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明 董佳文 吴德宝
摘 要 合理的参数设置是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运行平稳性等基本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是从伺服控制的基本原理出发,根据速度环增益设置、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设置、位置环增益设置、位置环积分时间常数设置的原则,探讨相关的调试方法。
关键词 伺服;控制器;调试
随着微控制器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已经遍及各个领域,如: 电机控制、工业自动化等。传统控制器中,单轴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采用分立的设计结构,系统成本高、通讯时延长、灵活性差。因此,嵌入式单轴控制器应运而生,它将单轴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传统控制器的缺陷; 嵌入式单轴控制器的出现也对调试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指令进行编辑编译的同时,也需要满足用户的实时调试的需求。
伺服驱动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伺服是跟能会响应滞后,反而延长定位时间,因此,当增大位置环增益随的意思,伺服电机是指电机依指令信号产生位置、速度或转时,首先需提高速度环增益。矩的跟随变化。小型交流伺服电机一般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2.1速度环增益设置动力源。伺服驱动器广泛应用于注塑机、纺织机械、包装速度环增益是决定速度环响应性的用户常数。在机械系统机械、数控机床等领域。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的伺服不出现振动的范围内,设定的值越大,响应性越好。驱动器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它可以通过复杂的算法,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通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依据控制信号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位置伺服、速度伺服、转矩伺服。其中最常用的为位置伺服控制。
1伺服控制的基本原理
随着控制技术的日益发展,对加工精度和速度响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对CNC发出的指令是否能快速响应,是否能适应不同的机械特性,是否能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保证伺服控制的稳定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反馈控制指的是按照指令、比较、放大、作用、检出,比较的过程反复进行控制。
控制环是对输入指令值与反馈值的差值(偏差),乘以增益再进行输出。整个控制部分由内到外由三个反馈环组成(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越是内侧的环,对响应性要求越高。如果不遵守该原则,则会产生响应性变差或产生振动,由于电流环厂家出厂时即保证了充分的响应性,因此只需要针对位置环及速度环进行调整[1]。
2伺服参数设置原则
一般说来,伺服参数的调整涉及系统端位置环参数和伺服端速度环参数,位置环参数包括位置环增益和位置环积分时间常数,速度环参数包括速度环增益和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在参数设置时,由于速度环的响应性应高于位置环的响应性。
2.1 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设置
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可以使微小的输入也能响应。由于该积分因素对于伺服系统来说为延迟因素,因此时间常数过大时,会延长定位时间,使响应性变差。但当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设定过小,而机械系统负载惯量较大时,机床容易产生振动。
2.2 位置环增益设置
位置环增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伺服系统的响应性。位置环增益的设定值越大,则响应性越高,定位时间越短。为提高响应性,应增大位置环增益,但如果仅提高位置环增益,作为伺服系统整体的响应,容易产生振动(位置环输出的某些速度指令产生振动),位置环增益设定应考虑机械的刚性和固有振动频率。同时,如上所述,在增大位置环增益提高响应性时,还应注意相应提高速度环增益。
2.3 位置环积分时间常数设置
位置环积分时间常数决定位置环积分控制的响应性,值越小,响应越快,但是也越容易产生振动。所以,在避免振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位置环积分时间参数[2]。
3伺服参数设置实例
下面以德国路斯特伺服和电机为对象,在电机空载情况下,通过路斯特伺服调试软件LTi Drive Manager,按照流程,对伺服各个参数进行调试,使伺服电机运行达到较理想的状态。
3.1 速度环调试
速度环参数设置包括速度环增益KP与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TN。每一组参数对应一条速度响应波形,波形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为秒,纵坐标表示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蓝颜色线条表示指令输出,绿颜色线条表示实际输出。KP影响的是响应和波形疏密度,TN影响的是响应后的精确度,经过输出波形的反复对比,选择参数KP=0.006Nm/rpm、TN=45ms较为合适。图4为KP=0.006Nm/rpm、TN=45ms的输出波形图,此波形响应快,且稳定性好。
3.2 位置环调试
速度环参数设好以后,就可以开始位置环参数的调试了。位置环参数设置包括位置环增益KP与位置环积分时间常数TN。位置环增益可以先设一个比较小的值,然后按1/2的倍数增加,直到位置误差达到了最大值(空载)或是机床振动明显(带负载),最后按1/3减小,调到理想的值(位置误差小,跟随快)。每一组参数对应一幅波形。波形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为秒,纵坐标左侧表示命令值和实际执行值,右侧表示为命令值和实际执行值之间的差值,单位为脉冲/转。绿颜色线条表示命令输出,蓝颜色线条描绘实际位置值,红颜色线条则显示了命令值和实际执行值之间的差值。经过波形的比对,选择参数KP=15000(1/min)、TN=0.15ms较为理想[3]。
4结束语
随着伺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伺服电机的调试与维护显得越来越重要。本论文通过对路斯特伺服驱动器的参数反复调试研究,積累了伺服调试的一些具体经验,掌握了伺服驱动器调整的基本原则以及必要参数,以及调整后的效果。伺服调试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调试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机床生产厂商及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 陶波,龚泽宇,丁汉.机器人无标定视觉伺服控制研究进展[J].力学学报,2016,48(4):767-783.
[2] 贾丙西,刘山,张凯祥,等.机器人视觉伺服研究进展:视觉系统与控制策略[J].自动化学报,2015,41(5):861-873.
[3] 王军政,赵江波,汪首坤.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液压与气动,2014,(5):1-12.
作者简介
张明明(1982-),男,辽宁沈阳人;毕业院校:武汉大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学士,工程师,现就职单位:沈阳和研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