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脱贫致富“金钥匙”

2020-10-20 05:58
共产党员·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西沟村乡党委全乡

辽阳县下达河乡地处汤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很多产业发展受到限制,8个村中有4个村曾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下达河乡以党建为抓手,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富民强村为目标,采取“村党支部+帮扶单位+合作社+贫困户”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措施,截至2019年年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20户616人全部脱贫,4个贫困村整体摘帽。

抓牢党建“指挥棒”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下达河乡党委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村“两委”换届、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等工作,把群众基础好、有致富本领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乡党委先后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3人,充实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实现村干部“素质更高、结构更优、能力更强、干劲更足、业绩更好”。乡党委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下达河乡精准扶贫工作实际深度融合,落实、落细党的富民政策,多措并举,全面调动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热情,不断加大党员干部队伍学习培训力度,组织党员群众学习考察40多次,动员79名有致富能力和产业项目的“能人”包扶95户贫困户。

用好产业“推进器”

乡党委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着力点,依托区位优势和优越生态资源,探索以“村党支部+帮扶单位+合作社+贫困户”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以大西沟村为例:村党支部借助扶贫单位——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的大力支持,流转土地300亩,建设32栋温室大棚、5个大型鱼塘和50亩采摘园,发展绿色种植和生态旅游产业,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足不出村就有活干、有钱赚。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每年能分红,到温室大棚、鱼塘打工每天能赚100元,承包大棚每年能赚3万元。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彻底甩掉了压在大西沟几代人头上的“穷帽子”。目前,全乡4个贫困村均有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项目,新增村集体资产1000余万元,带动村民实现了整体脱贫。

树立文明“风向标”

对于下达河人来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走向小康生活的新起点。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村民富口袋还富脑袋,下达河乡党委实施“文化兴乡”战略,先后修建8个文化广场、6个党员活动室、300米文化长廊和5个便民服务中心,引导各村制订村规民约,开展“好人榜”评选活动,实施“清洁家园、美化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社会风尚,培育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鄉风民俗,全乡百姓的精气神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年1月24日,“全国文明村”揭匾仪式在下达河乡大西沟村隆重举行,标志着下达河乡实现了“华丽转身”。

猜你喜欢
西沟村乡党委全乡
西沟村精准扶贫建设规划方案
平谷区熊儿寨乡党委:三举措强化“三务公开”
平顺县西沟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TRM 分析模式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平顺县西沟村为例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换届后县乡党委要抓好责任落实
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