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琪
摘 要:商品在进出口时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这是当前国际规则对海关监管商品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外贸商品能够顺利通关,但商品归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很多企业在商品归类问题上难免出现纰漏,进而影响对外贸易,因此为了对报关商品归类错误的风险进行防范,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海关检查 对商品错误的归类 规避风险的措施
外贸企业如何杜绝商品归类所带来的风险是值得探讨的,这项工作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相关部门对商品归类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熟悉规定,具备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因商品归类错误所带来的损失。
一、报关商品归类错误给外贸企业带来的风险
(一)影响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经营
商品归类与其适用的税率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商品归类错误,该商品的税率也会发生错误,不论是多缴了税款还是少缴了税款对于企业的经营和成本核算都有重大的影响。
(二)影响外贸企业的通关效率
一些商品在进出口时要有监管证件为通行证,而商品归类发生错误会导致一些商品在进出口时出现证件不全的现象,耽搁了外贸企业的通关效率。
(三)可能使企业背负走私的法律风险
海关会对恶意避税的行为进行严查,一旦被归为恶意避税行为,企业所要承担的责任非常大,不仅面临严厉的处罚,企业法人因此也会遭受牢狱之灾。
(四)有可能增加企业的进出口成本
在海关,对于进出口商品生产线有“四个同一”的规定,分别是“同一口岸、同一收发货人、同一提单和同一运输工具”,如果不符合四个同一的规定,需要对商品进行分开征税,这笔征税数目是非常高的。外贸企业必须对利率高低进行判断,确定是合并归类还是分开归类,选择一个合理的避税方案,可一旦归类工作上发生错误,企业贸易成本会明显增加。
二、外贸企业防范商品归类错误风险的措施
结合上述中可能出现的商品归类错误问题,外贸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进行风险规避。
(一)坚持如实申报的标准与原则
关于商品在归类时必须坚持如实申报的原则,确保单证相符、单货相符。这不仅仅是海关法律规定下企业应遵守的规则,企业更应该具备这样的自觉性。
(二)商品归类时尊重先例
“归类尊重先例”是一项方便外贸企业进行报关产品归类的有效制度,它在“海关商品归类行政裁定(全国适用)”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与升级,实行以来,超过700例报关单通过引用先例完成了快速通关,并且节约了90%以上的时间,目前未出现纳税纷争。但归类尊重先例仍处于试行状态,仅上海、广东、天津、福州等几个自贸试验区的注册企业可应用。
(三)对疑难商品归类应求助于海关
虽然,报关商品的归类工作应由外贸企业完成,但这毕竟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归类的商品种类繁多,很多商品外贸企业在进行归类时并无把握,面对此类疑难产品的归类,外贸企业可以向海关寻求帮助,海关会帮助其解决相应问题。
(四)合理利用商品归类化验“电子书”
2017年,海关总署推出了官方手机软件——中国海关归类化验。这一软件的上线为外贸公司的商品归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能够与海关内部系统进行实时的同步,为外贸公司提供最新的数据,并为其提供实时查询的服务,这将简化企业申报的流程,减少报关商品归类错误问题的产生。
(五)引進或者培育商品归类的专业人才
商品归类人才是每一个外贸企业都必备的专业人才,具有较高风险意识的外贸企业会针对归类工作设置专责人员。而此类专业人才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为从外部引进相关商品归类人才;二为将内部业务骨干送出去培训,自己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三、结束语
商品分类是外贸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环节,一旦报关商品分类出现错误,将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因此,外贸企业应从源头避免相关错误的产生,设立完整的分类规则,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成立专业的部门、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商品分类,如此才能使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胥丽娜.海关商品归类错误的风险及其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 2012(3).
[2] 高洁,黄晶.进出口商品归类的风险防范与救济[J].企业导报, 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