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uent的消毒柜烘干系统优化设计

2020-10-21 02:29朱方新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4期
关键词:消毒柜温控器热源

朱方新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 224000)

0 引言

消毒柜在生产生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实现消毒、烘干等目的。普通消毒柜在使用过程中,烘干呈现不均匀性,加上餐具本身残留水分较多,致使消毒柜进行烘干操作后柜内空气湿度增加,时间一长,柜内易产生霉变。为有效提高餐具表面和消毒柜内温度的均匀性,本文对某校用消毒柜进行系统优化。

1 烘干系统内循环优化

消毒柜内循环过程中,顶部的温度很高,可能烧坏上层放置的餐具,因而应该适当地控制。内循环主要作用在于分解臭氧,而分解效果和腔内温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因而在评价内循环效果时,主要依据的因素为腔内平均温度。本文进行内循环的优化研究,提出的改进方法为降低热源功率和加设温控器,优化如下。

1.1 光波管功率

1.1.1 分析

根据相关参考资料可知,消毒柜中的直型光波管为标准型,因而主要是对其功率参数进行调节,其可选择功率为:300 W、400 W、500 W、600 W。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条件下低于300 W则腔内温度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满足烘干要求。而在光波管功率达到600 W及以上情况下,温度过高且热量不容易散失,而可能出现损坏问题,因而应选择合理光波管功率。

1.1.2 实验结果

原校内消毒餐柜光波管功率在600 W,进行臭氧含量检测发现,原模型内循环过程中,热源在运行15分钟后,腔内的臭氧都已分解完。

内循环主要目的在于将其中的臭氧分解,而其分解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一般情况下热源功率和腔内温度存在相关关系。根据实际的检测结果发现,在热功率400 W 时,运行20 分钟,腔内依然存留微量臭氧,而500 W 时,臭氧分解已经很彻底。因而,对校内消毒柜光波管功率应设置在500 W,这时热源功率虽然降低,但臭氧分解效果仍能达到标准。

1.2 温控器设计

1.2.1 位置选择

导流板、温控器等的位置设置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温控器、V型板、导流板位置

1.2.2 温控条件下臭氧分解实验结果

控制光波管的功率为500 W,设置温控器进行温度控制,在检测到温度为393 K 时,断开热源。然后对腔内臭氧的含量进行检测,发现此条件下完全分解臭氧需要15 分钟。和原模型对比发现,这种情况下臭氧分解时间和效果相同,不过显著减少了高温热熔餐具概率。由此可判断出设置温控器可在满足臭氧分解要求基础上,使得高温风险明显下降。

2 烘干系统外循环优化

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外循环过程中,底部温度,纵向温度过大,相应的温度均匀性差,无法满足烘干一致性要求。在对外循环优化过程中应分析影响外循环温度场分布因素,对相关参数和结构情况进行研究,提出适当优化措施。

2.1 中间挡板V型夹角优化

此参数和外循环烘干效果关系很密切。原模型此夹角初始值为110°,在优化时对此参数进行调节。

设置相应的中间挡板夹角为 100°,110°,120°,130°,在此条件下检测腔体内温度分布情况,确定出一定温度区间内的温度云图。结果发现这几个角度条件下,底部高温区依然存在,最小为120°时的。各出口流量变化如表1 所示,在角度改变后,高温区的范围也大幅度改变,夹角参数和出口的流量分配存在密切关系。

2.2 导流板设置

导流板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腔内流线的路径,可以通过其提高底部气体流通的稳定性,从而改善温度分布情况。这种情况下,底部气流绕着底面和前面环绕流动,均匀性提高。检测发现优化后餐具表面温度分布性能明显改善,最高温度明显降低。统计分析确定出平均温度、温差等相关参数,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 结果可知,靠近底部出口区的温度最高,在优化过程中为降低此区域的温度,而设置适当大小的导流板。可以通过其对气流路径进行合理控制,扩大底部高温区面积,一直到整个底部区,使得温差减小。分析表2 结果可看出,设置导流板后,温度降低幅度最大达到11.8%,温度差降幅43.8%,而和原模型相比,均匀性系数增加42.6%,由此分析可知设置导流板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2.3 热源功率和入口速度参数优化

根据优化目标对原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调节,如调节直流风机的风速等。本文在优化过程中,设置热源功率400 W和500 W,风机的流速最大值为4.9 m/s。为尽可能降低噪音干扰,设置相应的稳定流速为3 m/s。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如表3所示。

表1 各出口流量变化

表2 模型优化前后对比

表3 不同功率风速状态下平均温、最值温度、温差结果

根据表3结果可知,a,b中最高温度过高,相应的温差很明显,很容易导致餐具损坏问题。入口速度较低情况下,局部温度较高,且温度均匀性下降,因而不满足实际的应用要求。对比c,d,e,f 结果发现,这几种参数条件下入口流速一致时,温度变化区间为345~360 K,和实验所得结果基本上相符合。且100 W的热源条件下,对应的平均温度差10 K,温度均匀性也基本合理。e和f的结果说明,改变热源功率后,即使流速处于较高水平,温差依然不明显。

综上所述,在功率一致情况下,光波管的功率为400 W 时,餐具表面温度一致性更高,不过平均温度有一定幅度降低。因而设置过程中为提高烘干速度,应该对平均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应该控制腔内温度至少348 K,综合分析功率选择500 W。入口速度提高情况下,相应的温度均匀性也提高,对比结果表明V=3 m/s 的均匀性处于最高水平,因此参数应设置为热源功率500 W,入口流速3 m/s。

3 结语

本文对某学校消毒柜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降低热源功率,结果发现这种情况下臭氧分解时间延长,且难以完全分解。然后设置温控器,通过热源通断而控制顶部温度最高不超过393 K,这种条件下臭氧分解效果基本不变,而顶部温度也处于合理范围,从而有效解决顶部高温问题。本文在进行优化时,对中间挡板V 型板夹角进行调节,且在底部设置一个导流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夹角120°时,可很好地满足温度均匀性要求。最终在设置导流板和保持夹角为120°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出腔内温度均匀性最优时功率和风速参数,结果表明在热源功率为500 W,入口流速为3 m/s条件下,均匀性达到最高水平,相应的均匀性系数增幅为69.1%。

猜你喜欢
消毒柜温控器热源
横流热源塔换热性能研究
压气机叶片MPAW堆焊的热源参数模拟仿真
哪些餐具不能放消毒柜
家庭防疫意识提升,消毒柜成了抢销品
虹润多款温控器/调节仪火热销售
空调温控器上盖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
如何选购食具消毒柜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冷热源优化控制
多类型热源点共存下的区域热力统筹供应探讨
我家的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