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明
【摘要】微课教学已经逐步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将微课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书本对照操作模式,同时利用微课的简短性和针对性的特征,让中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知识,快速实现人机操作,拓展学习范围和方向。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制作微课,拓展信息技术结构化数学资源作了研究。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中学生
社会发展变革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帮助中学生尽快了解信息前沿知识,要求他们在中学阶段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展示社会真实的需求,我结合社会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研究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出通过制作微课,利用数字化资源,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项目完成任务、从个性化角度进行交互练习、到最终产生兴趣并主动探索学习这四个方面进行授课阐述。
一、创设情境,迁移现实生活
对初中生来说,信息技术并不是陌生的课程,但大多数学生仅仅是会利用视频软件看电视、会OFFICE软件基本功能以及会基本的图画板功能,对其他功能一知半解。所以,我在课堂设计时,创设了和生活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以达到在生活中掌握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看到实用生活的目的,从生活层面出发,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初步认知信息技术的。
例如,学习第一册第二章《操作计算机》,播放视频的同时设置问题:观察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不同的开机方式,视频中计算机使用的是哪个操作系统?完成开机后,学生们观察桌面上的各个软件快捷方式,我们有几种打开软件的方法?画面切换,执行某个程序软件,计算机自行演变出不同的画面;再选取某个电影片段中立体环绕页面点击模式,通过悬空点击操作,相应的仪器执行特定的功能。从基础的操作到电影中先进的技术融合,帮助学生看到计算机与科技革命融合后的新世界。
所以,创设情境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同时能让学生看到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现实生活的改变,树立生活与课堂紧密联系的关系。课堂教学接近生活实际,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达到主动认知信息技术的目的。
二、项目驱动,引导深度探究
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是专业课程,我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类别不同分成若干技能单元,在设计项目时以技能单元为单位进行。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同时在兴趣的指引下,调动学習积极性,主动对项目进行深度探索,培养他们集体意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第一册上第四章《实现电子表格的自动计算》,微视频展示excel文档中数据加减乘除的计算过程,并讲解这就是基本的函数运算,再寻找工具栏中累加、平均值等的快捷计算和引用方式,这是直接函数引用方式。进行两个数据的比较取相对较大的值,这是程序引用方式。我给学生发送一个word文档,里面是模拟的各科成绩,要求在excel中操作:①求出学生的成绩总和;②按照总分进行排名。我们应该怎么设置才能直观显示所有学生的各科成绩呢?如何实现自动排名?学生小组思考并解答。
借助项目驱动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实现课本知识和实际动手相结合的目的。设计项目的关键环节在于教师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比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这样学生能在学习中快速明确项目任务和最终要求展示的成果信息,从而实现快速搜集、整理数据并操作相应软件的目的。
三、交互练习,满足个性需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应该结合教育部推广的素质教育方式。我在课程设计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规划练习方式,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交互练习,指的是不同方式的人机交互模式,让学生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根据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师提出的不同任务,选择不同模式完成任务。
例如,第三册下第三章《我的生活我创意》,PPT展示学校组织的创意比赛中优秀作品,并详细讲解每个作品的功能,要求学生自设主题完成创意作品。学生在思考过程我予以帮助,要求两周内完成。有的学生剪辑了视频并进行重新配音,有的学生使用PPT完成了动画制作,有的学生使用excel制作出了定向指针。各个例子都生机勃勃地展示了学生的喜好,交互练习帮助学生实现了个性发展,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学习了查阅资料的方法,掌握了课本知识,克服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了顽强的毅力。
所以,交互练习是体现学生个性的一种练习方式。通过交互练习模式,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应自己的、自己喜欢的课题,并愿意深入探索研究,充分展示自我,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四、拓展链接,了解前沿科技
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和学生自我摸索探究新科技的方式中,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引导学生看向更深的层面。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学生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对教师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适当的拓展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例如,第三册下第三章《用开源硬件制作机器人》,微视频首先展示我国国内尖端机器人大赛中机器人能实现的各种功能,比如定位、视觉成像、抓取以及对物体进行分类摆放;以此为基础,各国导弹定点发射并成功着落于某个特定的无人环境;风靡一时的《生化危机》中智能人的改造、基因的改良等等。问学生,我们的生活中是否真的需要机器人的存在,机器人如何才能拥有人类的职能?他们是否真的能拥有真正的智能代替人类?
所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科技的痕迹,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拓展展示,引领他们看到我国的前沿科技和世界的前沿科技,在他们心目中留下科技兴国的理念,为将来从事某些行业奠定兴趣的基础。
通过上述四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课本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帮助学生熟悉电脑操作,能利用相关软件完成简单课题的制作,通过拓展练习帮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增加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使用电脑知识,不仅复习了课堂知识,还拓展了信息课程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孟德峰.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63-164.
[2]钟方.巧用微课,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信息化,2020(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