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颖琳
摘 要:“术”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入门的门槛,可入了门之后可以走多远,飞多高靠的就是“道”的支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提升自己文学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建构:要注重学生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关键词:道与术 学科素养
一、“道术”之源
1.郸城文化名片
郸城,又名仙城,传说由“老子炼丹丹成”而得名,因老子居于此处并在此将思想文化传承、发扬而得名。因有此渊源郸城自古就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正因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使此处的文化、教育先至先行。文化与教育的先行,体现在学生的较高素质,教师的综合素养,学生与教师平台的广阔与多样,文化的沉淀与芬芳。
在郸城一高为期三天的多角度多维度的考察过程中,既聆听了韩军、程翔、王友、陈曦、陈延军、郭学萍、何皎洁等语文名师大家的课堂教学,又领略了这些值得尊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胸怀万里世界,放眼千秋未来的情怀;立足语文教材,拓展人文生活,提出“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的大家风范,还跟随着这些语文大家一同走近文本,走近经典,走近语文,走近文化。感触颇丰。
2.传统文化的“根”与“魂”
此处地处中原又为老子炼丹之地,不由让人想起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古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而传统文化之于语文教学乃至现代教育则更为之根本,为之泉源。由此我想到邓先生概括语文教学的一句话“先识其道,再谋其术”。确实,“道为体,术为用。有道者术能长久,无道者术必落空。学术先需明道,方能大成。学术若不明道,终是小器。故道为纲,术为目,纲举目张。道为世间规律,术为规律之用,道为本,术为末,若本末倒置,则一世殆矣!”。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何为道、何为术呢?
二、“道术”在教育中的体现
1.依“道”教学
本次考察过程中我剖茧寻本,作了深刻的思考。现于我看来,大处着眼,“道”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延伸,“道”就是一个人思想可以达到的高度,“道”就是一个人精神可延伸的广度,“道”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追求的远度,“道”就是一个人格局可拓展的宽度;小处而言,“道”即各学段考纲、课标,循其“道”,遵其“道”,方可致远。
2.寻本溯源
那“道”为此,何为“本”呢?“本”即为作为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养,“本”为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本”亦为正规且不失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
“本”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入门的门槛,可入了门之后可以走多远,飞多高靠的就是“道”的支撑,正如陆游在《示子遹》所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那么套用此诗,汝欲为人师,功夫要下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值得所有语文老师深刻地思考并一生为之努力解决的。
寻本溯源,追逐本心,归元返本,面向未来。
三、“道术”中寻求学科素养的提升
1.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建构
在处理好“道”与“术”关系的基础上,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提升自己文学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建构:要注重学生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那如何能落在实处将学生的学科素养整体提升呢?我认为教师的引导与示范非常重要。
要想让学生阅尽万卷书,那么自己就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用你独特的涉猎化作舌尖莲花激起学生心底的阵阵涟漪;要想让学生言之有物、字字玑珠,那么自己就要先锤炼语言,在课上、课下的表达做到挥洒自如,行云流水。总之,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态度;教师的维度,决定学生的梯度。
2.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鉴别能力
在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鉴别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一种培养“全人格”学生的大教育观念,因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急速涌来的纷杂信息,学生如果不具备鉴赏、鉴别能力,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学生需要具备属于自己的、正确的、独特的、多元化的鉴别与筛选能力,同时还要对美的事物有所感知,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进而用诗意的、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并能够用准确的诗意化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形成一种稳定的鉴赏能力。
3.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说,多听、多感知。所谓“见识”,有见才有识,带学生阅尽千卷经典,读破万卷诗书,学生的见识也就自在囊中了。
除此之外,要想培養“全人格”学生,还要求语文老师要有开阔的眼界,具备跨界教学的能力,不确定性结构的知识体系。
语文教师要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谈笑古今,带学生领略古今文人的嬉笑怒骂;要能够在语文课上挥经画纬,带学生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可以将政治、生物、数学等多种学科融入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将各科知识整合,让课堂变得充实且趣味无穷,这样下来必定能够让学生课后意犹未尽、大呼痛快,那么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也不需言表了。
其实这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说每位老师、每位语文老师要具备在夯实专业知识的支撑下,自己完成二次、多次加工,进而实现实践创新并以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呈现课堂的能力,而且要学会欣赏自己创造的创新之美;而在欣赏自己的同时还要学会欣赏和认可别人个性化创造的美;这样将自己创造的美和别人、别学科的美兼容并济,一一贯通,就会实现理想的大同之美,大同之教学。如此大同之教学,不也正是我们一直提倡、一直摸索、一直为之努力前行的——“大语文”吗?
“以此为生,必精于此道”确实,既然选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选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潜心研究“道”“术”之行,尽己所能,做到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