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伦 曹青新
摘 要:汉族民歌是最能代表我国民歌的作品,同时它也是所有民歌作品中水平最高的一种类型,而汉族民歌的创作中用到了“四度三音列”、“五度三音列”以及微羽音列,他们是我国传统音调结构的巅峰,能为当代音乐的创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针对当代作曲技法中的汉族民歌音调结构做出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当代作曲技法;汉族民歌;音调结构
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人们对于音乐的着迷程度都非常高,同时通过音乐能获取无穷无尽的乐趣以及满足。正是由于人们对于这一项艺术的执著,从古至今人们创造除了非常多丰富的民族民歌。而汉族民歌在创作中采用了“四度三音列”、“五音三音列”以及微羽音列体系,尽管当代的音乐艺术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它对于当前的音乐作曲技法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汉族民歌中最为常见的音调结构
对于汉族民歌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本身所蕴含的时代历史特征,从而逐步发展成为本身所独有的音调结构,也反向促使汉族民歌的持续稳定发展过程。其中很多音乐界的专家学者都热衷于研究汉族民歌的音乐表达形式,其中具有突出贡献的就是乔建中以及刘正维两位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乔先生认为汉族民歌音乐表现形式本身展现了五声音阶的“三音列”特征。也就是说,主要将汉族民歌的音调结构划分为两种音乐形态,即五度三音列和四度三音列两种。由此,共同构成了五声音阶的汉族民歌音调结构,促使五声音阶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山野民歌的音列组合中。然而,对于刘先生在汉族民歌的音乐表现形式的研究过程中,认为四度三音列则是我国传统音乐创作发展所依据的重要音调结构依据基础,为今后持续性的推进我国传统音乐发展发挥了重要关键作用,是遵循传统音乐韵调的支柱力量。通过对两位先生各自观点论述进行对照类比分析,可以全面的综合两位汉族民歌研究学者观点,肯定汉族民歌音调结构的核心研究过程,了解汉族民歌典型音调结构内容的延伸性效果。汉族民歌的音调结构的音乐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汉族民歌独特的跳进音律结构特征。
二、汉族民歌音调结构与当代音乐创作的相互关系
汉族民歌凭借自身的历史性特点以及音乐知识应用的扎实成果,从根本上确保成为当前时代背景条件下音乐创作的研究依据。因此,随着当前时代背景条件下音乐行业的佼佼者,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汉族民歌音调结构在当代音乐创作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五声性音阶在当代作曲技法中的应用
五声性音阶虽然作为我国汉族民歌中最为常用的音乐创作方式和音乐序列表现形式,直至二十世纪70年代才首次被张洪模先生提出,由此,促使当代作曲家逐步在当代音乐作品中应用五声性音阶,继而为实现创作出独具魅力的全新音乐作品。1980年《涉江采芙蓉》音乐序列作品的发表就充分展现了五声性音阶的具体实践应用成果。通过完整的音乐序列技巧完成诗歌意境的勾画,展现出幽静古典的曲调创作魅力,也为今后罗先生创作出五声性十二音提供了经验基础。而对于当代音乐创作人来说,在开展音乐创作活动过程中,优先使用序列原型设计的方式完成音乐创作规划。其中,实践效用特征最为明显的序列原型由B官七声和E宫五声结合而成,从而保障音乐序列中三全音的构成结果。例如,《Mong Dong》作为展现民族音乐与现代创作形式融合的优秀产物。
(二)十二音體系在当代作曲技法中的应用
高为杰先生,著名的音乐创作研究专家,在1983年创立了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位置的作曲创作探索会。由此,进一步奠定了对于现代作曲技法使用中的十二音体系应用效果,展现了十二音体系作为重要音乐技法创作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高为杰先生在实际的音乐表现形式研究过程中,通过五音以及十二音两部分体系技法进行了全面的充分融合,为从根本上加速我国音乐创作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例如,作品《日之思》则是核心的十二音集合理论创作技法体现,展现出卓越的优秀音乐作品创作的显著成果。
(三)四度三音列与五度三音列相结合
朱践耳先生,主要是以汉族民歌的创作形式为研究对象,从而在当代作曲技法研究中应用传统音乐音律使用方面具有突出贡献。例如,上世纪末所创作诞生的单乐章交响诗《江雪》,通过将相邻的三音列进行再次组合排序,形成四度三音列以及五度三音列等,进一步展现了现代作曲技法中的序列技巧结合,增强汉族民歌音调结构的渗透程度和融合效果。与此同时,对于周晋民先生的音乐观点则凸显出音乐创作主题风格的设定规划,包括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两种类型。也就是说,确保音乐创作风格两部分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创作出更具真实性的音乐。
结 语
作为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在音乐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对于文明历史发展进步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逐步形成五声音列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也正因如此,从而为我国未来的民族音乐发展进步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对于当代音乐创作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创新性方式的出现,对于增强现代音乐表现效果依旧蕴含着传统的音调结构内容。因此,充分注重传统音乐音调结构与现代音乐创作之间的相关关系,形成稳定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的提升我国音乐创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立忠.汉族民歌音调结构在当代作曲技法中的运用[J].音乐研究,2013,(03).
[2] 刘宁.论当代作曲技法中的汉族民歌音调结构[J].陕西教育(高教),2015,(01).
作者简介:杨一伦(1957-),男,吉林长春人,大学学历,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教学研究与创作;曹青新(1996-),女,吉林艺术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