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婉 涂政 钟燚
在一幢近400平方米的透明温室大棚里,《小康》记者发现一件“特别”的事情——见不到种植用的泥土。原来,这里立体直观地展示农业生产“黑科技”,全面揭开都市农业生产的奥秘。作为一个小型化的植物工厂,温室通过特殊的培育装置、生产工艺和流程,摆脱了传统农业对土地的依赖,无土栽培也可以生产出各种蔬果,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有很大的区别,水培蔬菜在玻璃大棚里生长,成本更低,生长速度更快,还能避免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谭文彪说。
这座温室大棚正是在2020黄埔区农民丰收节“庆丰收、迎小康”主题系列活动的科技之光展区。在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国家设立了定于每年农历秋分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迎来了第3个年头。
9月23日,2020黄埔区农民丰收节“庆丰收、迎小康”主题系列活动在广州科学城绿轴广场正式拉开帷幕。原本在田野乡村才能看到的丰收景象,如今在城市楼宇之间呈现。现场真实的农作物、农产品展示,以及特色农业艺术装置营造出热烈的丰收氛围,让都市孩童也能看到绿油油的稻田、无土栽培的蔬菜瓜果,体验科技给现代农业带来的力量。
广州市黄埔区农民丰收节精彩不断,期间还举行特色农产品展示、街(镇)及村(社)特色庆祝活动、“到黄埔去·2020户外音乐季”等系列活动。农民进城、市民下乡,城乡群众共庆农民丰收。
灯光点亮,音乐响起,绿轴广场设置的“五谷丰登、欢乐田园、丰收欢歌、科技之光”四个功能区,正上演着一场都市田园空间体验秀。
欢乐田园区布置了占地800平方米的椭圆形水稻田,稻田中的人行栈道设计为一个巨大的“丰”字,寓意五谷丰登。走入田中的栈道中,禾穗青葱、稻香阵阵,与周边高耸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和现代相互交织,自然与科技和谐统一,让人收获了繁忙都市生活中难得的一丝宁静。
都市田園空间体验秀加深了市民对现代农业的了解。图/ 李剑锋
黄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稻预先在田地里培育好,然后运送到农民丰收节“庆丰收、迎小康”主题系列活动的场地,让城市中的人们可以了解和认识现代农业生产的最新状况。
“农民伯伯就是这样把粮食种出来的,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市民邓女士指着稻穗对刚上幼儿园的儿子说。她表示,城市里的孩子没见过水稻,这次体验对孩子来说是一次科普农业知识很好的机会。
在欢乐田园区,现场还介绍了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以下简称“隆平公园”)的概况。今年4月份,隆平公园在黄埔区大吉沙岛的片区开园。据了解,隆平公园由袁隆平院士谋划、选址、题名,规划面积约6662亩,包含大吉沙、长洲、深井等三大片区,打造集农业、科研、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
而在场地两侧还摆放了3台大型农业机械,分别是轮式拖拉机、喷杆喷雾机和六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它们的简介旁边都有二维码,扫码进去可以观看到农机操作的视频,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如今农业机械的发展。3台大型农业机械呈品字形分布,闪耀着力量之光,体现了机械之美。这些机械都将投入到大吉沙稻香园的农业生产中,为黄埔农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小康》记者来到科技之光展区,只见无土栽培生产出各种蔬果。无土栽培技术是指利用溶解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溶液来代替天然土壤种植植物的方法。
“这里展示了家庭立体水培装置、果菜水培区、叶菜水培区、槽式基质栽培区和袋式基质栽培区。其中,家庭立体水培装置适合人们在阳台上种植蔬果,是城市种植的未来趋势。水培蔬菜水果的营养则来自于营养液,营养液中的成分和传统土壤种植的蔬菜水果所需的营养一模一样,植物通过吸收这些养分后可以正常生长。另外,基质栽培则放入棕榈、珍珠岩、泥炭、陶粒、木屑等基质,避免了土地重金属等情况。”该负责人说。
