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达
摘 要: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动推行甚广,各大高校也针对民间工艺形象宣传建设提出了对应的教学计划。文章立足于高校美术教学,从民间手工艺形象店形象设计入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设计大师灵感传承以及院校办学特色,提出了产品设计改革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民间手工艺;形象店;设计项目;美术设计
注:本文系赤峰学院服务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应用项目“中国-笤帚苗之乡城乡品牌形象设计”(cfcyfc201831)研究成果。
随着民族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本国教育和民族教育融合在一起。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中西方设计文化的融合下,现代艺术教育也开始将民族特色和产品形象设计融合在一起。传统的设计教育内容狭窄,教学模式单一,多缺乏本土化的教育内涵和灵魂,因此基于文化艺术传承,积极探索设计文化多元性、个性化、统一性特点,在当代地方教育中有较大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结合民间艺术进行美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针对高校当前的办学特点、教育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民间艺术融入美术设计教学的价值意义
(一)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传扬
手工产品,指的是纯手工制作物品,用到简单的工具,非常具有艺术观赏性,其创作需要熟练的工艺技巧,以及一定程度的美感,大概包括编织、陶艺、纸艺、绣缝、木作等等。手工产品通常通过一定的艺术构思,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加工制作。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手工制作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装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我们身边流行起来,在当前的文化建设背景下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随着高等艺术院校不断发展,在短短十多年里,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形式都有了较大变化。民间手工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其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国家、政府、民间艺人都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发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在经济全球化的刺激下,传统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产生摩擦,导致城市化建设中,文化艺术泛滥,缺乏民族核心的艺术形象代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价值,建立中国现代文明形象,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环境,对民间艺人的艺术传承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如今,我国正在以教育为途径来实现民间形象建设任务。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环境,对民间艺术设计教育传播和教育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现针对民间手工艺形象店设计项目,分析教育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在现代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下,各大高校都开始创新建设,探寻新的办学特色。在高等艺术院校教育中,美术设计教学关注的不应当局限于审美和生活实用。可结合地方文化建设和当下主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教育任务,积极将民间舞蹈、习俗、美术等内容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一个人无我有的办学特色,且这种艺术资源教学也是实现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对实现高校设计教育和地方民间教育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二、分析民间手工艺形象店设计项目的
美学教育重点
(一)做好教育母题研究
深度挖掘课程母题内涵,是落实教育资源管理,完善课程教案工作,实现教学内容管理的重点内容。现代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可结合地方特色分为民间文学、服饰、音乐、舞蹈、戏曲、建筑等内容。这些民间艺术都呈现出多种有趣的特征。开展民间手工艺形象店项目设计,首先要确定项目内涵和价值,从当地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中提炼出民间艺术精华,以美学角度,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的灵感,对收集的民间艺术符号进行再创作和艺术研究。可通过田间调查、采风等形式,组织院校教职工提前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内容,可从教育、科研建设角度,为学生收集大量的民间艺术数字资源,可从当地农业、经济、文化、工艺等方面探寻民间艺术符号建设内涵。其次,针对民间艺术符号进行产品开发和应用分析,可从现代美学、城市营销和店铺装修等角度分析手工店铺的設计定位和风格,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
(二)做好项目前期管理
将民间艺术如以手工艺为代表的民间工艺融入到现代高校教育中确实有一定难度。当前,高校教师对民间艺术了解的程度不高,极少高校聘请民间艺人来高校指导教学。虽然在文化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很多研究学者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参与到高校民间艺术活动中,建议他们来校分享艺术经验,但是在人员结构、课程设置、教师专业要求、课程时间方面存在协调难题。邀请民间艺人来校讲课,组织相应的民间艺术参观、设计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这对院校来说也是一笔较大的投资。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可行,院校可以结合国家对民间艺术的政策支持,切实针对国家社科课题以及教育部课题进行专项课题立项活动。学校可以应上级教育要求设置校级艺术调研课题,做好经费、课程安排、设计交接等工作,为艺术设计教学开辟新的道路。
(三)教学项目选取研究
将民间手工艺术形象店设计项目引入到美学设计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研究,可开展专业的艺术指导课程,先为学生讲解与民间艺术有关的造型艺术、手工艺术、装饰艺术等,让学生从手工作业生产、形象造型设计、艺术设计等方面来理解民间艺术的审美文化。可结合学生的地缘性特征和优势,为其提供土家织锦、四川蜀绣、藏族银饰、湘西剪纸等项目。确保学生对手工生产、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有了解后,教师可以从经济化角度为学生分析讲解店铺选址、现代审美、消费者心理学以及旅游文化、城市文明建设等课程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让学生对形象设计这一文化艺术标签、经济性内容进行研究,逐渐将民间艺术艺术和手工形象店设计联系在一起,为项目小组学生精准定位产品,确定设计风格奠定基础。
(四)项目设计流程
美术设计带有创造性和启发性,教师不可制约学生的思路,要为其大开方便之门,让小组学生集思广益,创造出风格各异,具有内涵的艺术项目。
为了设计项目具有可行性,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提供以下两种设计途径。首先,基于产品或地域手工艺术进行加工创新,让其形成一个符合城市化建设或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产品形象。在设计方面可结合西方设计要点,针对店铺人流量和风格定位,以产品销售为主,让学生发挥时代精神,设计出适合人们生活需求的手工产品。例如以湖南花鼓为主打的手工店形象设计,可将具有文化特征的花鼓作为主要装饰,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可删繁就简,将著名的花鼓戏的唱段、服饰元素融入民间艺术服饰、餐具、文具、陶艺等等产品的设计中,可邀请游客参与手工产品制作环节,在宣传文化的同时,也重新塑造了手工店铺的品牌定位,最终实现了产品的开发、店铺的形象设计、销售盈利等多方面共赢。这种设计的方式是传统手工艺术形式的重构,如将花鼓元素转移到生活化的产品中,以此来实现销售目标。
其次,基于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形象设计。这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有较大要求,其难度大,需要学生结合现有的民族知识进行创新开发,最终设计出有独特性的民间手工艺术产品。目前,在互联网的环境影响下,这一项目的实行难度有所降低。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设计方面可以参考借鉴互联网上先进的设计理念,针对民间手工艺形象店设计项目要求,可从产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入手,在设计方面可关注单一产品的手工生产流程和创新内涵。例如手工造纸艺术,其民间手工艺形象店设计的重点不应当局限在纸张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应当注重其生产工艺中的民族智慧。整体设计方向可从文化传承、民间智慧和人文风情入手。例如近年来李子柒的美食短视频就做得很成功,其定位手工膳食带来的休闲、静谧、舒适感受,采用“博物观赏”的形式,实现了商业化和艺术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杨慧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剪纸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1):68-71.
[2]李秀华.传统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研发中的应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1-93.
[3]严家川,宋湲,徐志博.江苏民间艺术的手机微平台应用研究[J].湖南包装,2018(2):94-97.
[4]苏颜丽,韩卫国,白靖菲,等.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16):136-141.
[5]余宏剛.大理白族民间工艺旅游创意产品现状及研发策略探究[J].创意设计源,2018(4):57-63.
[6]敬威.新乡民间美术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1):22-26.
[7]柳国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实践探索[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12):108-110.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