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2020-10-21 04:53范喜望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申报绩效评价财政

范喜望

关键词:行政事业 财政项目 支出 绩效评价

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意义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一方面可以有效推动项目预算改革的进行,而项目预算改革进一步促进了资金的高效利用,使资金更加透明化。财政拨款中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让政府的资金流向更加透明化,进一步促进项目预算改革的进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顺应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強化财政的资金管理工作,使得预算工作的开展可以规范进行,加大了预算对财政项目支出的约束,有利于政策宏观调控的具体实施,使财政决策更具有权威性与科学合理性。通过对各部门相关财政支出数据境况的了解,进一步分析财政资金的具体效益,对预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实现资金科学合理的调用。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也杜绝与有效防止了腐败的产生,使资金管理更加透明化科学化,推动了我国政府廉洁清明制度的建立。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标设立不清晰

对于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标的设立不够明确、不够清晰,因此在后期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导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存在争议且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无法做到公平公正。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标设立的不清晰,无法使相关工作人员提起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易存有应付心理,对于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高效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不合理

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制定过程中,影响绩效评价指标的因素有很多种,实际部分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并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影响项目评价指标的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等,只是根据以往相似财政项目的评价指标进行设定,并未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和情况做到相应调整,因此会导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无法有效且准确的实施,得到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不但科学合理性较差,也不切合实际。

(三)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在进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评价方式可能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并不具有科学合理性。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自评方式中,极有可能存在工作人员间的徇私舞弊情况,导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丧失了原本的意义,并不能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相应便利。还有绩效评价反馈不及时也让绩效评价的目的失去了现实意义。

三、完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绩效目标申报

绩效目标申报是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开展预算绩效工作的第一步。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绩效目标申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绩效目标要有统一的设定与分解两部分的工作,同一类的财政项目绩效目标需具备一定的统一性、科学合理性与可比性;(2)强化绩效目标申报业务的培训工作。通过考试审核等方式加强相关人员对校级管理工作的理解度;(3)结合现今形势设立绩效目标符合绩效管理的发展。重视绩效目标申报建立预算财政项目库并规定绩效目标申报为财政项目申报的必经途径,使得财政项目在具备明确的绩效目标后方可入库。此外需要在信息系统上设立相应的财政项目申报模板,将绩效目标融入到财政项目申报模板之中,以此来降低人为因素对消极目标申报的影响。

(二)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评价指标

在制定绩效评价的指标中要根据现今时代发展形势,对局势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客观的态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并要求评价指标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现今财政部门与各相关预算单位对评价指标的设置进行积极的探索讨论,从而使评价指标可以进一步发挥实效性。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时要时刻考虑财政项目的基础,以财政项目的整体框架作为指导,进一步细化财政项目中各个类别,将相似或同类的财政项目来做参考总结归纳。在进行指标的设定中要时刻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根据财政项目特性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相应指标。此外,根据财政项目的所属类型了解绩效目标申报的相关要求以此来提供备选指标,为以后的绩效目标申报工作提供便利。

(三)完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方式

在当今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中主要采取的评价方式是财政部门为主导的绩效评价、部门自我评价、第三方复评等方式。在部门自评中可能会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因此在实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中可以采用将几类评价方式相互结合,将部门财政项目支出自我评价作为基础,重点财政项目通过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考察;在财政项目绩效自评工作中,杜绝与部门为主导进行绩效评价工作,通过第三方来进行绩效评价工作,以此更大程度的改善人文因素对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影响。此外,在第三方进行评价工作中也可以由财政部门来进行考核绩效任务的指定,有绩效评价方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实现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公平公正。使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也可以引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人员进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四)优化监督问责机制

目前绩效反馈工作没有引入问责机制,导致绩效评价工作结果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绩效工作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通过预算资金支出进度与项目执行进度对绩效管理部门实施监督,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全面综合考虑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以此来督促绩效评价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在预算单位中,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及目标的项目再经由财政部门进行核查整改后仍未达到设立目标的,则需要预算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在项目承担部门中,预算单位要根据实施情况对没有完成项目指标的部门进行工作调整,项目承担部门在单位内部进行相应的惩罚工作。在项目负责人中,将个人年度绩效评价与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相挂钩。

四、结束语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要及时调整在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对策解加以解决。通过提高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水平,保障预算管理相关工作可以高效运行,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高效利用提供有效支撑和合理保障,推动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星.农垦国有资产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苗庆红.公共财政框架下中国预算改革:回顾和展望[N].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05):3-12.

猜你喜欢
申报绩效评价财政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