计的关键期,由于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新技术、新工艺很难达到共享和广泛应用,设计人员无法对设计方案和概算科学规划,经常出现施工图预算超标的情况,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2.2能够提高建设单位投资控制水平
建设单位虽然不涉及具体的施工建设,但是其对于工程量、进度、造价管理、材料费等都具有直接责任和作用,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其中主要的评标依据就是工程造价,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该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了解各项费用的组成和成本造价,避免出现低于成本价中标的现象,运用科学方法控制好投资建设。
2.3施工阶段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范围广、风险大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施工企业如果可以将大数据合理应用到管理、施工等多个方面,及时、准确对施工现场所产生的消耗量、材料价格等数据进行整合,利用强大的信息平台建立物料、技术等多方面的数据库资源,建立符合工程特征的造价指标,通过在造价软件中对人工、机械、主材价格变化进行测算,编制工程造价预算,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成本目标,按照工程造价对机械、人工、材料严格控制,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2.4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涉及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由于项目参建单位较多,工程造价方面都需要准确的数据为依靠,但是工程造价信息处于独立状态,缺乏相互之间的兼容性、系统性、全面性分析和管理,这非常不利于各方在工程造价上形成统一标准,遇到事情只能互相推托、延误工期、降低工作效率。在这种环境下,将大数据资源与工程造价信息融合到一起,根据不同的类别、模式、标准进行分类,完善数据接口和协议,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相互连通,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各阶段的工作效率。
2.5促进企业定额的编制
大数据下各地区标准都是相同的,项目建设成本属透明、公开的状态,施工企业如果要想在竞争力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质量、管理水平上、施工技术上下足功夫,做好工程费用及自身成本的核算,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工程建设,根据市场数据,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企业定额,提高企业价格的优势水平。
3、大数据下工程造价管理手段
大数据下造价管理必将转型升级,从低端造价管理向高技术、高端人才发展,工程造价管理需要新思维,具体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要构建统一的造价数据收集标准,提高数据收集质量
大数据下造价管理数据的收集及其重要,要在国家或行业层面建立与计价体系相适应的造价信息数据标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统一化标准,只有在具有一致性标准的数据的前提下,才能有利于后续数据的整理分类与处理,同时针对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所配套的图片、视频等可视化信息数据也应该设定统一的标准。
3.2构建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造价数据管控平台
从造价管理战略层面建立國家造价信息库,定期发布造价变化趋势和指标,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和过程管控能力,合理公平开展市场竞争,避免暗箱操作,同时应在企业层面建立企业造价信息库,动态反映企业成本变化趋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3树立大数据思维,提高人才培养力度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多关注与大数据有关的技术,如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工程造价人员要充分理解大数据的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从低端造价向高端造价提升,造价管理亟须培养适应当今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人才队伍,通过产学结合。
4、结语
总体说来,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程度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借助国家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推动数据信息的标准化,造价管理要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管理优势,进一步做好基础性的造价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归纳分析、使数据实现可交换化,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伟.浅谈大数据分析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29):25~27.
[2]肖辉祥,周煜,张艳丽,等.浅谈大数据下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80~81.
[3]赵世强,肖虎.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271~272.
(作者单位:大连隆源建设有限公司1
大连金鼎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