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文
南泉又称南温泉,始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当年,南泉有一碑刻,碑刻旁有一座观音寺庙,故又名观音寺温泉。
1923年,南泉设乡建制,将温泉乡改名南泉乡,隶属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管辖。1986年街、乡合并,建南泉镇。2009年,南泉镇被撤销,设立南泉街道,政府驻地鹿角富源街。
南泉风光旖旎,温泉流淌古今。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周文钦这个名字为人熟知,并载入历史。他与南泉结下了难解难分的情缘。
筹资助学做公益
周文钦,名家桢,1882年10月29日出生在巴县鹿角场西山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少年时代喜爱看书学习,阅读了《论语》《诗经》《水浒》《杨家将》《三国演义》《说岳传》等。书中英雄好汉济世为民的侠义气概深深影响了他,锤炼了他的刚毅性格。
周文钦八岁入私塾,后转入巴县惠民场杜成章先生处读书。经寒窗苦读考中秀才,名列榜首,被称誉为“巴渝名秀才”。在杜成章的推荐下,他先后担任重庆民报社、《国民报》《广益丛报》《重庆商务日报》编辑、主编、主任以及巴县教育会会长等职。
1919年是勤工俭学运动高潮迭起的一年,全国各地青年学生渴望远赴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当时中国国弱民穷,国家无钱资助青年留学,青年学生又无力自行前往。周文钦把一切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同年,为给家乡贫困学生筹集出国资费,周文钦与巴县视学温少鹤及各界代表筹设了巴县贷费局,周文钦任总干事。为给学生贷款,他奔走呼号,备尝艰辛。他还请准当地政府在屠宰税项下提成资金,支持学生出国勤工俭学。在周文钦等人的努力下,1919年初至1921年,巴县成为全川赴法人数最多的县,达47人。到1923年,周文钦等先后向留法及游学省外的学生贷出27500银圆,达158人次。
此外,周文钦向银行贷款4000元,作为孤儿院及学校的修建费。他还在社会贤达和绅士中开展慈善工作,凡是孤儿院里儿童升学,双方即订约进行一对一帮扶,直至毕业和工作。
周文钦在教育事业上亲力亲为,不遗余力,为推动地方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呕心沥血建南泉
最初的南泉,只是一个热水泥塘。被发现后,人们搭了简易竹棚遮身,在此洗浴。久而久之,泥塘边生起一层油滑腻垢,无人治理。
周文钦幼时常来南泉洗浴,对温泉水是“喜其温度之适宜,恶其垢浊之不治,因思有以改良之”。为修葺南泉,他奋斗多年,不但四处奔走调查研究,还带头捐资,身体力行。
1919年5月,周文钦拉开了南泉建设的序幕,在热水泥塘的地基上修建了单人间、双人间、中隔石墙,一次性可供二三十人洗浴。次年8月19日,因山洪暴发,新建浴室被冲毁。遭此挫折,周文钦并不气馁,于1921年重新开工,再次修建了单人间、双人间,并增建更衣间。
温泉浴室的建成,使南泉人气蒸蒸日上,周文钦决定在旁边建设公园,供当地百姓休闲娱乐。
1927年2月,他向当地政府写了两份申请报告。获批同意后,即将年产12担稻谷的大水田辟为场地,划归公园范围,为“渝南温泉公园”。
之后,周文钦发起成立渝南温泉公园董事会,得到好友、北伐少将杨子云的鼎力相助。杨子云积极参与南泉的建设,凭借地位和威望,联络社会富商、名流,介绍赵资生、潘昌猷、曾子唯、杨席基等加入董事会,共商南泉发展大计。
周文钦在第一次董事会上致词说,南泉公園的发展建设,首先应从德、智、体、美做起,在花溪河南岸培育和打造景观,供游客到南泉参观览胜,寻幽作乐。
是年5月,周文钦主持召开第二次董事会,主要讨论设立公园管理机构。到会成员一致公推赵资生担任公园管理事务所所长。
周文钦看到花溪河畔有一空地,便与赵资生商量栽种了香樟树、黄葛树、梧桐树、枫香树、白兰、白杨树等。公园内则种植了山茶、玫瑰、杜鹃、木槿、腊梅等,还搭建了葡萄架。
三年后,南泉公园设立了照相馆、糖果糕点铺、日用百货小卖部、茶店等,在林荫道边沿还安放了石桌、石凳。
