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0-20 01:19王鹏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7期
关键词:概念内容措施

摘  要:食品安全监管与检验检测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和公民生活水平以及政府公共安全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食品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指标,是确保检测质量的关键途径。因此,本文对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概念;内容;问题及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TS207.3

作者简介:王鹏,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验检测。

食品安全是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大问题,它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社会的秩序稳定。因此为了确保食品的正常与优质供应,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当前在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面,依然存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1 快速检测技术的概念

1.1 定义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指在短期内通过技术手段、迅速获取检测结论的工艺。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大范围下,又能区分出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两种不同的具体类型。其中,实验室检测指的是借助多种化学工艺、试剂与设备工具,进行更专业的检测,其所用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检测得到的数据更为精确、细致;而现场检测指的是借助一系列技术手段,更加迅速地完成检测,其对时效性的要求极高[1]。

1.2 特征

借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将理化检测作为基础,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任务,与一般的检测手段相比,具有时效快、操作便捷的优势,工作人员一般能够借助它在现场直接完成食品安全检测。具体来说,快速检测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前期准备相对简便;(2)对样品的处理极快且操作便捷;(3)精确程度比较高;(4)对操作过程中的试剂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并且数据存储时间较久。

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内容

2.1 化学比色分析法

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中,化学比色法可以说是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技术类型。从其内容看,化学比色分析法指的是根据物质的化学原理,结合物质中所含的不同元素与试剂,在发生反应后,根据所得到的生成物的颜色,来进一步分析具体的元素种类[2]。事实上,在对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行选择时,工作人员首先必须对化学样品的成分等做好必要的测试与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后期的检验技术加以选择利用。一般来说,在样品品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显色反应会随之发生异常现象。

2.2 免疫学法

免疫学分析法与化学比色分析法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它更多的是以血清学检测作为重要依据,充分体现抗原和抗体之间的专一特性反应特征。在免疫学法的利用过程中,可以采取酶联免疫法,对标记方法做具体的发挥,使得酶的抗体和抗原分子等得到清晰的标记,从而使酶结合物能被发现,保证灵敏度测验的实际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试纸条法进行检测,它是在充分结合抗体与检测试纸二者作用的前提下,产生一系列的抗原抗体,这种处理方式的灵敏性更高,但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因此面临一定的推广障碍[3]。

2.3 生物传感器技术

对生物传感器法进行运用,更多的依靠生物传感器这一作用设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操作,可以全面清晰地体现复杂的生物机理,进而将感应元件和传导器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分析装置的作用[4]。可以用于食品质量监测的设备器材种类多样,因此具有极大的可选择性,且设备本身体形比较微小,这就可以进一步扩大生物监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使用范围。但联系现实情况看,此类技术存在稳定性不足、检测结果精确度不高的弊端,因此尚且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与完善。

2.4 非食用物质检验技术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要求,在食品中随意添加非食用物质和各种添加剂是不合法的行为。为了避免此类行为大量出现,我国在食品质量检测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力求持續优化质检工作系统。在此背景下,通过快速检验箱的运用,能够对食品中所含的吊白块加以测试,并且发现牛奶中可能含有的硫氢化钠等物质的占比,进而发现残存于食物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分析其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对于色素和防腐剂等物质,快速检测技术也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3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不到位

一直以来,我国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都是由工商、食药、质检等不同部门协调完成的,因此其责任主体是多方面的,不同主体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这种共享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便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例如某些企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而互相推卸责任,这反而导致工作效率直线下滑。此外,如果监管制度在出台后,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或者是相关单位未能给出足够的经费,安排足够的监管人员从事监管工作,也会造成监管不到位现象[5]。

3.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受限

尽管经过长期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发展,有关的技术操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水平因此得到了同步提升,但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技术依然有很大空间进步。当前许多技术的运用都被限制在了实验室内部,更多的是在室内被动地接受外来的食品安全检测任务,而不能主动走出实验室,到市场上广泛选择食品对象展开检测。此外,由于国内尚未形成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相关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因此可能导致技术推广面临困难,出现技术管理缺位的现象。

3.3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不平衡

当前行业内已经衍生出了不同类型的、特征各异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但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极为明显的。我国城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食品检测工作的成熟度也有所不同。国内各大城市早已建立了比较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机构设置比较健全、技术水平比较先进;而在许多规模较小的城市或者农村地区,受制于经济水平、经费支出、技术基础等客观条件,食品安全检测往往只能在实验室中完成,且因为这些地区没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要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的全面质量检测,无疑困难重重。

4 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运用的措施

4.1 完善支持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围绕新《食品安全法》构建能够支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确定食品安全的战略意义。在国家层面加快相关配套标准的制定,打破地区间食品安全检测的制度壁垒,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支持。

4.2 理顺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模式

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进行梳理,突出食品监督管理机构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主管地位,创新部门之间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协调机制,也为检测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明确主责的管理机构。吸取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将第三方检测机构引入国内检测市场。

4.3 加强现场检测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由于在国内,实验室检测技术发挥着主要的、核心性的作用,因此在食品检测中,依然要注意发挥其核心优势。同时,应该积极主动转变思路,实现实验室检测技术向现场检测技术的转变,继而满足更多、更高的食品检测需求。在技术长期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场检测技术科学体系,对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与必要的监管,确保技术得到推广与利用。

4.4 平衡地区间食品安全检测发展水平

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加大国家对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支持,加快推广和应用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方便、快捷、廉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强制推广力度,尤其重视在农村地区推广农作物污染检测,在中小城市地区推广酶联免疫分析技术。

5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内容,这包括化学比色分析法、免疫学法、生物传感器技术、非食用物质检验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对此类技术进行科学、规范地运用,使得食品生产中的问题可以被准确检测出来。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积极完善支持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監管组织与制度建设,构建现场检测技术体系,为技术的全面推广与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方熠,郑思宁.食品安全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J].广州化工,2017,45(15):35-37+66.

[2]黎亮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技术问题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10):69-70.

[3]王颖,张明.多中心治理视域下我国品牌食品安全治理路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2):1-8.

[4]万宇平.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及发展新方向[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4):1-5.

[5]唐桂新,韦福广,莫晓玲.关于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检测标准在应用中的问题探讨[J].轻工科技,2019,35(4):128-129.

猜你喜欢
概念内容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