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 康惠珍 李岩松
摘要: 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问题不仅是地质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现代建筑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岩土结构的物理组成来看,地下水占很大一部分,这对整体技术的特性产生重要影响。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问题,一直是工程地质调查中最优先考虑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水文地质之间的各种联系;为提高地质调查工作质量打好基础,本文从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入手,立足于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探讨防灾问题。
关键词: 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P64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6-0004-01
引言:
在工程研究中,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对地质勘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地质调查前的水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治疗地下水问题,可以促进项目整体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但从水文地质工作的实际实施来看,形式调查现象仍在无限程度上出现,这对项目的整体稳定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为尽可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技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进行分析研究。
1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简述
搞好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充分认识地质调查工作的内容,只有明确地质勘测的要素和标准,才能真正促进地质勘查工程研究质量的提高,从而降低水文地质灾害的风险,解决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问题。
由于受地下水的影响,如果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和解决现有的水文地质问题,很容易对后续使用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 在工程初期,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并且结合建筑物的施工特点,严格地质调查工作,收集和分析当地水文地质资料;根据资料要求和研究,了解当地水文地质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解决。
(2) 在水文地质的勘察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着重于地下水开采过程,并根据预定的方法,研究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从根本上避免岩土工程事故的發生。
(3)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地基中的地下水会被溶解,那么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地下水管道破裂的可能性很高,甚至外壳基础损坏可能性也会提高。相关企业应该根据总体设计进行适当的地下水防治试验;包括产水量和渗透性试验。明确水文地质问题,做好灾害防治评价工作,是保证地质研究质量和效益的综合保证。
2现阶段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灾害问题总览
为了改进地质勘察工作,除了上述明确的水文地质研究内容外,还应开展灾害问题的研究,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防灾备灾对策。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从水位变化的经验得出,地下水压力在连续两个方面起着动态作用,并且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但只要发生变化,就会对岩土工程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构成威胁。
2.1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水位上升是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技术破坏地下水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由于地质、人工施工、破坏等因素引起的水位上升,导致对工程基地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水位上升也会加剧对建筑物的腐蚀;并且水位上升会直接导致河岸位移;或崩塌,容易损害建筑物质量和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问题。
2.2水位下降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水位下降的概念与水位的上升有关,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原因干预。地下水位的恶化,极易发生沉降或破坏事故,直接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其次,水资源的减少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地下水资源枯竭和地下水资源恶化的问题将发生变化。而且,地下水位下降将严重威胁已建建筑物的稳定性。
2.3水位频繁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在在地下水水位上升、下降基础上,若其发生频繁升降的情况,同样会给岩土工程形成严重影响。水位的频繁变化可由各方面因素导致。其可能引发的危害包括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以及承载力大幅下降等。
2.4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在岩土工程中,地下水动压力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通过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发现地下水在其自然状态下的动压力作用一般比较弱,对岩土工程的破坏相对较小,并且地下水在设计工作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其自然动平衡容易受到影响。此外,施工安装的效率对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某些岩土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将直接影响整个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为了尽可能消除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问题对岩土工程技术的负面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阐明地下水动压力影响,完善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关于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分析
根据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控制策略。
一是地下水产量增加,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糜烂影响。很容易造成沼泽和涨潮。尤其是对沿海城镇的建筑有重大影响。它还可能导致海水泛滥,山体滑坡和废物流等地质灾害。
二是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量地下水占用,造成地表支撑现象。鉴于各种水库的修建与采矿有关的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及对地下水的人工开采和滥用,改变了水文的基本特征;相关企业应该减少地下水位导致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通过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减少土壤裂缝、滑坡和崩塌的一些现象。
三是地表以下存在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的变化和问题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地勘人员充分了解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建筑物特点,制定防治对策。
四是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对不同水文地质灾害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以制定当前的结构发展。
此外,有关地勘部门应分组进行:在岩土工程研究中,特别是在地下水观测和测试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做好相关控制工作,为防治地下水位变化创造现实依据。
总结: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不仅对勘察工程地质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可以为工程建设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设计依据。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相关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相关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地质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的各种问题,不断改进地质调查工作,以达到提高勘察结果的可预测性的目的,为工程工作提供更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方静,雷育宾.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5(03):249.
[2]黄振富.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探究[J].地球,2016(03):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