开幕式上,伴随童声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幅充满希望的黄埔美丽乡村画卷在大屏幕上徐徐展开——一个园区、两条发展轴、三个特色精品村、四个万亩计划、五个“最美”,立体全面地展现黄埔区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为了让市民了解黄埔农业文化,别有新意的《黄埔农村欢乐地图》也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地图上收录的信息丰富多样,分别从乡村人文美景、乡村自然美景、乡村欢乐田园、乡村生态绿道、特色精品村、特色农产品、乡村特色美食、乡村特色餐厅等方面描绘黄埔乡村风采,带领大家了解黄埔人文旅游、自然游乐的好去处,发现地道乡村美味。
地图中,乡村欢乐田园介绍了大吉沙隆平稻香园、帝进奉荔枝农业公园、汉华有机蔬菜公园、黄埔探花苑花海示范基地等特色农业公园;特色农产品主要展示黄埔区种植的优质农产品,包括萝岗甜橙、帝进奉荔枝、汉华有机菜、南岗海鲜、岭头红茶、荔枝菌等;特色精品村以区内具有特色历史人文、特色现代农业、特色人居环境的三大特色精品村为主,包括环境优美的莲塘村、迳下村和麦村村。
以地图中的帝顶荔枝种植园为例,从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福洞村委会大院出发,一路向西,约10分钟的车程就到达皇帝顶,这里就是帝顶荔枝种植园所在地。帝顶荔枝种植园董事长杨柳青这位与荔枝打了30多年交道的新农人,带领团队潜心研究荔枝品种的嫁接种植,在海拔300米的山地上开辟荔枝园,用科学管养方法成功培育了岭南荔枝新品“帝进奉”,新品种集齐了众多荔枝的优点,肉厚核小,口感清甜爽口,有蜜香味,最难得的是耐储存,果实摘下数天之后果壳不变色,在长途运输中能有效保存荔枝的鲜美,而且其上市时间与其他品种错开,在丰产的大年仍能卖出35元一斤的好价钱,堪称荔枝界的“高富帅”。
据了解,黄埔区拥有深厚的荔枝文化,是岭南地区久负盛名的荔枝之乡。近年来,黄埔荔枝产业走起了“种植科学化、产品精品化”的发展路线,黄埔荔枝品牌也越擦越亮。
今年黄埔区荔枝产量超5000吨。黄埔区贯彻落实广东荔枝“丝路行”暨市场体系“12221”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采取了“荔枝+”等一系列措施,落实“四个万亩”计划,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将“荔枝文化季”打造成为区内品牌推介盛会和文化旅游盛会。
“荔枝是个老产业,但是老树荔枝越老越香、越老越甜,充满新活力。”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猛表示,将依托黄埔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在荔枝产业上攻克技术难题,实现“南果北运”。同时加强品种培育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让荔枝形成从生产到研学、服务、加工及对外衍生品的全链条产业。
在黄埔,荔枝和禾雀花、甜橙、梅花已经成为四大生态文化品牌,打造“春戏禾雀花、夏啖荔枝果、秋品萝岗橙、冬赏香雪梅”四季名片。黄埔结合区内农业扶持政策,深化落实惠农、兴农、强农各项措施,打造荔枝品牌,振兴荔枝产业,讲活黄埔荔枝故事。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黄埔区乡村最美庭院、最美村道、最美河湖、最美田园、最美游园等五个“最美”和7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授牌仪式,进一步鼓励先进集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
近年来,黄埔区在耕地稀缺的瓶颈下,不断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强农,致力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通过“城乡融合、全产业链、数字农业、绿色安全”四大战略,拓展农业生态、生活和生产功能,突破发展空间瓶颈,提高农业综合附加值,助推现代农业稳健发展。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黄埔区现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2019年总产值约641,847万元,约占全区生产总值1.8%。涉及农业种植、乳品加工、生物制药、饲料生产、兽药研发、贸易物流、病虫害防治等领域,有效地带动了黄埔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链质量、效益、竞争力的提升,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黄埔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建设和“四个万亩”示范点创建,带动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以莲塘、洋田、迳下、麦村等特色精品村创建与提升,促进全区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高;以党建引领和洋田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示范作用,促进农村基层管理规范、高效、有序;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
