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处理

2020-10-20 07:24魏绍华马杰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9期
关键词:技术问题建筑物

魏绍华?马杰

摘 要 高层建筑的崛起,成为目前建筑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建筑物防雷工作问题成为目前建筑物建设后的重大问题。雷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等有着较强的威胁,一旦发生就可能会损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防雷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对当前防雷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基于此对防雷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探索思考。

关键词 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问题

引言

随着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在进行建筑项目的建设期间,广泛应用到各类的电子设备与装置,它们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1]。随着智能化建筑规模与高度的不断增加,做好建筑防雷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针对雷雨气候条件下加强防雷方面的设计,并切实做好防雷装置的全面检测,有效消除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

1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1)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将雷电流传导入地并扩散入大地,降低雷电对建筑物损伤。接地装置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先测量土壤电阻率,然后多次多方位测量电阻值,计算后符合标准要求才能进行安装。如果电阻值较高或者较低都需要进行整改,较高可增加人工接地体。接地装置进行施工时需注重钢筋的焊接工艺及方式,因为接地焊接是施工的基础,应该严格按照基础图纸逐一检查基础圈梁的焊接、桩基钢筋和基础钢筋的焊接以及基础钢筋与柱筋的焊接,尤其重要的是要对于伸缩缝处的基础钢筋,是否跨越连接通路进行确认。保证电流释放通道最短最直,防止出现电流阻滞。

(2)引下线。建筑整体防雷效果,与引下线的合理设置有着重要的关系。因而,在开展防雷体系检测与分析工作时,要加强对引下线的检测。一方面,大部分建筑主要借助内柱筋开展引下线的设计,连接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焊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焊接质量,要聘请专业焊接人员进行焊接操作,并且要做好焊接质量的检测。另一方面,还要在气压焊部位使用10mm以上的镀锌圆钢进行跨接焊处理。同时,建筑中每层都要使用绑扎圈焊接,使之成为一个闭合环。此外,要做好智能建筑的电气联结。通过将引下线和均压环、楼层金属等进行联结,以此提高建筑的整体防雷效果。

(3)接闪器。接闪器是防雷接地系统中的避雷器,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专门用来直接接收雷击的金属物体。接闪器的金属杆、金属线、金属带和金属网又分别称为避雷针、避雷线或架空地线、避雷带。一般建筑物中使用的接闪器是比较便捷简单的明敷接闪带,沿女儿墙安装,依据建筑物结构施工预埋支架进行固定。安装时应保持其平直、牢固,不能出现弯曲、高低起伏等等问题,接闪器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时,需要把其接闪带向内侧弯成半径较大的弧形,避免产生锐性弯曲[2]。

(4)均压环。我国颁布实施的防雷设计规范中明确要求,需要从建筑的45m处开始进行均压环的设置。由于建筑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因而实际工作中在建筑的30m位置处就已经着手进行均压环的设置。通常情况下,主要以建筑圈梁钢筋结构当作均压环。从建筑的30m位置处开始,需要设置镀锌扁钢均压环,均压环的间隔要控制在6m左右,规格宜选为40×4mm。具体设置期间,要对等电位连接端子板进行预留。在均压环设置过程中,还需要与建筑外墙边缘的引下线做好电气联结。

2对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解决处理办法

2.1 完善防雷工作法规制度

相关法规制度的缺失对防雷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完善防雷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政府应当提高对于防雷工作的重视,根据安全管理需求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于防雷工作的投入力度,倡导社会资本的投入,为防雷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还要构建起防雷工作管理机构,并配置相应的工作人员与设备,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与职责,确保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加强对防雷工作的监督,为防雷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保障。此外,相关单位也应当制定和完善防雷工作制度,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明确的防范措施,对工作人员形成指导与管理的作用,以此来提高防雷工作的质量。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使防雷工作更加标准规范地开展[3]。

2.2 加强防雷裝置的日常维护

防雷装置在平时可能用不上,但是一旦需要就极其重要,因此我们需做好平时的维护工作经常检修,以备不时之需。一般来说,一个完整合格的防雷装置在不遭受到人为破坏的前提下来,可以确保在一个检测周期内可以正常工作。但对于对防雷装置日常维护可以大幅度降低防雷检测的错误率。因此,各个部门需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同时不定期维护防雷装置。如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的安全部门和防雷检测机构报告,以便于及时维修整改,以便于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3 重视防雷技术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社会发展对于防雷工作的需求,应当加强对防雷技术人员的培养。相关单位要定期组织防雷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活动,以此来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确保防雷检测工作的质量。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来增加一些员工编制。同时,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雷人才培训体系,开设雷电科学、防雷检测技术、现代防雷技术、电子电路等培训课程,以此来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防雷工作的质量。

3结束语

人类与自然活动越来越密切,雷电气象也越来越频繁,雷电对目前建筑物及人民造成的损失已不可估量。要重点做好建筑的防雷检测工作,并确保防雷装置的设计与安装满足使用要求。我们还需要不断发现建筑物防雷检测中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更好地完成防雷检测工作,更好的避免雷电对我国经济、我国人民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王鹏,薛晓颖,张博超,等.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易产生的问题及举措探讨[J].科技风,2016(6):176-177.

[2] 张晓军,魏亦菲.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8):156-157.

[3] 王平.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8(9):

12-13.

猜你喜欢
技术问题建筑物
My Hometown
未来的建筑物
爆炸过后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分布式电源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
从复审案例浅谈技术问题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
浅析普通车床中自动对刀仪相关技术问题
探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对策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