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玲 尹静 李成玉 马小山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在过去由于过于重视经济建设,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当下,我国综合国力逐年提升,各领域发展愈加均衡化、可持续化。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多样化的农作物,如比较有代表性的玉米。广阔的耕地面积、充足的光照、水源给玉米的生长提供了先决条件,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也会面临病害的威胁,如常见丝黑穗病、青枯病等,均会阻碍玉米的健康生长,并降低玉米产量。本文中,笔者详细分析了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并阐述了相关防范对策。
一、常见的玉米疾病及出现原因
1、玉米丝黑穗病
据调查了解,在导致玉米产量减少的多种病害因素中,丝黑穗病是影响最大的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因为玉米在长穗过程中受到病原体丝轴黑粉菌的感染所致。同时该病菌的生命力较为顽强,即使是土壤的环境较为恶劣也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它主要是以土壤为载体对玉米造成感染。其次该病原菌适应能力及传播性也较强,在对生存环境逐渐适应后,就会迅速传播,若未及时地进行防治,就会大范围的扩散,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玉米种区域颗粒无收,从而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2、青枯病
在玉米种植中,青枯病也是较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是在玉米生长后期灌浆阶段发生,其发展特征是从底部逐渐蔓延至上部区域,并呈现出青枯的状态。玉米在感染该疾病后,其根部会变软,在遭遇大风天气时会折倒,部分玉米出现穗柄变软,果穗下垂的现象发生,不仅会造成玉米减产,更会加大采摘难度。该病害主要是受到天气的影响,若一直阴雨天气会导致土壤潮湿,水分摄入过度其病菌滋生及传播率就会加快,其根部就会逐渐腐烂,最终导致玉米植株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玉米小斑病
小斑病是极为常见的玉米病害类型,我国有着多年的小斑病治理经验,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地区,如黄河、长江流域的玉米种植区。小斑病的主要侵袭部位为叶,具有极高的风险性,若未能够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减产至50%以上,甚至是颗粒无收。据调查来看,小斑病是因感染了真菌导致,且我国也是世界上玉米小斑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常见病斑类型三种,分别为灰褐色的椭圆形病斑、黄褐色小斑点以及黄褐色椭圆病斑。
4、玉米大斑病
大斑病与小斑病有一定的相似点,主要侵害部位为叶片,但小斑病不同的是,大斑病还会侵害叶鞘、苞叶,前期会出现暗褐色、淡褐色或青灰色的不规则斑点,并逐渐扩大,会逐步导致玉米植株枯萎,也被称之为煤纹病、条斑病。
二、解决玉米病害的防治措施
1、针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建议
若想降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首先应当做好选种工作,并做好前期调查工作,根据以往经验选种抗病害能力较强的玉米中,从根本上提升种子的质量。其次应当对玉米的种植时间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连续种植,因玉米在连续种植中其土壤中丝黑穗病菌含有量会较高,若一直连续种植玉米的话,会加大感染黑丝穗病的感染率,因此应当与其他的作物轮番配合种植,才能逐渐降低土壤中该病原菌的数量,但在播种前应使用农药拌种,于种子表面形成“保护膜”。同时应当加强田间巡查,定期查看玉米生长情况,若发现该病害时,应当及时地拔除,以免会感染其他植株,并查看周边植株的感染情况,若发现周边已经被大面积感染的话,应当及时用相应的农药进行治理。
2、玉米青枯病防治建议
青枯病是玉米常见病害类型,对玉米的伤害极为严重,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秋季,发病率高达70%~80%,风险性极高。对于该病害的防治,首先应提高重视度,农户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抗病害能力较强的玉米种,从前期便做好青枯病防护工作。同时,农户还应严格进行田间管理,如深翻土层、喷洒农药、除草等,为青枯病的防范提供重要帮助。且在玉米收获后,应及时将残余在玉米苗清除,并做好倒茬工作,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构建优质环境。
3、针对玉米小斑病防治措施
玉米小斑病是导致玉米减产的主要病害类型,目前对于该病害的治理方法便是合理选种,如农大60、鲁玉16号、冀单30号等多种,但需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次,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具体为注重施肥,保障氮磷鉀养分充足;建设完善的农田排水系统,及时灌溉补充水分,并能够使得多余的水分可快速排出;且在日常生活中,农户应定期深入田间观察玉米植株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已经受到侵袭的玉米株,应及时拔除并进行处理。此外,在药物方面,可选择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在进行喷洒。
4、玉米大斑病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与以上小斑病、青枯病基本相似,均需在种植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种,并做好追肥、翻耕、倒茬等田间管理工作。在化学药物防治方面,可选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克瘟散等。
总而言之,玉米是农业领域主要农作物类型,其生长安全性与农业发展以及农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病害依然在威胁着玉米的正常生长,本文中,笔者选取了玉米大斑病、青枯病、小斑病以及丝黑穗病为例,对其症状、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1.751999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2.751999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扶贫开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