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升级,长安求新谋“长安”

2020-10-21 04:53许幼飞邹松
当代党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长安汽车两江智造

许幼飞 邹松

作为新时代智能化车型的代表,一辆长安UNI-T从一块钢板成型到组装完成,需要多少分鐘?

答案是1分钟。

2020年,凭借科幻的设计、智能化的配置以及L3级自动驾驶等众多先进技术,长安UNI-T一经上市,就吸引来无数好奇的目光。

“长安汽车两江智能工厂功不可没。”长安汽车两江智能工厂副厂长易军辉称。

长安汽车两江智能工厂建筑面积为47.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在供给端完全保障了车辆的生产规模和供给水平,是名副其实为实现“工业4.0”而建的世界一流智能工厂。

建设

——“智造”之旅从“寒冬”出发

作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长安汽车很早就将目光聚焦到智能化领域。

2016年,长安汽车完成国内首个2000公里无人驾驶测试;2017年,长安汽车获得“美国加州路测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牌照”;2018年,长安汽车获得国内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此外,长安还是第一个完成L4级自动驾驶公开展示的中国企业。

与此同时,智能工厂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这既来源于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源自内在的追求。”长安汽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高级经理彭小刚称。

2014年7月,长安汽车两江智能工厂破土动工。

作为建设者之一的王灯倍感压力:“最初团队只有14人,而有建设经验的只有2人,人才和技能的不足是最大的困难。”

恰逢车企正迎来难熬的“寒冬”:惨烈的价格战和巨大的库存压力,让车市陡转直下。

消费者不仅看重价格,更看重产品的品质。长安汽车意识到建设新工厂不能简单地复制或扩能,而要进行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和智能升级。

为此,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调研了福特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和部分设备供应商,并根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和长安汽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建设期间,我们采取‘人跟人战术,一个人跟一家供应商,既是学习,也是监督。”回忆起那段经历,王灯心潮澎湃。

短短两年时间,一座充满自动化、智能化因子的工厂便诞生了:在冲压车间,2条2400T双臂全自动高速封闭式冲压生产线,正按照每分钟15冲次的节拍工作;在焊接车间,上百台机械臂正在不停摆动,焊花按照精确的节奏一朵接一朵地绽放,这里可实现在一条线上生产4款车型的柔性化生产……

“眼睛能够看到的这些设备,只是智能化的一个方面。”王灯坦言,智能设备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取,但要真正将智能化落地,还需要实现先进设备之间的匹配,以及人、管理模式与这些设备的匹配。

融合

——让后台“睡觉”的数据醒来

在长安汽车两江智能工厂,将人、系统、设备有机串联起来的,是一个强大的物联网体系。

完成这个体系的建构,长安汽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功不可没。

为加快长安汽车智能制造前进步伐,2015年初,长安汽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

“大量的数据在后台‘睡觉。”彭小刚举例说,“比如,设计系统变更数据与现场人机交付数据没有无缝链接和贯通,设计端变更后,往往需要用U盘拷到现场。”

如何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既是痛点也是难点。

“把数字化作为突破口,首先将制造过程中能数字化的都数字化。”彭小刚称。

在此过程中,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一是采用什么系统?

“此前的系统主要采取从上而下的策略,由IT公司研发,偏向管理。但在制造过程中,更需要明确底层设备选什么型、参数怎么定,是自下而上的过程,我们觉得两者的理念存在冲突。”彭小刚说。

二是如何将数据集成到一块?

“汽车产业链较长,长安采用了很多厂家的设备,数据杂乱。”彭小刚称。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长安汽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给出了答案:将两个系统相互融合,补足短板。同时,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将IT工具化,由长安自己的汽车工程师做相关研发。

如今,长安汽车已经看到诸多效果——

实现报表可视化。使用视觉、RFID、智能终端无纸化等技术,促进生产管理手段从传统的人力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转变。

采集设备数据,做到随时监控。比如,在主胎的安装工区,一台自动拧紧螺丝的设备上有扭力传感装置,可以保证所有螺丝的扭力一致,如果出现扭力差异,生产线将立即报警,进行差错修正。

