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禹
摘要:当前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和有关经济的整体提升,城市建筑发展进出也在不断的加快。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建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是较为重要的表现之一,所以在当前的建筑物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使用材料进行全面的提升,让其可以满足具体使用需求。就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较为重要的使用材料,因此针对当前的整体建设施工来说:①需要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施工技术,让其可以满足建筑物整体需求。②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相关的建筑规划,让其能够符合具体施工需求。针对目前混凝土技术的整体施工来进行研究,需要完成整体完善、系统的建设,让混凝土施工效果得到整体提高,保证建筑行业可以做到高速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最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并对整个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做好每个细节的施工工作,从而并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其质量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
1、混凝土施工条件
1.1混凝土质量达标
由目前掌握的数据反馈来看,施工材料的耐久性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效果,如果使用耐久性不达标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容易导致房屋建筑墙体产生裂缝。为保证施工人员能有效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控制工程质量,混凝土原料的选择是尤为重要的一环,采购人员在市面上选择混凝土时,要结合工程要求选择符合工程特点的原材料,在购买前采购人员可以先调查市面上的混凝土类型特点,将有品质保障的厂家罗列出来,选择性价比高的混凝土取样,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测试,取得权威机构证明,确保材料品质后再投入使用。在混凝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注意防潮保存,使用前应再次检查材料是否达标,避免工程中混入不合格原材料。
1.2设备维护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多采用自动化机械,所以除原材料的选购外,工程设备也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设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程实施效率,一项工程的实施需要借助不同种类的大型机械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统一编号管理,定期维护,保障设备在使用时不会因出现故障而影响工程实施。同时工程项目承包商在购进机械设备时,应结合工程特点,参考工民和工程设计师的意见,选择性价比高的机械设备,并安排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定期检修。这样不仅能保障工程如期完工,设备的使用寿命也能得到延长。
1.3温度适宜
混凝土在使用时需要与水混合,具有加水会产生热化反应的特点,如果采用不合标准的劣质水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热化反应。因此,在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这一特点进行控制,将混凝土入模时的内外温度差控制在 25℃之内,避免因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加大产生的墙体裂缝。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混凝土配料的选择
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在水泥进场前,要对水泥的数量、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如果水泥的出厂时间已经多于三个月,则要对其进行重新检验,将其标号确定出来。粗骨料一般选用卵石或者碎石,要尽可能选择级配比较好的石子,这样的石子空隙率会比较小,总表面积也比较小,可以少用水泥。细骨料的平均粒径应在0.25-0.5 之间,有人工砂和天然砂之分。拌合混凝土时所应用的水一般为饮用水,如果采用其他的水源,则必须要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外加剂的主要功能是改善混凝土性能,使工程进度得以加快,并节约部分水泥,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等。
2.2混凝土的運输
在运输混凝土时,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量,维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能出现分层、离析、漏浆等情况。运输过程中要选择短直、平坦的线路,并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在泵送前,要先用采用部分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混凝土从卸料、运输到泵送结束,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不能超过 1.5 小时。如果是在夏季,还应缩短时间。
2.3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先将地面清理干净,并做好相关的防水、排水措施。如果地面太过干燥,则应先浇水湿润。浇筑混凝土时,要将下料口与所浇混凝土表面高度之间的距离控制在 2 米以内。在超过 2 米的情况下,应采用串桶或者溜槽。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的厚度以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位移,最大厚度不能大于 50 厘米。
3、建筑房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控策略
3.1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
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众多,要做好严格把控。实践中,围绕作业时间特点,结合现场的条件和气候等,围绕多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采取完善和优化措施,保障工程质量达标。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分析,威胁混凝土施工效果与质量的因素,主要为温度,要严格实施控制措施 [2]。搜集近年来的气温数据,若处于低温季节施工作业,考虑温度极低的天气情况,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为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把控助力,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达标,避免产生裂缝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确保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的质量。
3.2做好施工组织工作
根据混凝土施工工程量和作业要求,采取增加人员配置的方式,缩短作业时间,减少温度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把关房屋建筑的质量与性能。作业前,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把关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3]。对作业中所需的混凝土材料和振捣设备等,结合作业进度和安排,组织物资进场。以采购和进场以及使用等为节点,落实质量与性能的检查,把关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达标。
3.3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
首先,营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作业前,按照作业要求,布置施工作业现场,为后续作业开展奠定基础。特别注意的是,要根据测温需求和要求,在现场布置测温设备,动态采集作业的数据信息,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支持与保障 [4]。其次,组建混凝土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小组。抽调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等,组成质量检查小组,负责现场的巡视检查。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要采取巡视检查或者旁站监督等方式,对重点工序做好把关,督促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规范作业,确保浇筑与振捣的质量达标。最后,做好质量验收检查。根据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结合各工序的特点,比如浇筑等,完成作业后,组织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进行检查,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效果。对存在的施工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督促问题的整改,以免留下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安排,全面整体的建设质量,最大程度的提升建筑物的相关建设质量,全面保证其实际使用需求,并且在目前的相关建设过程中,研究创新有关技术,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实际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波.浅析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9(6):30.
[2] 陈晨.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述[J].居舍,2019(31):37.
[3] 廖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7):160,163.
[4] 赵瞻.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20):166-167.
[5] 王正好.浅析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9):178-179.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28319900616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