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平日里,南泉公园人流不断、人声鼎沸。
1935年,曾子唯、杨子云、卢德夫、阮雨梅等出资,在南泉修建了室内游泳池,为青年提供了游泳胜地。由于南泉名声大振,人们来此洗浴需要排队买票,并按时计费。
修建堤坎为人民
20世纪20年代的重庆,交通极为不便,游客到南泉必经水陆两程,舟车互易,一日不能往返。周文钦意识到交通的重要,于是不畏艰险,多次登山,踏遍险峰,考察南泉至渝之道路。在调查研究后决定修建堤坎。
为了选址,他穿越花溪河,观察山脉走势,观测河水流速,寻找定点之地。他步行到花溪河上游段的虎啸口,测试流水到南泉河床的落差。随后走到花溪河两山脚下的锁口处,决定在此奠基下石,修筑堤坎。
1925年冬,筑堤工程开工,次年完成修建。建成不久却遭山洪冲毁,工程报废。1927年,周文钦移址重建,建成高、宽各2丈,长12丈的石堤,堤上建拱桥,有三个洞口,取名“植威桥”。
是年5月踩桥会举行,盛况空前。午宴刚过不久,忽然乌云满天,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山洪暴发,桥堤一角被冲走,工程又遭报废。
两次毁堤,用光了建堤资金,周文钦犯了难,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杨子云、赵资生、潘昌猷、曾子唯等伸出援手,发起募捐。他们在重庆陕西街留春屋宴请商业界、盐业界、金融界等人士,捐款箱上写着“随喜捐助,多少皆可”。人们纷纷解囊,最终筹得款项。
1928年,周文钦再次修建堤坎。他让施工人员清除两侧乱石,提高水位,增宽河石,便于通航行船。1935年,堤坎建成投用,堤高3.6丈,长12丈,宽2丈,堤上无桥,堤内外呈梳背状。为感谢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此堤取名“同心堤”。有人写诗赞曰:“珠帘云幔挂晴空,喧闹还同竹撼风。漫想三春桃浪暖,芳堤绿水泛花红。”
然而,周文钦没有等到堤坎建成便离开了人世。
1929年初,为辟新景,周文钦在巴县县长冯均逸的陪同下躬身进入山洞。洞中寒气袭人,周文钦肺结核发作。走出洞外时,他咳嗽不止,声音嘶哑。之后倒在床上,再也没有起来。
周文钦乐善好施,为公益事业倾尽家产,以致病情加重时,身无分文。在朋友的资助下,他才到医院医治。但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于1930年8月去世,终年48岁。
周文钦去世后,巴县教育会、重庆商务日报社、民报社、国民报社、广益丛报社、聚新诚银行、省立二女中、孤儿院等10余个单位,在巴县图书馆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参会者近千人。
巴县教育会同仁为周文钦捐资500元,将其葬于南泉花溪河北岸野猪窝山上。当地民众为感激他的功德,还将南泉去往墓地的路,取名文钦路。
美景逢时不逊色
周文钦为南泉的开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把原有的一泉一洞打造培育成一溪、三峡、三泉、三洞、三瀑的特色景观,得到人们的赏识和认可。
1938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参军长吕超的陪同下初游南泉。南泉公园管理事务所得此消息后,恭请林森为景点题写景名,林欣然同意。
林森思索片刻,略加修改,一挥而就题写了南塘温泳、虎啸悬流、弓桥泛月、滟滪归舟、花溪垂钓、石洞探奇、五湖占雨、三峡奔雷、小塘水滑、峭壁飞泉、建文遗迹、仙女幽岩十二景名。之后,这些景名被阴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公园门前的石壁供游客观赏。可惜后来“破四旧”时被铲除,现仅存林森题书的日期、落款和印鉴。
林森题书后的南泉十二景负有盛名,全国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来此参观游览,并成群结队到温泉沐浴。
1949年南泉解放,1952年重庆市政府定南泉为南温泉公园。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