预测性回复。一秒采集一次数据,通过大数据,对产品质量做趋势性预测。“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提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彭小刚说。

培育

——智能化“催”着员工学技能

工厂的变化,是长安人黄忠露万万没有想到的。

1988年,18岁的黄忠露入职长安汽车,在一条焊接生产线上工作。

“以前没有工具,器械全靠抬和搬。”黄忠露回忆,“每天和焊花打交道,为了防止被飞溅的火花烫伤,大家必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

除了身上穿的工作服,焊接工人头部和面部的防护措施更加严密,包括一副封闭严实的护目镜和防护口罩,以及一顶不透风的安全帽。

在没有空调的年代,每次作业后取下安全帽,工友们的头发都像刚洗过一样。

黄忠露的手臂和小腿上也因为焊接工作而留下了多处伤痕。

“那时自己也不懂什么是质量的好坏,只知道将焊点打好就行了。”黄忠露坦言。

如今,看着机器人来回翻转的手臂,黄忠露在感慨的同时,也生出了几分紧迫感,他主动了解工厂的建设和规划,学习机器人焊接知识,承担了长安汽车各种车型的焊接技术研发工作。

“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也更高了。”焊装车间区域经理孙建军亦有同感。

2018年,孙建军由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焊装车间调至长安汽车两江智能工厂,并担任焊装车间负责人。

“车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上,同时也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沉了。”孙建军称。

与传统的生产线相比,智能化生产线维护难度更大,这意味着人才的培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来做这件事,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员工掌握设备的相关知识。如今,设备的运行能达到99%。”孙建军很是自豪。

现在,除了日常的管理外,孙建军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开发的前瞻性工作中。“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现在车身尺寸精度达到了97%,缩减了调整车门的人数,工作反而变得更加有序了”。

生产

——从大批量向订单化转变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长安汽车的智能化转型并未止步,对于未来,长安人有着更大的“野心”。

2018年4月23日,长安汽车紧抓战略布局,正式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旨在向现代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向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迈进。

长安汽车两江智能工厂作为试点工厂,对生产模式进行了调整。

“从大批量生产转为订单化生产。”易军辉称。

从曾经的按周销售,到现在的按天销售,易军辉坦言:“以后会按照每小时进行销售,只有细化到时间点,才能给消费者承诺。”

在易军辉眼中,未来的智能工厂能够完全实现柔性化生产,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产品定制需求,“我的车到哪一步工序了,什么时候能提车,用户是可以预期的”。

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车企都被迫放缓了发展的脚步。但长安汽车历经岁月洗礼而愈显斗志昂扬,正加速推出“北斗天枢计划”,将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和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

“因为在长安人身上,有一股深入骨髓的工匠精神。”彭小刚称,“正是这股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

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变革需要有勇有谋。

从“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到聚焦智能化的“北斗天枢计划”,长安汽车正憑借自身对行业未来趋势的敏锐嗅觉,引领整个传统汽车行业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努力。

【启示】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分享我们的经验与教训:

一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以前的IT架构是ISA95,是老的生产执行系统。有一个业务系统就按标准建设一个,而业务系统本身就是一座孤岛,建设的系统越多,孤岛也就越多。智能制造的目的是将孤岛消除。所以,在路径的选择上,我们选择往工业互联网这条路上走。

二是不受制于供应商,将IT工具化。我们在选择工业互联网平台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如何选择?目前全国有两百多家平台,对制造业来说,工业互联网相当于Windows系统,像这种操作系统,最终能有两三家生存下来已经算不错了。但如果选择失误,平台后续可能就会垮掉。为了平台的稳定性,我们内部达成共识,即跟着世界一流走。其次,要预防后续可能会被平台绑架。例如,你习惯了Windows系统,再用其他系统时就会不适应,平台软件具有天生的垄断性,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长安汽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高级经理彭小刚

猜你喜欢
长安汽车两江智造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重庆.两江之星”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
医者颂
长安汽车总裁:正加强和福特合作探讨,提振国内销售
睿骋CC 1.5T 6AT豪雅型
长安汽车:有意重启高端品牌项目
桂林市两江四湖规划布局研究与探讨
3D打印智造未来
重庆两江新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