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世禄
1984年,我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就职于辽宁出版集团,多年从事农业图书编辑和出版工作,半生与“农”结缘。2018年5月,组织上派我到辽阳县河栏镇鸡鸣寺村担任第一书记。于是,临近退休年龄的我又有了一個新的梦想——把“农”字底色转化为出彩亮色,让村子强起来,让村民都富起来。
鸡鸣寺村位于辽阳县东部山区、汤河水库上游,由于地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村里养殖业和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大田作物为清一色的玉米,村级集体经济长期薄弱。
路子向哪儿闯,步子怎么迈?我带着诸多疑问,白天忍着腿脚皮肤感染造成的疼痛,入户走访,学习调研;夜里与蚊蝇周旋,记录民情,研究对策。经过3个月的反复论证,《“三产联动,融合发展”产业发展规划》终于出炉了,这一发展规划以打造观光农业为长远主导目标,以建设“一廊四区两园”为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三产带二产连一产”的多维度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把村里的日光温室开发转型作为“车间”设施应用,推广栽培高效益、多用途、抗性强、易管理、具有初(深)加工潜力的花卉、果木、山野菜等作物。
经过我和镇、村干部共同研究论证,确定将蓖麻养蚕、培育蛹虫草、栽培加工蒲公英作为首批具体实施的产业项目,之后陆续发展油用牡丹、鲜食核桃、薄皮核桃、臭椿树、彩色蚕等既有观赏性又具有经济价值的种植、养殖项目。
产业项目确定后,我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和专业知识特长,围绕目标任务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我先是主动联系了自己的母校——沈阳农业大学,在村部前建立了“沈阳农业大学食药同源野菜生态栽培与利用示范基地”,由村里的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采用良种、良法生态栽培蒲公英40亩,并成功加工出“鸡鸣寺蒲公英手工茶”,迅速得到了市场认可,该示范基地现已成为鸡鸣寺村乡村振兴的“样板园”、农民增收的“助推器”。紧接着,我又多方联系,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种了薄皮核桃及其砧木、臭椿树(叶子可饲育蓖麻蚕),从北京林业大学引种了油用牡丹和鲜核桃,组织镇村干部和种植养殖能手到省内外多地参观学习,落实蓖麻种子、蓖麻蚕种等具体事项,与涉农企业洽谈合作……诸多强村富民的发展项目陆续在鸡鸣寺村获得成功。
如何全力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经过全方位考证后,我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提出了“选用紫花苜蓿建立生态防护屏障”的方案,得到了有关部门、镇领导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目前,汤河水库上游河栏段库滨带紫花苜蓿缓冲带生态防护工程已全面竣工。
如今,放眼望去,茫茫水源地已成广袤的绿洲,垃圾清除、野禽飞来,碧草青青、鱼跃蝶舞。鸡鸣寺村彻底甩掉了“穷帽子”,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滋润。村民的脱贫致富梦和我的强村富民梦正在变成幸福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