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2分,冼沙村第一名!”东莞市高埗镇首场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擂台赛(东片赛区)的现场,冼沙村以98.12分的成绩斩获东片赛区第一名。高埗镇近年来按照“城市花园、孝义高埗”的工作思路,堅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打造农村人居环境2.0版本为抓手,助力东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并举全镇之力创建“全国文明镇”。
高埗镇位于东莞市北部,下辖18个村和1个社区,是新纳入东莞市中心城区的镇街之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埗镇先后斩获“国家卫生镇”、省“文明镇”、“教育强镇”、“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在全面小康之年,高埗镇又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镇”的冲锋哨。近日,《小康》记者就该镇创建“全国文明镇”情况进行了采访。
走进高埗镇卢溪村,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承载着卢溪村几代人记忆的老榕树;祠堂庙宇尽显岭南古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道路干净整洁,走在其中令人耳目一新;不远处湖水碧波轻漾,犹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其中,恰似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这些成果,均得益于高埗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版本的提升。
据了解,自2019年起,高埗镇为了鼓励各村(社区)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埗镇委镇政府开创了农村人均环境整治“擂台赛”的新赛制,一度掀起整治热潮,成效突出,成功探索出极具高埗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9月22日,高埗镇首场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擂台赛(东片赛区)鸣鼓开战,被分在东片赛区的4个村在分会场上各施其招,以良好的姿态迎接四个评审小组的现场参观考核。在冼沙村主会场,一路彩旗高扬,现场氛围热烈。
东莞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吴美良表示,高埗这次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第一个是执行大,第二个是力度大,第三个是变化大。老百姓幸福感大大增强,大家纷纷点赞。他希望高埗1.0版本、2.0版本、3.0版本一直坚持下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真正干起来,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颜值和产值。
记者了解到,今年为鼓励各村(社区)继续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行动、创建全国文明镇和年底前65%以上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等工作内容,高埗镇委镇政府将投入超过1900万元奖励资金鼓励各村(社区)打擂台。
高埗镇近年来按照“城市花园、孝义高埗”的工作思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打造农村人居环境2.0 版本获得村民一致好评。东莞日报供图
高埗镇委副书记、镇长邓炳华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高埗镇已经完成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干净整洁的目标,接下来的目标是各村(社区)实现全域整治,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目前已有两个村完全实现全域治理,百姓生活环境好了,自然而然就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文明素养。自此,农村人居环境2.0版本成为创建“全国文明镇”的有力推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埗镇始终注重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促进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研究布置常态化巡查督导城市品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工作,开会已成为高埗领导班子及各单位成员的常态。据统计,高埗镇就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事项问题,先后召开镇委会议40多次,工作布置会、推进会、会商会、汇报会、征求意见会等近70次。
日前,高埗镇创建“全国文明镇”现场工作会在欧邓村召开,此次会议以现场观摩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民房建设秩序等方式,行走现场,细致检查,严格要求,对村容环境清洁保洁、道路交通车辆停放及车位规划、民房建设过程中建筑物料规范堆放等,提出了具体意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埗始终坚持发挥镇领导的带头作用。“我们每周一次‘行走高埗活动,就是不打招呼直接去各村行走,去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起到一个监督检查的作用,以巩固创文成果。”邓炳华告诉记者。高埗镇领导一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行走高埗”的方式协调解决村里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则通过开展驻点联系群众服务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党员、群众积极荐言献策,自觉地参加到精神文明建设行动中来。
此外,为了加强组织领导,高埗镇还制定了《深化全域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高埗镇《创建“全国文明镇”工作实施方案》(含《迎检方案》),把创建“全国文明镇”要求覆盖到全镇。以镇领导小组带领8个工作组,按照“一周一布置(汇报)、一月一检查(例会)”要求,分步贯彻实施。同时,有关单位负责人还前往深圳、佛山等地考察观摩、交流经验,以便更好地推进开展工作。
高埗镇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契机,通过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加强交通建设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补齐短板,推动城市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近日,高埗镇开展违章户外广告第二轮集中清拆行动,对辖区内违章设置的各类横幅广告、破损、残旧的户外广告牌等进行全面整治。在清拆过程中,执法人员采取“严格执法+宣传”的方式,对违章设置横幅广告的商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普及户外广告设置相关法律法规。
