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的“求职”新人

2020-10-20 06:25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厚脸皮靠山王昌龄

为什么王昌龄非得另辟蹊径呢?

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聊聊唐朝选拔官员的两条道路。

在唐朝,写诗就是官员的必备技能。所谓的找前辈举荐,其实就是你拿着自己的诗,厚脸皮凑到当时的诗坛前辈面前,求人家评价。前辈一夸:“好!”在当时就算拿到了顶级流量,能上诗坛新闻的那种。从此以后你就能够平步青云了。同學们别觉得不公平,当时有很多诗人都是这么干的。但是前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就算是见到了,也不一定能够赏识你的才华。俗话说得好嘛,千里马常见,伯乐难求。在当时的社会,认识达官贵人、有人脉,是很重要的事儿。

而我们的王昌龄呢?他写诗回忆过当时的生活: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啥意思?王昌龄早年贫苦到要亲自农耕才能维系生活。虽说他是一个读书人,生活和目不识丁的农夫也没什么两样。

生在帝都旁,他却过着贫困潦倒的日子;毫无靠山的他,想在重视门第的唐朝入朝为官几乎不可能。这靠人脉的第一条路,王昌龄怕是走不通了。

“去科举呀!考试多公平,他要有才能肯定能考上!”肯定有同学没忘记第二条路。但事实是什么样的呢?貌似公平的科举,在唐朝却有公平下的不公。为什么这么说?在唐朝,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也就是说,考官会看见考生的名字。那么考官的亲疏远近、个人喜好等都会影响考生的成绩。所以这第二条路,对于没有靠山的王昌龄来说,也不好走。

所以贫穷困苦的王昌龄不走寻常路,雄赳赳气昂昂地向边塞出发了。

猜你喜欢
厚脸皮靠山王昌龄
Poesía En la frontera
[唐]王昌龄诗二首(书法作品)
出塞①二首(其一)
不“吃山”,才是“靠山”
厚脸皮
靠山
靠山
我也要当“厚脸皮”
厚脸皮
“厚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