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静
如同《人类简史》中,小麦这种农作物对人类的驯化一样,材料与建筑似乎也有类似的关联。在策展人高长军看来,建筑材料更像是一种催化剂。以下文字是特约策展人高长军在接受《北京青年》周刊采访时的表述。
建筑、空间、材料这三个词在建筑学领域是关联很密切、基本而重要的概念。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我想从材料开始谈起。回溯历史,建筑学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思潮变迁影响了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建筑风格,这些风格因地域、时代、国家而迥异。风格的变化往往是不断反复、持续纠结的过程,而这其中材料往往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一种新材料的应用有时会推动一种建筑风格的成熟。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最近的一次就是与现代主义运动相关的建筑发展。随着混凝土、钢铁、玻璃等材料和技術的成熟应用,现代城市开始由一个个干净、简洁的“方盒子”所构成,形成了大众对建筑的基本感受。当下,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等新技术的发展,与之相关联的新材料也会参与到未来城市的塑造中,使其产生新的面貌。
人们对于自然材料的驯化也会随着科技的变化而进步,有时候还会带有一点点偶然性。在朴素的建造观中,就地取材几乎是全球通用的概念。很多在建筑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也与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建筑创作中,材料实际上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回到我们空间装置展区,起初,我希望5个装置可以组合在一起整体考虑,共同呈现出生活中某个熟悉的片段。后来考虑到这些材料的特征特性和表现力,还是决定5个装置并置呈现,各自呈现不同的情景。展区的装置由建筑师主导设计,材料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选材和制作。在给5家材料企业和5组建筑师进行配对后,希望这些空间装置可以让观众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体验感。此外,这次展览的互动性很强,我们期待以丰富的体验触碰到更多的材料可能性。最后,我希望此次空间装置的展览作为一种合作模式探索的开端。通过这次合作,建筑师+材料企业的模式可以持续下去。希望这一次的尝试能够诞生一些成功作品,接下来还可以演变出城市尺度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各地巡展,甚至其中的一些创新点还可以在建筑实践中得以应用。
水雁飞直造建筑事务所(NATURAL BUILD)主持建筑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在上海的一处闹市区,单凭门面看不出是直造建筑设计工作室,只有当大门打开,进入室内,才会看见玻璃窗棂将市井分离定格,采访所在的四层窗外,排布着最普通的晾衣架,处于入世之中,出世才显得格外明了。在这里,水雁飞聊了聊膜材料如何在接近于零度的可塑性之间打开新世界,同时可以将公共城市艺术的范畴重新纳入到建筑师领域。
在采访前, 我们看到水雁飞参与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的装置模型,见方的外形,拉伸扭曲的内部空间充满着神秘。
这次水雁飞制作的装置主题是吸声膜材,他将设计主题关注到身体本身,创造出某种尺度上的超现实感。
“可以想象一下,它是一个多维的耳道。这次的设计逻辑是呈现膜结构力学的张力,形成渗透性的空间。这里并没有太多空间曲面的事情。可能这个装置的外表皮不会那么诱人,但当你进入里面欣赏,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这次采访中,水雁飞依然在思考装置的最终呈现方式。
“实际上,我现在比较倾向于把外表皮拿掉,呈现一种骨骼化的视角,但这样就显得不那么干净。如果要用金属来控制边界的话,我们又不想显现出那么高科技的感觉,所以,我一直在犹豫。最后我们也在不断调整中,也许最终会是一个奇奇怪怪的形状。”
在工作室的会客厅,建筑师水雁飞指向窗外的晾衣架,聊道:“我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如何用建筑来回应最普遍的大众生活,让日常普遍的东西变得与人有互动?这与膜结构打开的一个话题类似,那就是,在整体建造越来越经济、塑料化的同时,如何用建筑恢复一些室内外交互的方式,介入一点新的体会途径,调整角度与世界产生新的连接。同时,在建筑师、艺术家、结构师的配合下,把原来已经涉入到艺术领域的城市公共艺术装置的范畴,重新拿回到建筑师的领域来操作。从某种意义也回应了20世纪下叶探讨的‘游牧性。”
在水雁飞看来,膜材料是可塑性材料的代表,而潮流文化与材料的经济性有很大的关系。
“当材料的质量、相关工艺达到一个高度后,材料就能承担一定的冗余度。一个城市给了你很合适的冗余度,你就觉得那座城市经久不衰。膜结构的某一些潜力在城市的某些方面是可以实现的,它能够让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有更多的便利性。这种膜结构的材料可以触动临时的边界发展,有利于我们探讨气候与建筑的边界。”
“膜结构暗示了一种几近零度的可塑性,也是这个时代材料与力学技术发展最直接的产物”
Q:您所需要使用的膜材料具有怎样的基本性能?
