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雯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为核心,构建“人、机、环境”安全管理模式,制定合理的应急管理方案,及时遏制安全事故的影响,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应急管理
我国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运营企业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都过于观点性和单向性,研究重点落在战术与现实上,尚未达到理论高度中,没有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第一要素,在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统计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达到75%以上,使得人为因素成为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根源。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人为因素依然参与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核心项目中,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诱发主体。
1.2 机械因素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机械设备成为交通系统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结构愈发复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含大量的子网络、子系统,根据概率理论,系统越复杂、功能越多就会产生越多的风险与隐患。
1.3 環境因素
环境是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所在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多种自然地质条件并存,内外部都会受到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系统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单独作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也可能联合租用在交通网络的实际运营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2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要正确认识到“人、机、环境”系统的相关性,找到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以安全理论为依托,制定合理的安全体系与方式方法,逐渐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新模式,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1 加强理论研究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要面临“人、机、环境” 系统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合理运用系统工程、人机工程、结构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逻辑链条与程序流程制定奠定基础,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理论与系统思想。对此,要加强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以此为支撑,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指明方向,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和常见的安全风险,完善和优化安全管理理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合理化,并将安全理论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将理论转化为应用成果,逐渐积累出有效可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安全管理模式的执行和应用也需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完善作为基础,这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基础。对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前,相关负责人就要明确所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依照安全管理制度,遏制安全风险向安全事故的转变。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要根据安全隐患制动应急处理措施,依靠安全制度进行规范,定期修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制度符合实际情况,以“人”为核心要素,对运营人员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规范,树立合理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技能,约束运营人员的操作行为和乘客的乘坐行为,通过制度的约束扼杀安全隐患,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行。
2.3 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安全文化直接作用于“人”因素上,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安全氛围,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员、乘客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树立,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相关人员自觉遵守运营制度和乘坐制度,达到安全操作或是安全乘车的效果。对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构建中,必须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价值体系进行完善和宣传,提高运营人员或是乘客的安全认知水平,促进自觉安全行为的形成。运营企业要积极开展广告或是宣讲活动,让乘客意识到安全管理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思想水平,形成安全文化,有利于各种安全管理新模式与新机制的执行。
3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
3.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事件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等,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将事件划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故等类别,而交通事故被划分到社会安全事件,根据事故的影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等事故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而《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用于的顶层专项应急预案,作为参考依据。
3.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响应机制
由于突发事件结束其按无法计算事件造成的影响程度,为了明确响应等级,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状态情况,预判可能发生事件的影响程度,具体如下:(1)运营单位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2)判断运营中会受到的要影响,及时将信息报告给相关岗位人员,实时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初期处理,并将信息提交给指挥中心,判断后发出预警等级,下达通知,让各个部门着手准备应急工作;(3)事故发生后,结合预判结果,根据预案等级确定响应方式,根据事故等级由对应的部门负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运行,必须加大对安全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积极吸取先进理论知识和经验,根据各个城市地区的轨道交通运营特征,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与优化,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安全管理,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进而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国伟.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J].人民交通,2020(02):89-90.
[2]朱勤学,王潮荣.浅谈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