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林
摘 要:内部审计是对单位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提出审计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提升价值、实现目标的活动。受内部审计工作机制等方面因素影响,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效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健全内部审计协同整改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加强审计问题整改和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成效方面对策建议,以促进内部审计职能有效发挥和审计项目成果最大化。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 整改 成效
一、加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意义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主要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报告或审计整改通知书等审计文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的包括纠正偏差、完善制度、挽回损失和追究责任等整改行为。做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既能实现对具体问题的纠正和改进,又可以从源头上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审计问题整改对于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组织价值的增值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改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发现制度建设等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通过落实审计整改要求,可以弥补制度的漏洞,织密制度的笼子,将管理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二是提升组织运营效率和效果,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收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通过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推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充分体现内部审计服务和促进企业管理的作用,促进管理工作出效益;三是抓好问题整改和审计成果运用可以提升审计部门的价值作用。客观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保障和促进企业平稳运行发挥价值增值作用,使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在组织的具体管理工作中得到体现,同时也为内部审计工作的自身发展拓展空间。
二、内部审计问题整改及成果运用存在的不足
(一)审计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机制不健全
由于公司纵向管理层级较多,部分四级及以下企业未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职责由相关部门承担,一定程度削弱了落实审计整改责任独立性和主动性。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同级职能部门或单位开展审计时,同级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使内部审计部门协调指导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开展整改工作存在较大难度,导致对问题整改推诿内耗,审计问题整改主体责任得不到完全落实,内部审计整改和成果运用效果不理想。
(二)对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安排不周密
被审计单位通常根据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在审计报告下发之日起3-4周以内上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少数可以立行立改出结果的问题能够完成整改,整改结果在整改报告中得以体现,但对大多数涉及健全企业内控机制、完善业务管理流程或关系企业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落实整改措施或取得明显成效,整改情况报告中更多地是对相关问题后续整改措施的说明或安排,而对这类问题后续的跟踪管理还很薄弱,很多问题直至审计组下次进驻被审计单位时才能对前次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对审计期间间隔3-5年甚至更长的单位,已经错失审计问题整改或发挥审计成果运用成效的最佳时机。
(三)内部审计问题整改深度和辐射效应欠缺
因前期工作中缺少对审计问题整改协调联动、建账销号、评估检查等整改督导措施,内部审计问题整改或成果运用过程中,很多时候还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对审计报告或问题清单中提及的事件本身開展整改,缺少追根溯源、举一反三等措施,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审计整改对类似问题的管理提升辐射效应难以发挥,导致审计问题整改不彻底、屡审屡犯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对内部审计问题整改问责力度不够
少数管理层人员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审计指出的问题没有对组织造成不良后果,存在不愿对违规问题进行问责的情况,导致问题按惯性发展,愈演愈烈直到造成严重后果。
三、提升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成效的建议
(一)健全审计问题协同整改机制
公司审计管理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建立协同联动整改工作机制,明确审计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要求、工作流程、闭环条件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审计指出的问题各司其职,具体推进各部门管理领域的整改工作,抓住问题本质,压实整改责任。
(二)落实审计问题建账销号机制
为加强审计发现问题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实行“建账销号”管理,由审计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审计整改台账格式和清单,被审计单位按要求建立审计整改台账,整改台账应逐项列示审计文书中列明的问题、审计意见和建议等内容。上级审计管理部门建立审计整改督导台账,记录和跟踪被审计单位日常整改工作开展情况。被审计单位在整改事项完成后提出核销建议,经上级公司审计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评价、审核,依据充分、整改到位的,予以核销。对审计移送问题线索,由办理部门将处理结果抄送上级公司审计管理部门予以核销。
(三)推行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通过定期召开审计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交流会、收集内部单位上报的审计报告等方式,及时整理归纳内部审计中发现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对突出问题开展分析研究,探究根源,发现特点,寻求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同时,加强内部信交流共享,在单位内部及时推广经验,加强警示教育,促进举一反三,推动内部审计成果有效运用。
(四)落实整改效果评估检查机制
被审计单位当充分重视审计报告所披露的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建议。严格落实审计整改责任,按时对本单位审计整改情况开展自查评估,从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升效益等方面,对整改成效做出评价,及时纠正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制度机制上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促进审计整改质量提升。审计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适时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检查,督促被审计单位巩固整改成效、压实整改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五)建立成果内部通报机制
公司审计管理部门建立内部审计成果单位内部通报机制,加大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将审计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信息公开。定期通报审计整改工作开展情况,促进成果运用情况公开透明,通过结果公开的方式促进审计结果落实,内部单位之间互相借鉴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和审计工作质量。被审计单位也应当在适当范围内,通报或公布审计整改情况,主动接受监督检查,提高工作透明度。
(六)落实违规问责机制
建立审计问题整改违规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整改方案的可操作性、整改落实程度、虚假整改、拒绝或拖延整改、落实责任等方面工作进行评估。将审计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情况纳入部门或领导干部个人考核指标,提高领导干部对审计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的积极性。纪检监察部门对涉及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挂牌督办、跟踪督导、严格把关,确保整改到位,对相关责任人处理到位,体现审计成果执行刚性,达到“问责一人,警醒一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琰琰.关于改进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建议[J].中国市场,2016(2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