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类型及改进措施

2020-10-20 07:26罗秋芒
乡村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漏

罗秋芒

[摘 要]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水资源配置,降低水资源损耗,提升农产品品质,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类型,并探究其改進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喷灌;防渗漏

[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0-116-2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起到减少水资源浪费、高效利用水资源的作用,而且可显著节约灌溉成本,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1 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灌溉在水资源利用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当前我国农业灌溉仍主要采用大水漫灌、井灌等方式,造成了水资源浪费,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避免水资源浪费。具体来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减少无效耗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同时,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水量调节灌溉量,并结合先进的设备、技术为农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水分条件,使得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另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农业灌溉中的人工投入,节省更多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2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类型

2.1 管道输水技术

管道输水技术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有效避免了水在渠道内发生渗漏及蒸发损失。此种技术常用的管道有混凝土管、塑料硬管和软管、金属管等[2]。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代替明渠,需要构建低压环境,以保证水资源充分流向农田,其输水量较大,能保证管道内部水分流畅通行。并且非明渠的输水方式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而且管道输水技术成本较低,而且不受地形环境的限制,适用范围广泛,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2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适用于绝大多数农田,其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目的。作为当前最先进的灌溉技术之一,该技术机械化程度较高,喷出的水流细腻且流速均匀[3],不仅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大大降低农作物死亡概率,保证农作物获得充分的水分滋润,并且节水效果较好,水资源利用率较高。当然,喷灌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成本较高,电力消耗巨大,并且其灌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自然风,若风力较大,灌溉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3 灌溉渠道防渗漏技术

灌溉渠道防渗漏技术主要是针对以往管道水资源渗漏严重而研发的一项改进技术,结合农田的实际环境,在灌溉渠道中铺以石料、混凝土等,使得灌溉渠道的结构更加坚实,从而防止水资源渗漏。传统灌溉渠道发生的渗漏现象极其严重,大大增加了灌溉成本,而采用灌溉渠道防渗漏技术,利用高质量的防渗材料,可减少水资源损耗,确保运送至农田的水分充足。有研究表明,随着灌溉渠道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减少了75%~85%的水资源渗漏,使水体渗漏得到有效的控制[4]。实际灌溉中,一般采用U型渠,能显著增加输水量,提高灌溉效果。

2.4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主要是通过降低水压、减小孔口直径的方式,将水流转换为水滴进行滴灌,能精确控制灌溉水量。相对于其他的灌溉技术,其具有用水量较少、灌溉时间较长等特点,水资源利用率更高,能极大地减少水资源浪费[5]。由于微灌技术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大面积的农田灌溉中。北方地区一般土壤湿度较低,比较适用微灌技术,在滴灌作用下农作物根系通透性增加,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其生长发育,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3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改进措施

3.1 增加资金投入

由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先进设备的支持,因此需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另外,设备的维护、更新等以及技术升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投入充足的资金,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并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与流向等,保证资金得到有效利用,避免资金浪费,以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节水灌溉设备及灌溉渠道等经过长时间使用会出现一定的磨损甚至老化,因此需要定期维护,减缓设备老化过程,延长设备与渠道的使用寿命。另外,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会对各类设施产生破坏,如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持续的雷雨天气等,都会使灌溉设施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灌溉效率。所以,要定期对各个设备进行检查,做到及时维护。同时,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农户进行专业培训,并招纳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进行农田灌溉管理和设备维护管理。

3.3 灌溉技术的选择根据农田环境决定

由于我国农田分布范围极广,农田所处的地形、气候、土壤肥沃程度等各不相同,并且农作物种类丰富多样[6],因此不同区域的农田生态环境差异巨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科学的灌溉技术十分必要。在灌溉技术的选择中,要考虑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该灌溉技术是否会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等。例如,如果农田面积较小,微灌技术最适用;农田面积广阔,则行走式灌溉、喷灌、管道输水等灌溉技术最适用;降雨少、气候干燥的北方地区,则管道运输水技术最适用;相对而言,北方地区的气候情况与南方地区截然相反,则微灌、喷灌等灌溉技术最适用。因地制宜地采用灌溉技术,能有效防渗漏,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果的同时节约成本,进而增加经济效益。

3.4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示范基地建设

我国水资源本就匮乏,加之农业种植单位广泛,因此需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及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当地政府不仅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财政支持,制定惠民政策,以有效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站,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另外,要想进一步强化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需要在各地建立先进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基地,以引起更多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并为周边地区的农田灌溉提供科学的指导。

3.5 优化水资源配置

一是在节水灌溉工程实施之前,需要了解农田周边的水源情况,根据对水源的分析结果,改进节水灌溉技术,使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二是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要注意对农田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做到实时监控,以保证为农业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水资源。三是计算分析每个灌区的用水总量,再对其进行配额管理,严格控制进水量,实现对每个灌区的精准分配,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

4 结语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借助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极大地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当然,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还需逐步优化节水灌溉技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6):160.

[2]秦红霞.对中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及节水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25,227.

[3]刘树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4):201.

[4]张武星.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48-49.

[5]蒋颖.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0(2):62-63.

[6]刘宝兴.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77.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漏
浅谈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简述水稻节水灌溉的意义及技术
探究高效实用措施 提高节水灌溉效率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节水灌溉模式下烤烟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房屋建设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