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娟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环境问题越发严重。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维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此,为了更好的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化发展,本文从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影响作用着手,简要分析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应用
0.引言
环境监测属于环境管理以及科学决策的基础与核心,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在环境治理、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政府的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体现在环境监测方面,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也在随之提升,此时便需要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益。对此,探讨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具备显著实际意义。
1.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非常突出,其主要作用在于以下几点:(1)推动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以基础理论与方法的方式,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形成保护维护,预防因为资源的开采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从而推动经济建设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化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提高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从一定层面来看是对人类资源的一种合理开发规划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人们对于环境健康程度的高度重视方面[1]。例如,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农产品的质量监测以及农田环境方面的监测、塑化剂的污染、核辐射污染等方面。
但是从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中,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较差问题最为突出,工作期间态度不认真,导致环境监测工作效益不足。同时在具体的质量科通知方面采集样品时的质量控制水平不足,经常出现掺杂物质的现象,导致环境监测结果出现偏差。
2.环境监测发展措施
2.1强化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
在新形势之下,社会的关注热点一直都是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的增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甚至也阻碍到了我国小康社会发展工作[2]。对于这一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应当积极改变对于环境監测的认知,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工作的重视度,充分意识到环境监测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当提高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也需要将环境监测工作作为工作体系的首要任务,持续性改善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另外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还需要将环境监测的相关细节实行细化与统一性管理,保障管理的实效性推动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2.2强化队伍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影响,在监测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人为因素的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队伍的建设,并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性[3]。借助人力资源的发挥以及组织监测人员等形式开展监测相关业务,同时对环境监测的队伍实行持续性强化管理,有效的提高环境监测队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专业性,熟悉掌握相关专业设备的使用方式以及业务标准流程,促使团队可以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处理各种问题,保障监测结果的可靠度,从而为后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2.3明确并改进质量控制重点
首先,室内的质量控制重点。检测样品属于环境监测工作成效的关键性环节,实行质量控制的同时,是保障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的重点[4]。实验期间需要落实实时性监管,并全程化记录所呈现出的数据,其中空白实验可以辅助判断检验方法当中的不合理因素,质量控制只能够在体系形成之后才可以完成目标,虽然实验只是监测中的一部分,但是也是质量控制最为突出的环节。因此,强化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平行双样实验,所采集的环境监测样品在分析期间需要借助二次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有效地控制数据误差,但是因为监测任务所面临的数据比较多,很难实现离散判断,实验期间对于数据的随机划分,并以标准值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更好的节省时间。按照同一组试剂,能够实现平行实验并更加详细的掌握其中成分,促使参数与实际结果更相符。另外,还需要改进回收实验。
其次,室外的质量控制重点。采集的样品必须保障普遍性,能够体现监测区域中的整体性状况,室外的部分质量控制重点在于样品采集期间,需要规避样品过于片面的选择,同时按照不同的位置严格根据流程进行选择。在采样之前需要确保器皿的洁净度,在掺杂其他物质时会影响实验结果,此时便需要从根本上控制质量,为后续实验质量的保障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注重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相对于室内而言要高出许多,例如采样期间的环境控制以及审核制度的落实。采用三级审核制度的方式保障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在采样期间需要相互审核与相互监督,应用优质采样记录处理措施,在实验操作期间保障质量控制基础原则,并在数据得出之后借助专业技术人员审核通过后才可以上报。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益,并全面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环境监测属于在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工作环节,今后需要围绕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要求,根据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尤其是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丰富性以及及时性,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伊薇,冯世伟,张定煌,etal.固氮蓝藻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31(14):155-156.
[2]王海芹,高世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J].改革,2017,14(05):17-36.
[3]刘雅楠.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21(11):168-173.
[4]邓茂,张永江,李莹莹,etal.层析分析法在重庆市生态保护发展区十二五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环境,2017,13(05):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