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养殖技术研究

2020-10-20 10:06詹永利
写真地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养殖

詹永利

摘要: 中华蜂繁殖快,采蜜时间相对较长,营养价值高,生态环保效益突出,是我国宝贵的蜜蜂资源。本文结合实际生产状况,从多个方面研究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探讨中华蜜蜂疾病防治方法,促进中华蜜蜂产业健康高效发展,进一步提高蜂农生产效益,即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 中华蜜蜂;养殖;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6-0218-01

引言:我国养蜂产业受到西方蜜蜂引进的影响,产生重大变革。新物种的入侵导致我国中华蜜蜂分布区域收缩,但同时,也为国内中华蜜蜂养殖带来先进的饲养技术,一定程度上促进提升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为充分利用并进一步挖掘中华蜜蜂生产潜力,需要重视对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全面推广。

1中华蜜蜂养殖现状

中华蜜蜂又名土蜂、中华蜂,是我国特有的蜂种,养殖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现阶段中华蜜蜂养殖中发现,部分引进的西方蜜蜂在振翅频率上与中华蜜蜂有较强相似性,极易导致不同种类蜂种混入的情况,对于中华蜜蜂蜂王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生物学研究不断精进,有关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走向成熟,逐渐向规模化发展。大部分养蜂人经由技术指导,能够主动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生产中基于经验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化养殖技术,蜜蜂养殖产量和质量基本提高。部分地区政府也将中华蜜蜂的养殖列为重点扶贫项目,给予更多的关注,提出将蜜蜂养殖與农作物传粉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促使农民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2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2.1科学选择放蜂场地。

综合考虑率交通、蜜源位置、气候、蜜源植物分布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放蜂场地,合理布置蜂场,不可长时间在同一位置进行大规模饲养,避免蜜源植物四季轮作不均影响采蜜量,易引发蜂群飞逃或冬季蜂群死亡率增高。放蜂场地首选干燥清洁且向阳背风的区域,根据蜂群数量、场地大小、饲养方式等,为其提供充足的蜜源植物。不可设立在铁路、工矿、畜牧养殖场、水库等区域附近。蜂箱摆放位置结合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按照坐北朝南原则设置。摆放时注意保持平衡,为避免降雨时雨水流入,可适当调高蜂箱前部高度。

2.2高效过箱技术。

该项技术是用以保障中华蜜蜂饲养管理的关键一环。中华蜜蜂过箱前,应具备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不仅要求蜜粉源充足,蜂群内也应有一定蜜粉储备。蜂群应包括一定数量的卵、幼虫、蛹,通常群势在3脾以上。过箱过程宜在温度20℃以上且气温稳定、晴朗无风的条件下进行。准备好操作工具,如若原蜂群位于不便操作的位置,应逐天逐步移动至过箱地点。为避免过箱时蜂群过于集中产生撕咬斗杀,应分批过箱,根据情况及时疏散蜂群。中华蜜蜂过箱时,需要蜂农注意操作手法快且稳,根据情况选择应用借脾过箱、翻巢过箱或不翻巢过箱方法,并注意操作细节规范。过箱后的蜂群管理应重点关注蜂王状态,通常以箱外观察为主。过箱后2-3天少量饲喂,次日根据蜂箱内情况判断蜂群状态,决定是否进入常规式管理。

2.3坚持饲养强群。

野生中华蜜蜂适应能力强,蜂群可根据外界气候条件控制自身繁殖进度。而人工饲养中华蜜蜂在过箱饲养后,往往会出现强群维持较困难的情况,此时应坚持饲养强群,运用科学的饲养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2.3.1控制分蜂热。

如果工蜂出现分蜂情绪,且这一情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降低,出勤消极,严重影响生产。可采取以下措施:(1)人工干预调入幼虫脾,为工蜂增加生产负担;(2)适当扩大蜂巢,降低巢内拥挤度与温度;(3)提高取蜜频率,促进工蜂采集积极性;(4)定期更换蜂王,通过提高蜂王提升维持强群的能力。其中,更换蜂王是控制分蜂热的关键,每年可更换1-2次蜂王,同时弥补中华蜜蜂在产卵力方面的弱势。

2.3.2双王群双箱饲养。

双王群双箱饲养原理是箱内通过隔王板,形成大小不同的两室结构,分别饲养蜂群,利用两只蜂王的产卵优势,促使蜂群提高繁殖能力,迅速发展蜂群[1]。双王群饲养管理对养殖者技术水平与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可获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应注意,双王群产卵量更大,群内负担更重,易出现缺蜜情况,此时应确保群内饲养饲料充足。在外部粉蜜难以满足需求的条件下,可以将灭菌后的花粉灌脾饲养,或者准备可替代花粉材料的“花粉饼”。蜜不足时,选择在夜间将蜂蜜灌装于饲喂器内。双王群饲养过程中应做好日常管理记录工作,将育王常态化,避免出现失王情况。

2.3.3做好繁殖期管理。

繁殖期通常以春季、秋季为主,此时应重视保温工作,保证充足的饲料,强化人工育王工作,做好同箱饲养双王管理,促进蜂群群势增强。(1)人工育王:提前制定雄蜂培育计划,合理选择5框以上蜂群,箱内利用隔王板划分为育王区与繁殖区,于育王区内放置幼虫脾和蜜粉脾,确保蜂多于脾。也可将老蜂王囚于箱底,实行无王群育王;(2)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无血缘关系的优良品种组织交尾;(3)人工分蜂饲养管理:同箱饲养交尾成功后的新老蜂群,可根据情况调整巢门方向,加入基造脾扩大蜂巢,达到一定条件后单箱饲养。

2.4疾病防治技术。

始终遵循“防重于治”原则,做好疾病预防措施[2]。如,保持养殖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旧巢脾,培养抗病性能强的蜂王,坚持饲养强群,喂养优质饲料等。囊状幼虫病以及欧洲幼虫腐臭病是威胁中华蜜蜂幼虫的主要病症。其中,囊状幼虫病传染性极强,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中草药疗法为主的药物预防和治疗。欧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感染幼虫,日常饲养注意蜂场消毒,选择中草药配合磺胺类药物的方式为患病幼虫治疗。值得注意的是,采取药物治疗应注意药物残留问题,合理用药,避免污染蜂产品。同时,冬季和开春时期蜂群内无幼虫,此时应做好蜂巢全面消毒与杀菌工作,全面治螨,细致检查有无蜡冥。冬季时,可在饲料中加入藿香、甘草等中药汁液喂养中华蜜蜂,起到有效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结论:中华蜜蜂养殖者科学运用先进的养殖技术,重视日常养殖管理,掌握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治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蜂产品产量与质量,进而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政府同时加大支持力度,可促进实现农民养蜂致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帆.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2020,39(02):47-49+53.

[2]卢一浪.中华蜜蜂养殖现状与保护措施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03):62.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养殖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