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语智斗十四载 初心使命永在肩

2020-10-21 05:34苏予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监狱同志

苏予

194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一位头戴草帽、脚踩草鞋、脸色发黄、发白眼凹的中年男子行色匆匆地奔走在村间小道上。咚咚咚,他用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扣着门。许久,一个女孩探出了头。男子连忙上前询问道: “小姑娘,你认识韩之钧吗?”,“他是我大爷,你怎么认识他?"男子此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有些颤抖地追问道:姑娘,你,你是不是十四岁?你的娘是不是叫王玉玲?”女孩看着眼前这个瘦骨嶙峋的陌生“老头”,怎么会那么了解自己的情况呢,心里不免泛起了嘀咕。就在这时,从里屋走出了一个老奶奶,她目不转睛地打量地这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突然眼前一亮,又惊又喜地问道:“二弟?你是二弟?你还活着!融秀,快,快叫爹,他是你爹!”还没等女孩反应过来,男子已经一把抱住了她,失声说道:“秀融,我的女儿!我再也不离开你们了……”

这位男子究竟是谁?他又经历了什么迫使他与女儿一别就是14年呢?

韩子栋,原名韩国桢,《红岩》小说中“疯老头”华子良的主要生活原型。1909年出生于山东聊城阳谷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家中排行第二。1932年,他在北平中国大学求学时参加革命,并按组织安排,凭借学生的公开身份打入到国民党军统局的“蓝衣社”(即“复兴社”)从事情报工作。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因叛徒出卖,他在北平不幸被捕,先后辗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汉口、益阳、贵州、重庆等地的11座监狱,长达14年之久。而这也是为什么他与家人分离多年的主要原因。

1946年7月,息烽监狱撤销。韩子栋和罗世文、车耀先、宋绮云等被转押到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在白公馆关押期间,韩子栋和谭沈明、许晓轩等人组建了狱中临时党支部,与敌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并多次集体越狱。然而1946年8月18日,罗世文、车耀先的遇害让狱中同志们清醒地认识到敌我力量悬殊,集体越狱的可能性很小,于是有同志提出:“能逃脱一个是一个”。经过大家仔细分析认为:韩子栋时常有到磁器口外出的机会,逃走可能性最大。起初韩子栋基于已囚禁多年早已和组织失去联系的考虑并不赞成自己一人越狱,但是同志们一再坚持,最终还是接受了组织的决定。

要想越狱就不得不面临几个主要问题:首先是拥有强健的体魄,其实是掌握周边地形,规划好路线,最后就是筹备足够的经费。

黑牢铁窗不仅禁锢了人的自由,还不断摧残着人的筋骨。牢房狭小阴湿,“长不及两丈,宽不到一丈”的空间里要容納十多人;唯一透气的窗口也被看守用纸糊得密不透风,不见天日;水也是限量供应:一天两担水,要解决同室难友饮用、梳洗,清洁用品、涮马桶;狱中伙食更是让人望而却步:从南京秘密监狱的 “四宝饭”,即砂多、石子多、谷子多、稗子多,到息烽监狱的“八宝饭”。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让很多难友都日渐消瘦,万病缠身。可想要完成越狱任务,过硬的体能是必不可少的。但牢房里又窄又小,哪儿还有活动的地方呢?他和同志们便摸索出了在牢房里沿着数字“8”来回走动,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他们还苦中作乐给这个举动取了名字:室内旅行。另外,他还独自坚持每天在防风坝上不停地跑动,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由于白公馆监狱和一般监狱不同:它背靠大山,地势险要,四周高墙耸立,电网密布,内外重重设卡,戒备森严。按特务们的说法,就是“插翅也别想出去”。加之韩子栋的老家在山东,在重庆是人生地不熟。即便侥幸逃出了监狱大门,若对周边的环境不熟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甚至连累狱中更多的同志。为此,他每次就借外出买菜的机会暗中观察地形,回去后就凭记忆画图。不久,他就绘制了一份地形岗位道路粗略图,并交给了狱中党支部。

解决了地形图的问题,摆在韩子栋面前的就还有路上的吃穿用度。但他得到了许晓轩等同志的帮助,凑到了八万元法币(购买力在1947年能买800个煤球或270盒火柴)。事实证明,后来也正是这笔并不算充裕的经费在几个关键时刻帮助韩子栋逃离了敌特的视线。

1947年8月18日,机会终于来了。韩子栋在和看守去磁器口买菜的过程中,趁看守与商贩打麻将,以上厕所为由,一路狂奔、穿街走巷,来到了嘉陵江边,用了一万法币租用了一艘木船,并假装患病乏力,才得以顺利渡江逃脱。

一路上他跋山涉水,露宿风餐。沿途险境丛生,恶犬的追咬、突袭身份查验……他克服了常人所难以承受的困难,途经宜昌、汉口、许昌、郑州,花费了整整40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中原解放区。

重新投入党组织怀抱的韩子栋没有忘记党旗下的誓言,更没有忘记对同志们的承诺:“我愿献身于党,献身于革命!“1948年1月23日,他郑重地将一份回忆狱中斗争和脱险经过的材料交给了党组织,并向党组织提出了两个请求:1、恢复党籍;2、立即为自己安排工作或受训的机会。

经组织部审查后恢复了他的党籍,当时中组部的同志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说道:“只希望再活几十年,亲眼看到蒋家王朝覆灭,看到建成社会主义。”至此,他完成了党交给任务,后来也终于回到了老家与家人久别重逢。

建国后,他曾担任中财委人事局科长、贵阳市委副书记、贵州省政协副秘书长等职。在离休后,他还特别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邀到全国各地作报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革命传统,弘扬红岩精神。在他和有关同志共同努力下,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少年儿童活动场所树立了七座“小萝卜头”塑像。1992年5月19日 ,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在贵阳逝世,享年84岁。

韩子栋从被捕时26岁到40岁时才得以逃离囚笼,在很多人最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却和敌人进行着掐喉咙般的悲惨搏斗。以韩子栋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用顽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为我们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尤其诠释了在最危难时刻敢于排除万难,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

2020年1月23日,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日子。突入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武汉封城。无数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他们逆行出征,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堤坝;枕戈待旦,坚守点亮希望之光……梁武东、李文亮、刘智明、黄汉明、马承武、郑勇……这些英雄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以担当之勇、奋斗之志,书写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乐章,在挑战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只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决心和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行动,才能助推我们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勇毅前行。让我们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将一颗赤诚滚烫的初心熔铸成为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

猜你喜欢
监狱同志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巧扩监狱
考进来的
监狱堪比天堂
洪都拉斯监狱骚乱20人死
缅北监狱
“如果囚犯继续挖下去,还要挖21米才能逃到监狱外面。”
一句赠言
一句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