A:大众对膜结构不是完全陌生,在世博会、水立方这些地方都可以见到。它具有张拉的技能,相对比较耐久,在环保、节能以及快速建造等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优势。
同时,膜结构本身的种类也很多,充气、透光、吸声等等。目前,它呈现的基本状态已经有一个标准工业化的体系。
Q:未来,膜结构会有怎样的发展?
A:建筑在越来越依赖后端技术创造微环境的同时,也意味着它自身的独立性的强大。现代建筑技术逐步迈向了一种自主体系。膜结构的可塑性在未来既可以满足极端的气候条件(充气膜结构),甚至登陆火星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因其节能环保的特性可以作为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一种延伸。
Q:您觉得,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的举办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A: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除了展示新类型的材料,也是将设计与材料整合的一种示范,毕竟当今材料的表皮化(envelop),是建筑自身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Q:最终,您的作品对未来人们居住的空间以及生活方式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A:居住是一个非常多层次的话题,其实很难用装置来回应。
这次膜结构的装置更多的是回应一种声音上的独特体验。
臧峰众建筑/ 众产品联合创始人与主持建筑师之一;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硕士。
在北京西城胡同深处的一间院落,众建筑坐落于此。采访伊始,趁着北京的蒙蒙细雨,臧峰开始谈起这次所用到的材料——玻璃。对于这种随处可见的材料,它的创造性还能拓展到哪里?在臧峰的表述中,光束透过玻璃,会折射不同的光线与色彩,即使经过前期缜密的考量,用玻璃实施而成的作品,仍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带来意外之喜。
在采访间,臧峰依然在构思着这次用玻璃要呈现出来的状态。聊起玻璃的发展,他讲述了一个在求学时期印象深刻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是与玻璃相关。
故事的主角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朱塞普· 特拉尼(Giuseppe terragni),他设计的但丁纪念堂其中一处是由33 个玻璃柱支撑一个透明的向天开敞的屋顶,用玻璃做柱子去支撑整个建筑物,四周墙体的缝隙中渗透的是“玻璃森林”所折射的光线。空间是脱离世界而浮在空中。由于玻璃是实心透明的,所以周围的环境在此变形,整个空间看上去很难以描述。二战期间,由于各种限制条件,这个设想之前是做不出来的,但现在的材料与技术,这个设想是有可能被实现出来的。
“我觉得,现在的玻璃技术是越来越接近这个状态的。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构件可以不依赖钢结构,而是直接让玻璃受力,例如苹果店的整面玻璃。这个进步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此外,当代玻璃实质上是一种人造材料,能够根据人的需求不停发展,这使得玻璃这种材料的应用更加充满可能性。甚至可以说,玻璃是一种关于未来的材料。”臧峰如是说。
的确,玻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小到手机的玻璃背板,大到玻璃墙面、玻璃楼梯等。这一切的发展离不开这种材料性能的增强。在构思设计玻璃装置的时候,臧峰的设计理念是赋予装置更强的实用性能,并且让装置与周边的环境和人有更多的互动性。
“一个设计作品不能仅仅只维持在‘看的状态,它还需要与人有丰富的互动,同时能够解决某些实质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帮北玻做一个移动的展架。利用他们产品的特点,制作一个能够快速安装、快速拆卸,可以在不同地方快速出现的展架。同时,人能够进到这个展示空间中,与材料亲密接触,体验到纯粹的空间感。”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臧峰特意考察往年展场整体空间的情况。在一个视觉过于丰富的环境中,他更加希望这个装置能够在保持自己清晰性的同时,与整个空间和参观者形成对话。目前,这个装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期待在现场的装置呈现能够给所有观众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
“玻璃这个材料精准,透明,能够产生惊奇的变化,同时又相当坚硬”
Q:当得知自己要使用的材料是玻璃时,第一感受如何?
