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俄罗斯女性文学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家,维·托卡列娃始终关注女性的命运,并将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自我意识、生存状态甚至死亡作为叙事主题。其中,短篇小说《幸福的结局》用简明的语言讲述了一位家庭妇女在婚姻与爱情之间痛苦徘徊,最终自杀的故事,集中体现了爱情、家庭、生存与死亡主题,引发读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切思考。
关键词:维·托卡列娃;《幸福的结局》;叙事主题;女性文学
引言
20世纪末,女性文学在俄罗斯兴起,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家与作品,创作主题不仅包括爱情,还包括女性的生活状态、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对自身命运的探索,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些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在维·托卡列娃(В·Токарева)的作品中得到了清晰体现。短篇小说《幸福的结局》(“Счастливый конец”)以女主人公的死亡为开头,倒叙讲述整个故事,通过“我”的死亡和葬礼、身边人的态度以及“我”来到天堂后和上帝的对话,逐步揭示“我”真正的死因和动机,其蕴含的爱情、家庭、生存、死亡等主题有机结合,凸显了女性生活的困境,展现了女性为走出困境进行的艰难探索。
一、爱情主题
爱情是女性生活的重要养分,对女性自身产生深刻影响,也影响到女性的命运抉择。在《幸福的结局》中,女主人公显然十分向往爱情,但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却面临重重阻碍。小说开头中对于“我”的异样,丈夫不闻不问,后知后觉发现妻子死亡后,也表现得麻木不仁,没有任何痛苦与不舍。女主人公平静陈述:“我丈夫从前就不相信我的病,现在也不相信我会死,他内心深处觉得,这不过是我耍的把戏而已”(1),其中流露的失望不言而喻。
在婚姻中没能得到爱情,女主人公将这份寄托转向了“他”。女主人公曾和“他”在电话中无望地谈论爱情的出路,死后想知道“他”会不会打电话来,面对上帝的询问甚至许愿想要见“他”。随着上帝的回答“爱情在你心中比上帝更强大,你听从了爱情”,“他”——情人的身份不言自明。爱情在女主人公看来是神圣的,她甚至愿为之付出生命。
托卡列娃在小说中突出了女性向往爱情、婚姻中缺少爱情、为爱牺牲等主题。女主人公期待爱情,信仰爱情,珍惜自己与“他”的感情,但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并未带来几分幸福与浪漫,随之而来更多的是矛盾与冲突。
二、家庭主题
女主人公的家庭也是感情冷淡、彼此疏离的。“我”和丈夫不仅没有爱情,还没有亲情。丈夫在“我”死后泰然自若地看球赛、与“我”的妈妈吵嘴,家庭责任意识淡薄。他不仅对“我”冷淡,对孩子也同样漠不关心。孩子对他心怀畏惧,小心翼翼地向他提出请求,他却厌烦地表示“叫醒你妈妈”,不仅不愿承担责任关照家人,连自身的责任也不愿承担。“我”作为母亲虽然照顾孩子,但孩子对“我”却感情不深。当“我”暗示孩子自己可能死亡时,孩子反应平淡,只回答说“那好吧”。当“我”真正死亡之后,孩子也并未表现出失落,反而为得到他人关注感到骄傲得意。
在这样一个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都如此淡薄的家庭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深深的隔阂,女主人公在这里毫无心灵归属感,得不到精神慰藉,孤独、空虚充斥着她的灵魂。象征幸福、闪闪发光的长裙始终挂在柜子里,她忙于操持家务,打理琐事,没有机会参加能够感到幸福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女主人公依然无法毅然抛弃家庭追寻爱情:照顾孩子的责任牵绊了她,但一味维持現状,家庭地位只会越发低下。女主人公在家庭与爱情的伦理冲突间备受煎熬,最终以自杀了结,迎来“幸福的结局”。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对亲情的需求,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家庭主题。
三、生存主题
剖析女性的生活状态是了解其内心世界、探寻人生出路的重要途径,托卡列娃在小说中描述了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客观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境遇,为矛盾展开和女主人公的命运抉择铺设前提。女主人公操持琐事的意识已经潜移默化刻入内心:看到坟墓上的鲜花,她想到的却是“花环更加实用”。她惯于精打细算甚至下意识计算自己的死亡成本,平淡的陈述话语透露出生活的苦涩,而内心的苦涩是不为人知的。女主人公的生活单调乏味甚至空洞,但没有人关心她的内心、在意她的需求,朋友阿利亚认为她生活一帆风顺,邻居同样惊讶于她的死讯,只有她自己明白,“人是不能随意放弃生活的,必须得把这杯酒喝光”。
托卡列娃细腻刻画女性的现实生活,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尤其是内心世界的状态,他人的漠视与疏忽使女性愈发压抑,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女性对生存状态的困惑和斗争渐趋激烈。
四、死亡主题
死亡是文学永恒的叙事主题。这部作品中,死亡对女主人公而言是解脱,她从中寻得安宁,在死亡中获得“幸福的结局”。她的生活孤独而枯燥,家庭没能带给她温暖,情人与朋友给予她的关心也是有限的,情人被动地等着她的电话,朋友在午休时才来参加葬礼,她习惯了不指望任何人,“如果我能给自己送葬,我的确会那么做的”。比起麻木的生活,死亡对女主人公来说更像宁静的归宿。只有在死后,她才得以穿着闪闪发光的裙子见到上帝,生前她一直没有机会穿。在上帝面前,她最终得到了原谅与救赎。
女主人公的自杀是对生存状态的否定与反抗,较之于被动地活着,她倾向于主动挑战困境,摆脱日复一日的感情挣扎、生活的重荷。她与情人不愿放弃爱情,却都放不下家庭。但不同于情人的犹豫,她果断地选择死亡,平静地迎接死亡,这是她对无解伦理矛盾的回答。女主人公的自杀反映了女性的生存悲剧,也唤起了读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五、结语
《幸福的结局》篇幅简短,却蕴含了爱情、家庭、生存和死亡等多个主题,托卡列娃精准地描述女性生活现实状况,将女性面临的种种问题呈现给读者,通过女性对爱情的追求、精神需求、家庭地位、生存困境、对命运的抗争等主题唤起人们对女性的关注与思考,丰富了道德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社会性问题,为俄罗斯女性文学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注释:
注释:本文引文均出自http://harmonie.al.ru/proza/vtok_konec. htm.
参考文献:
[1]陈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石伟.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托卡列娃[J].世界文化,2019(12).
作者简介:潘雪婷(1996.11-)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