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物中毒 急救步骤记心中

2020-10-21 04:10钟云川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毒食用食品

钟云川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027-02

食物中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在进食过程中摄入了有毒有害物质,或者直接将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食品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危,近年来频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我们不仅需要警惕食物中毒,更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谨记急救步骤,将食物中毒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一、发生食物中毒后有何表现

食物中毒的潜伏期往往较短,且来势汹汹,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集体中毒,中毒人群有食用同一种食物史,在停止食用该食物后流行终止。共同发病的食物中毒者往往症状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为主。发生食物中毒后切忌紧张,中毒者自身或者他人首先需要学会判断,掌握这四条标准,就能准确判断是否发生食物中毒,其一:短时间内出现症状相似病人,其二:曾经食用相同食物,其三:进食前未发病,其四:停止进食后症状减轻或者不再加重。食物中毒大多在进食后的4-8h出现,发生食物中毒的第一反应是腹部疼痛不适,随后出现恶心呕吐情况。

二、食物中毒包括哪些分类

食物中毒种类较多,根据引起中毒的物质属性不同,可以将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五大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毒类型,原因为食用了大量的含有细菌或毒素的食物,细菌进入人体后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储存不当、生熟交叉污染、生食未加热等都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真菌性食物中毒与食用霉变性食物有关,例如食用了霉变的甘蔗、腐烂的水果,都有可能出现食物中毒。食物经过长久存放会逐渐发生霉变,在误食后极易出现急性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顾名思义与食用了有毒动物有关,曾有新闻报道称漳州诏安一男性在食用鱼胆后出现反胃、呕吐症状,发病之初症状轻微,两个小时后症状加重,随即出现腹痛、胸闷等症状,送医后经诊断确系中毒。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厂家的鱼类例如草鱼、青鱼、鲤鱼等淡水鱼的胆汁都含有氰化物,毒性极强,食用后可引发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三、食物中毒别紧张,正确急救是关键

食物中毒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急救步骤,就能将对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发生食物中毒后切忌大意紧张,应当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一)仔细观察中毒症状

如果发现类似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需要立即停止进食,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为专业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在专业医护人员到来之前,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自救或者处理。

(二)立即催吐

如果中毒时间不长,或者短暂进食后即出现中毒症状,而且没有明显的呕吐症状,应当使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实施催吐,也可以引用大量温开水自行催吐,减少毒性物质的吸收量。在催吐有效的情况下,呕吐物会变为澄清液体,之后可以引用适量的牛奶保护胃黏膜防止损伤,如果呕吐物中出现血性液体则需要暂停止吐。

(三)导泻

生活中有不少食物中毒者在食用有毒物质后,短时间内无明显症状,超过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后才出现中毒症状,针对这种食用中毒食物较长的情况,可采取导泻方法,使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番泻叶煎服具有良好的导泻作用,如果没有番泻叶也可以一次性煎服30g大黄。

(四)解毒

如果是食用了变质的鱼虾、肉蟹等食物而发生中毒,可以一次性饮用100mL稀释的醋(加水200mL稀释)达到解毒目的。此外,也可以煎服紫苏30g、生甘草10g进行解毒。如果是饮用了变质过期的食物,最好的解毒方法是灌服鲜牛奶或其他含有蛋白的饮料。

(五)紧急症状处理

如果中毒者出现抽搐、痉挛症状,需要及时将患者转移至安全没有危险物的地方,使用手帕缠绕筷子塞到患者口中,防止其咬破舌头造成二次伤害。在食物中毒急救过程中,需要根据中毒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呕吐容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需协助中毒者侧位避免引起呼吸困难,呕吐症状停止后需要立即补充水分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如果腹痛剧烈可以采取仰睡姿势并将双膝屈曲,缓解腹肌紧张状态。

发生食物中毒后,不仅需要谨慎正确的处理,更要注意保留食物样本,医院可以根据引起中毒的食物种类快速确定治疗方法,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可以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提供给医院检测。食物中毒既可以是单发性也可以是群体性的,如果是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需要在急救的过程中通知疾控中心,对现场毒物进行专业检测,确定毒物种类、性质等,防止事故扩大。

四、如何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我们应当时刻警惕食物中毒,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保证入口的食物安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洁饮食习惯会给致病菌入侵制造可乘之机,比如手上沾有细菌不经清洗直接拿取食物,就会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其次,在选择食物食材时,需要选择一些安全有保障的食物,注意观察食物的外观是否有腐败变质,选购有包装的食物时需要仔细检查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商等产品标识,不能购买过期食品和产品信息不明确的食物。在购买熟食或生冷食物时,切忌光顾那些无牌照的小摊贩,他们在制作食物时往往无法保证环境卫生。选购水果时不能被光鲜的外表迷惑,外表越是完美越要警惕过量使用农药。最后,应当守好食物入口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洗净食品及相关处理用具,清洗果蔬需要先浸泡再清洗,避免农药残留引起中毒。食用肉禽类之前需要彻底解冻,充分煮熟后再食用,吃剩的食物最好弃置,如果需要保留需要在4℃以下环境中保存。婴幼儿及存在一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本身抵抗能力差,更容易出现食物中毒,这类人群更要关注饮食安全问题。俗话说“病从口入”,把好饮食关关系到个人安危,对于进口的食物,只有坚持新鲜、清洁、迅速、加热冷藏四大原则才能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结束语:

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视,饮食卫生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但是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掌握食物中毒的急救常识,学会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以防万一。当然,以上急救步骤并不是处理食物中毒的最好办法,在中毒后需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入院治疗。

猜你喜欢
中毒食用食品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中毒
宫斗剧重度中毒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天哪!我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
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