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意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与追求愈加强烈。而园林景观独特且丰富的功能负载使之应用价值越发突出,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项目,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原则的分析,就其实践要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点;人文;生态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0-58-2
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是为了提升城市舒适度,强调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等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树立城市良好的文化形象。但客观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仍存在些许不足,尚存较大的优化空间。
1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原则
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加速,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对所处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科學的园林景观设计营造了“小桥流水”般的意境,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沉淀,同时满足了人们娱乐休憩、观赏审美等多重需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照抄照搬现象较为突出,对自身特色的表达不力,品质发展的概念缺乏,影响了其既定功能释放。同时,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尚未形成标准体系,虽然有利于个性表达,但是由于尺度把握不当带来了同质化和无序化问题。综合来讲,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应强调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汇聚,需遵循协调性、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导向,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1]。其中,协调性原则注重整体空间组织协调、点线面组合协调及风格把握协调等内容,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相契合。同时,个性化原则要求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其本身的文化沉淀紧密关联,并与时代精神交互,体现出独特的风趣。另外,可持续发展作为党的基本思想遵循,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点
2.1 生态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但由于人口大规模集聚,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承担较大的压力,进而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即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衍生的,是对绿色生态理念的积极回应,要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设计科学的绿地指标,强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发挥。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将绿量、绿地布局、物种多样性及自我维持机制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基础上合理种植植被,更好地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美化环境,让人们处处感受生命的魅力,是满足其身心健康需求的关键所在,也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有效落实。其中,植物景观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部分,要在不损坏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城市所处地域的气候特点、人文特点等,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进行栽植,通过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碰撞,给人带来层次之美[2]。同时,植被的选择要考虑其背后所代表的内涵意境,与城市文化风格紧密贴合,以带给受众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2.2 人文设计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打造更加美好、和谐、幸福的生活空间,这也正是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初衷。因此,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及原则遵循,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空间。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强调园林景观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设计,适当添加一些植物景观、桥梁凉亭等,为之提供繁忙工作之余的心灵休憩场所,并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机能差异,在合适位置设计运动器械、休闲座椅等[3]。同时,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要对山、水、石、路和草坪等构成要素进行有效配置,融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于一体,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作为一个艺术再造的过程,还需注重与城市文化的交融,在原有风格呈现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意元素,提升其内涵魅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如此,唯有在人与景的交互式体验中,以人本理念为先导,尊重自然、传承文化,才能带给受众更佳的身心体验。
3 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具体实践中应综合考量其多重功能,包括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及改善生态功能等,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注重生态和人文两方面的设计优化,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浦之舟.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60-61.
[2]林佳.地域性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0(1):91.
[3]王雯超.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