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鹏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创新,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渐随之提高,食品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绿色与优质成为了人们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人们对水稻也是既要求优质又要求味美。基于此,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差异,并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简析,希望能为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产量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稻;栽培模式;产量差异
通常在提到水稻栽培的时候都会想到“促根壮苗”和“根深叶茂”这两个词,由此可见,水稻的栽培模式对于水稻的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会随之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常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倒伏是制约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料及环境因素都会对水稻产量差异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对于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1 水稻产量形成原理
1.1 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
首先,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及每一穗水稻的实际粒数和粒重所构成的,这3种构成因素对于水稻的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3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补偿,只有相互协调才可以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其次,光合作用对水稻的产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借助太阳的光能并结合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形成了碳水化合物[1]。所以,光合作用是水稻产量的原生动力,而光合产物也是水稻至关重要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光合作用,那么对于水稻的产量将会产生最为严重的阻碍和影响。
1.2 水稻的具体栽培模式
水稻的主要种植方式一般是直播、抛秧和插秧,其中水稻的直播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这两种不同的栽培模式,旱直播又包括了旱撒播和旱条播。其中,旱条播也分为常规条播和免耕条播,这其中的分类十分严谨,每一种栽培模式都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旱直播和水直播都可以利用机器进行机械化直播,而插秧则分为手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抛秧也可以分为手工抛秧和机械抛秧,这两种抛秧的方式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3]。
2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差异
2.1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生育期存在变化
和撒播、条播不同的是,插秧水稻需要育秧,因此相对来说营养生长期也更长,一般插秧水稻的生长期远远高于撒播和条播。但是,因为其更早地進入了生殖生长期,所以插秧水稻的生殖生长时间也是最长的,最短的是撒播水稻,条播水稻处于中间位置[4]。从生长时间上来看,插秧最长,而撒播和条播则相差并不明显。由于这些水稻的生长时间不同,所以水稻穗的发育状况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情况[5]。插秧水稻的生长期要比条播早很多,撒播的生长期则是这3种之间最慢的。
2.2 条播与撒播之间存在的机插漏秧率和伤秧率
通常来说,相同的播种量条件下,条播相较常规撒播的漏秧率较低,尤其是在播种量较小的时候,条播育秧可以十分明显地将机插的漏秧率降低许多[6]。由此可见,机械插秧对于水稻的栽培模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机插漏秧率和伤秧率的多少与条播和撒播之间存在着多种联系,漏秧率和伤秧率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最为直观的影响。因此,在采用机器进行水稻种植的时候,需要将其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尽快解决,否则将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损失[7]。
2.3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生产成本及所带来的收益
众所周知,在水稻的生产中投入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所产生的费用,但是,不同的栽培模式所产生的成本存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首先,插秧水稻的人工费用远远高于撒播和条播,其中条播所产生的人工成本最少。其次,种子所投入的成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多次的试验可以看出,撒播的种子成本高于条播,种子成本最低的则是插秧[8]。除去人工成本和种子成本,水稻种植中的肥料费用、机械费用、杀虫剂以及灌溉等产生的费用都十分可观,且不同的栽培模式所产生的费用也各不相同[9]。总的来说,插秧水稻的生产成本最高,其次是撒播,成本相对来说最低的则是条播。关于不同栽培模式中所带来的收益,插秧带来的收益最高,撒播最少,条播处于中间位置[10]。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从水稻的不同栽培模式中发现直播、撒播与插秧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并且这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直观的影响。与撒播跟条播相比较,插秧水稻的产量会更高,但是从产量的构成上可以发现,插秧水稻的穗粒数远高于其他两种栽培模式。另一方面,插秧水稻对人力成本的需求也更高,所以也会对收益水平产生影响,而条播水稻虽然在产量上不如插秧水稻,但是却比撒播要高许多且成本也最低。因此,条播水稻的收益也十分可观。
参考文献:
[ 1 ] 买文选,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张波,等.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差异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6):1-5.
[ 2 ] 王晓炜,冉成,张巳奇,等.苏打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水稻产量构成及物质生产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40(6):45-50.
[ 3 ] 王晓炜,冉成,张巳奇,等.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水稻产量构成及物质生产比较分析[J/OL].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6):1-6.
[ 4 ] 刘宏岩,郑曼曼,孙黎明,等.不同种植模式水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摘要)[J].中国稻米,2013,19(4):144.
[ 5 ] 陈宇眺.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 6 ] 刘长江,高崇升,金剑,等.黑龙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模式研究[J].中国稻米,2011,17(5):55-58.
[ 7 ] 吴珠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水稻灌溉制度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14):24-25.
[ 8 ] 曾文涛.水稻三种栽培模式效益对比[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6):98-100.
[ 9 ] 戴力,赵杨,潘孝武,等.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研究Ⅱ——水稻种植模式调整[J].湖南农业科学, 2019(7).
[ 10 ] 潘俊峰,钟旭华,黄农荣,等.不同栽培模式对华南双季 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19, 31(6):857-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