黄埔户外音乐季演出吸引不少市民冒雨驻足观看。图/ 麦婉华
“十四五”期间,黄埔区将力争在都市智慧农业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至2025年,该区将建成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5个,开辟农业旅游线路3条,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行业管理也将更加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
国庆中秋假日,除了黄埔区科学城绿轴广场的欢乐田园空间体验秀外,市民还能在此体验曼妙的音乐“夜生活”。
9月26日晚,“到黃埔去·2020户外音乐季”拉开帷幕。一段段旋律伴着琴声与鼓声传向黄埔璀璨的夜空,流光溢彩的舞台、青春洋溢的面孔、动感欢快的歌声,把现场装扮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记者了解到,活动从9月底持续至10月底,共有10场专场演出。其中,中秋及国庆前后(9月30日至10月3日)连续四天精彩不停,国庆假期后每周五、六晚音乐不断,通过不同主题和多种艺术形式为市民献上一道音乐文化大餐,为黄埔打造一张优质的“夜间文化名片”。
据悉,户外音乐季是黄埔区为丰富城市公共空间、推动文化惠民精心打造的户外主题音乐活动。2019年,黄埔区首届户外音乐季活动成功举办,每场观众近千人,线上观看超过10万人次,受到广泛好评。
今年黄埔户外音乐季打造“时尚主播遇见好声音”“歌唱祖国群众文艺汇演”“花young校园音乐荟”三个板块,分为10个不同主题的音乐专场,涵盖流行乐、红歌、民乐、爵士乐、经典歌曲以及黄埔本土原创音乐等,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我去年就来看过首届户外音乐季,感觉今年的演出节目更丰富多样了,很期待后面的表演。”市民冯女士说。
中秋和国庆期间,“歌唱祖国群众文艺汇演”将从10月1日至3日连续三天上演,通过演出爱国歌曲、广东音乐、经典影视歌曲,结合“庆丰收、迎小康”欢乐田园空间体验秀,展现祖国光辉历程,彰显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国庆节当天,黄埔区将组织区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市民群体开展专场演出,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音乐嘉年华。
《黄埔农村欢乐地图》带领大家了解黄埔人文旅游、自然游乐的好去处,发现地道乡村美味。
“黄埔户外音乐季到今年是第二次举办了,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打磨创新,打造新亮点,给人新感受,不断把‘黄埔户外音乐季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做久,让音乐成为市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让新羊城八景‘科城锦绣的魅力全面释放!”黄埔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黄埔区不断探索引导各类社会力量,通过政策支持、采购服务、共同参与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黄埔区利用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优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区内企业励丰文化运用现代灯光技术打造的科学广场大型水舞灯光秀已成为“夜黄埔”和“科城锦绣”的一张闪亮名片。
与此同时,黄埔区加速布局数字娱乐产业,建成广州大湾区数字娱乐产业园,引进知名MCN机构娱加娱乐等一批优质企业。大力引进词曲家李海鹰、岭南画家许钦松、粤剧演员吴非凡、作家魏微等名家大师落户黄埔成立工作室,开展市民讲座、文化人才培训和文化推广等公益服务,让艺术走向大众,让市民近距离享受不同层次的文化体验。
一年一度的黄埔户外音乐季将打造成独具黄埔特色、充满活力的优质音乐品牌,成为黄埔市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轴广场也将进一步打造为周边市民文化生活、文化消费的好去处,为城市发展增添精神文化内涵和活力,推动黄埔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