高埗相关工作人员秉着边拆、边教、边宣传的理念,引导市民共同维护高埗形象起到了显著成效。截止9月25日,累计纠正乱摆卖行为1.9万多宗,露天烧烤、焚烧行为243宗,清理乱拉挂横幅、晾晒衣服2025处,垃圾聚集点、卫生死角2.2万多处,处理生活垃圾6.2万多吨。
“由于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涉及到部分村民的直接利益,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邓炳华表示,高埗镇委镇政府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将这种现象杜绝,才能让所有市民享受到城市文明建设的红利,于是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应运而生,形成“信息互通、业务互接、工作互助”的良好格局。通过高密度检查、反复巡查等方式累计处理违法用地107宗421.2亩,拆除违章建筑432宗34.27万平方米。
“文明停车,车头向外”,在高埗镇的街头巷尾及政府大院内,随处可见文明停车的指示牌。停放在街道两边的机动车辆,车头一致朝行驶方向对齐,整齐划一如受阅的部队,既美观大方又方便驶出车道。
《小康》记者通过了解得知,高埗镇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管理。一方面增加了12200余个停车格,有效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并以解决影响镇中心区道路交通秩序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另一方面则抓拍处理违停违放车辆,并及时清走“僵尸”车辆,避免占用公共资源影响城市美观,做到文明创建和行驶安全教育两手抓。
高埗鎮三面环江,内部河溪纵横交错河涌密布,为典型的水乡地形,全镇19个村(社区)密布48条河涌。在过去,由于村民缺乏环保意识和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落后等多种因素,导致密布的河涌污染严重。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这次人居环境整治中得到了初步解决。
乘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高埗镇从雨污分流、截污控源、河涌整治、生态修复等方面,抓好东江下游片区重点流域综合整治。邓炳华介绍,治污前,河涌两岸的居民都是将水直排到河渠中,是河渠的主要污染源头。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快速做好截污控源工作。
今年6月20日,高埗镇开启了东江下游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高埗镇区),项目拟新建管网72.83公里,截至8月17日,已完成管网建设24.44公里;已完成地块接驳202个;排污口整治已整治完成155个;重点排水户单体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58家。在东江下游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共15个施工镇区中进度排名位于前三名。
经过治理,各村原本黑臭的水体得到改善,不少村民闲时都会选择在河边散步,还能欣赏河堤上盛开的鲜花。
接下来,高埗镇将聚焦治污作为工作核心,现规划拨出专项资金4.7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结合实施“河长制”,开展“巡河”活动,让河涌管理变得有章可循,真正实现“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高埗镇创建“全国文明镇”迎检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除政府部门外,各社区、单位、各大企业及市民也自发参与其中。他们作为在高埗工作、生活的一份子,以“主人翁”姿态,为高埗创建“全国文明镇”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能以身作则,做好军人表率,还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卸下戎装的黎伟杰,再次穿上“志愿绿”,与另外近40名退伍军人为家乡荣誉而“战”。
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组织党团志愿者,带上清洁工具,不顾先是大雨、后是骄阳的闷热天气,对公司周边的绿化带、马路进行清洁清扫;东莞高埗裕元集团工会联合会,组织公司义工服务队队员走上街头,加入到高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中,与村两委干部、村民、志愿者一起,清扫路面、清理“牛皮癣”……
乘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高埗镇从雨污分流、截污控源、河涌整治、生态修复等方面入手,河涌污染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图/ 王际娣
走在高埗街头,处处能感受城市文明的“馈赠”,哪怕到了居民小区也四处散发着创文的气息。在高埗光大江与城等小区,更是把创文窗口迁至小区门口……在人人讲文明,处处显友爱的小区里居住,不少市民表示,这也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明教育课。
在高埗税务分局,创文的步伐走得温馨动人、有声有色,他们通过造氛围、办活动、育文化及带队伍这四项特色措施,着力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家”的作用……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小康》记者问到如今创文工作成果丰硕,接下来该如何保持的时候。邓炳华表示,主要从实施加强人力配备、保证资金供给、领导包干责任制和定期督导检查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城市文明建设方面,高埗将整合全镇公安(含辅警、铁骑)人员、城管(市政)人员、网格员、安全员、消防员、交通协管员近300人,充实到基层队伍,确保人员、岗位、任务、制度“四个到位”。
其次,高埗镇财政累计预算投入6.0565亿元,用于道路交通升级改造、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水资源整治、文化旅游、广告宣传及各项公共设施等精神文明建设项目。
第三则是严格实施责任到单位、到部门、到个人的责任包干制度。高埗镇领导对驻村(社区)包干负责;各村(社区)对辖区道路(街道)划分为不同路段(区域),安排“两委”干部、组干部包干负责。实施“路长制”“河长制”“楼(巷)长制”,各“路(河、楼、巷)长”对协调管理道路(路段、河段、楼房、街巷)负总责,坚持开展日常检查,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取得成效。
第四是定期对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实施《督导问责办法》,通过实地检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材料审核,对各单位、各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评比。
编辑/麦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