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融资创新及其风险控制的策略分析

2020-10-21 04:53刘伟清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国际贸易

刘伟清

关键词:国际贸易  融资创新  风险控制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资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动,需要外汇银行的协助才能开展相关工作,而我国的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充分熟悉国际贸易交易的环境,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贸易的融资创新及其风险控制的策略进行分析,为相关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提供参考。

一、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存在的风险

(一)国际贸易中融资结构单一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而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发展正处于起步时期,存在着融资结构单一的问题。一方面,国际贸易企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贸易融资体系,融资工具匮乏,不能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另一方面,融资方式的单一,无法实现不同融资方式的交叉重组,导致企业融资不稳定,不利于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资金的平稳运行。

(二)原创性创新成本过高

在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中,融资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去制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创造新型融资方式。原创性创新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强的变质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国际贸易交易环境,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融资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融资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够,需要投入资金提升人才的业务水平。

(三)产品创新滞后

当前在国际贸易交易的过程中,存在产品创新滞后的问题。我国国内的贸易融资产品大多都以传统的押汇、打包贷款为主,结算方式也只是单一的信用证、托收等方式,较为复杂的国际贸易业务开展较少,缺乏技术型的自主研發产品。同时供应链的融资路径单一,信息整合能力较低,无法对贸易进行中流动的数据进行实时的传输。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健全,没有专门针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模式,使产品的创新与风险控制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阻碍了国际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与推广。

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风险控制方法

(一)健全国际贸易中的融资结构

目前,在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中,传统的融资结构仍占主导地位,并且业务类型较为简单,只包括出口押汇、出口商票和信保投资等三种产品,有关银行在国际贸易领域推出的国际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客户的使用频率低,不能较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应健全国际贸易中的融资结构。一方面作为银行,应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交易环境,注意资金的需求情况,建立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结构,将企业资金筹集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使银行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外贸融资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在国际贸易交易中的融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世界贸易联系日益密切,要想更好的保障企业资金流动的安全,需要实现贸易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保障各种融资方式能够交叉重组,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融资效率,同时,在选择融资工具时,应尽可能的选择多种类型的融资工具,降低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面临的风险,保障资金流动的稳定性。此外,健全国际贸易中的融资结构,应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国际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一定的预警,这样能够帮助国内企业不断完善融资结构以应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融资效率。

(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原创性创新成本

在国际贸易中,原创性创新的投入成本较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有关企业提高原创性创新工作的效率,有效的利用资源,减少工作时长,能够有效降低原创性创新的成本,更新传统的工作模式,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一方面,相关企业应制定风险防控的机制,紧跟国际融资创新的步伐,完善风险防范体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资金的投入,同时预估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企业国际发展的规划;另一方面,应培养企业的原创性理念,拓展企业的融资方式,根据企业的国际贸易状况,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使用多种融资工具,确定合适的融资数量,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及时调整自身的融资方式,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国际贸易交易的稳定。此外,在进行原创性创新融资时,应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要想推动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的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就要对融资方式、融资工具等进行原创性创新,使企业能够根据国际市场对于商品的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融资策略。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较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对繁杂的工作内容进行简化,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减少原创性融资方式的投入成本。

(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

在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金融产品已不能适应当下市场的需求,相关企业应加快产品创新的步伐,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一方面,相关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应加快产品技术创新的步伐,积极开发满足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创新融资方式与融资工具,开发更加灵活、简单、高效的金融产品,提升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对风险掌控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寻,在搜寻的过程中采取简单的方式对同类信息进行分类,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热情。此外,金融产品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但目前我国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相关人才培养机构在注重人才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还应提高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方式,使融资方式在广阔的市场中具有兼容性,更好的防范国际贸易背景下的交易风险。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和基于人民币贸易结算下的国际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强融资创新的风险控制,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出现,导致企业融资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做好融资创新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企业要想规避这种风险,需引进先进技术,创新融资方式,在融资创新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难题,从而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明宇.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与对策[J].商讯,2019(07):115-116.

[2]吕秉梅.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控制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9(14):168-169.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国际贸易融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