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辛德勒”的北京岁月

2020-10-20 07:08梅兴无
红岩春秋 2020年5期
关键词:拉贝佛手代表处

梅兴无

2020年4月1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在谈到中德合作战“疫”时,吴恳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医生托马斯·拉贝急需一批抗疫药品,因该药品是中国浙江药企生产的,便向吴恳写信求援。使馆立即把情况反馈回国内,在国家工信部的协调下,很快找到这家企业。企业方面决定赠送这批药物,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托马斯·拉贝手中。

托马斯·拉贝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爷爷约翰·拉贝曾被誉为南京“活菩萨”“中国辛德勒”。

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南京经商的约翰·拉贝与其他国际友人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其所著《拉贝日记》被公认为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

约翰·拉贝于1908年至1938年在中国工作30年,其广为人知的事迹发生在南京,但他在北京生活的时间长达17年,他的足迹遍布北京城。

日记记录老北京

1882年11月23日,约翰·拉贝出生于德国汉堡。初中毕业后,他就到一家出口商行当伙计,后前往莫桑比克的一家英国公司工作,在那里学会了一口纯正的英语。

1908年8月2日,26岁的拉贝踏上了前往中国北京的旅程。他乘火车穿越俄罗斯广袤的西伯利亚,经过16天的漫长旅行,于18日到达北京。后来,他的女友道拉也从德国来到北京,两人于1909年10月25日结为伉俪。

在北京的那段日子,是拉贝人生的黄金岁月。他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日记都幸运地保存下来,其中有关北京的日记达五本之多。2009年,这几本日记以《我眼中的北京》为书名,由东方出版社公开出版。透过日记,我们不仅可以领略百年前拉贝在北京生活、工作的点滴,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清末民初的北京时局、社会状况、民间风俗。

拉贝来北京不久,就经历了慈禧太后去世一事。他在1908年11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使馆区内部消息:昨天晚上慈禧太后病逝,这很可能引起动荡。”因11月14日传出的消息有出入,他又记述:“慈禧太后身染重病,处于弥留之际。使馆区中每个欧洲人身上都携带武器,镇定自若。”11月15日下午2时许,慈禧太后去世。11月17日,他在日记中记述:“各种传言使得北京城人心惶惶,街道日日夜夜都有中国士兵把守,银行停业,纸币贬值。”

这一阶段,他的日记记录了不少清廷局势的传闻和推测。形势稳定后,他又写道:“谢天谢地,局势终于有所好转。”“似乎紫禁城内除了皇帝驾崩和新帝继位就没有别的事情发生。” 可以说,他在慈禧去世前后写的日记很有史料价值。

促进中德经济交流

起初,约翰·拉贝在北京的一家德国商店当售货员。1911年,他应聘到位于北京东城苏子胡同的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北京代表处工作。对于此事,他在日记中坦露了当时的喜悦心情:“我并不是一个生手,但我知道什么叫失业,我不羞耻于承认。当我在德国西门子北京代表处得到一个会计和文书的职位,可拿到微薄的工资,得到一间温暖的工作室,我和妻子激动得热泪盈眶。”

1913年,西门子北京代表处搬到灯市口办公,拉贝的能力和勤奋受到上司赏识,受聘担任代表处经理。公司在办公处附近为他盖了一所住宅,他带领同事们不懈努力,使西门子在中国的业务拓展迅速。他们在北京建立了第一个电讯台,后来又在上海建了一个新电讯台,并取得中国海军使用西门子电讯装备的垄断权。

拉贝长期生活在北京,融入并爱上了这座城市,视北京为第二故乡。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没有传教,发展教众,而是同北京人广交朋友,理解欣赏他们的勤劳和善良。他十分同情北京底层民众的疾苦,1917年张勋复辟时,北京城区发生枪战,拉贝在家中收留了一批难民,并慷慨为他们提供食宿。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了协约国,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正式对德国宣战。由于拉贝和同事得到了北京人的帮助,他们选择留在北京。拉贝千方百计地游说中国官员,使其相信,在战争期间继续由他来经营西门子驻北京代表处,不仅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也符合中國的利益。

1918年11月,德奥同盟国战败。在英国的压力下,中国将境内所有的德国人毫无例外地遣返回国。1919年3月,拉贝和妻子不得不带着两个孩子返回德国汉堡。一年后,中德两国签订协约,拉贝又带上家眷经日本回到北京。当发现他在北京的房屋和财产原封不动地保存着,他感慨不已:“中国人太善良了!中国人总是对我很好,很好!”

重返北京后,他以一家名义上的中国公司作掩护,使西门子驻北京代表处重新恢复经营。

追捧中国文化

约翰·拉贝在北京生活期间,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成了中国文化的追捧者和传播者。他在北京的宫廷园囿、大街闹市、古玩市场、胡同深处留下了身影,他目睹了前门、隆福寺的繁荣景象,戏馆茶楼的热闹场面……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所见所闻。

那时北京人用得最多的交通工具是人力车,在拉贝笔下,这是“一种架在轮子上的椅子”。他称“人力车是一个传教士发明的,因其妻患有脚疾,他就想出这个办法送她看医生”。当时的人力车还没有橡胶轮胎,是在木质车轮外圈上铁皮。拉贝说,“只要对速度要求不那么高,乘坐这样的人力车还是很舒服的,你可以高高地坐在车上,整条街道一览无遗”。

拉贝描述的逸闻轶事也颇为有趣。一次,他和妻子去北京东郊“佛手公主坟”游览。他们出了使馆区的东门,穿过哈德门后左转,沿着运河河岸东行,然后乘小船走运河水路。行程过半后遇到一座闸,过了闸改乘大船直到公主坟的入口。

在游览中,拉贝听到并记录下一个民间传说:公主爱上了马夫,皇帝下令将二人处死,但公主是皇家血脉,所以死后仍为她修了这座陵墓。实际上,佛手公主为乾隆皇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其额驸福隆安为一等忠勇公傅恒之子,曾任兵部尚书。相传公主手指之间有蹼相连,呈佛手状,故被称为“佛手公主”。这个典故拉贝自然不知,他还饶有兴致地和妻子在佛手公主坟前拍了一张合影。

拉贝对北京的风景名胜如痴如醉,玉泉山、东岳庙都有他的行踪。一次,他和朋友到戒台寺游玩,并在日记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形:“我们在早上四点钟就登上山顶告别,并高高地在云层上经历了一次绝美的日出,就像大自然的一次宗教典礼,美得无以复加。”

约翰·拉贝在中国生活、工作了30年,从青年到壮年,从北京到南京,他的儿子、女儿、外孙女均在中国出生、成长。他对老北京有着浓厚兴趣,使他对中国人民充满了真挚情感。这也是他在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期间,毅然出手援助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托马斯·拉贝曾说:“无论在多么黑暗的时刻,都一定会看到人性的光辉。”“自己一个人好不是好,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勇敢地为别人挺身而出永远都是值得的。我爷爷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拉贝佛手代表处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的治疗效果观察
忆拉贝
台驻美代表处暴发群聚感染
方草寻源
鲜美海味佛手螺
台驻厄瓜多尔代表处被逼改名
鲜美海味佛手螺
中国的“辛德勒”
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代表处管理办法》和《代表处财务管理办法》公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