A:众建筑之前做过很多项目是跟玻璃有关系的。实际上,我们一直对玻璃的反射很感兴趣,包括曲面玻璃对变形的反射。
此外我们也对北玻(材料商)一直很感兴趣,他们是全球苹果店玻璃的供应商,在那里,无论是玻璃楼梯还是大玻璃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
所以,对于这次合作,我们也是非常兴奋,因为我们的设想和突破点也正在于此。
Q:最近大范围使用玻璃的项目是什么?
A:实际上,我们一直有这样的尝试。例如,我们给廿一客(21cake)做办公室的时候,用玻璃做了一个充满色彩的办公环境,我们只用了三种颜色的玻璃,利用三原色原理,多层玻璃重叠后会形成新的颜色,产生不同的空间色彩层次。这个材料总是能够令人充满惊喜。
Q:如果用一个形容人类性格的词语来形容这种材料,您觉得是什么?
A:干净,透明,开放,充满阳光,坚硬。玻璃这个材料甚至是有点洁癖,在精准的同时又能够产生不同的变化,给人以惊喜。
Q:您的作品對未来人们居住的空间以及生活方式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A:尽管我们每天都能够看到玻璃,但其实,玻璃的某些特性是不被人所观察到的。
例如,玻璃的保温性能。这种性能一般只能去体会,北玻这样的厂家在这件事情上做了很多创新与研究。
其实,玻璃能做的还有很多,例如,研制出最大的双曲面玻璃、最轻的玻璃等。
这些都是与未来的生活有关系的,甚至对未来建筑物的形态都有影响。
范久江久舍营造工作室创始人/ 主持建筑师;曾获“Domus 创意青年100+”称号,获得2019香港“ Perspective's 40 under 40 Awards ”优秀建筑师称号,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评图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客座讲师。
对建筑师范久江来说,竹子作为一种能够与人共生的材料,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不论是路旁能够看到的竹林、竹亭抑或是竹制编织物,这种材料似乎随处可见。但当范久江真的走近竹子,了解它作为材料属性的特征后,竹子的不同形态呈现的两种天壤之别的面貌,给了他巨大的冲击力。他描述那种冲击力如同棉絮与巨石的反差,也可以说成是“轻与重”的对话。本次,范久江将这种冲击力以装置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用极简的形式展现在现代工业介入后,同一种材料的不同状态。
来到久舍营造工作室,这里是范久江工作的地方——砖砌的院子围墙,铁栏杆门,石子小路和一排竹林,处处透着杭州这座城本该有的悠然与雅致。采访开始,由于范久江本次参与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所用材料为竹材,所以,竹子自然成为这次采访的主题。
工作室中有一座藤编桥,作为二楼通道与会议室的连接。据范久江介绍,这座藤编桥是他试图使用竹材的尝试,对于这种材料的使用,他一直在探索尝试。“提到竹子,第一感觉就是亲切。竹子相对于树来说,具有很强的韧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目前,大众对竹子的理解还是很原始的,觉得它容易腐烂、发霉。实际上,这个材料经过现代工业的处理后,具有了强大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起初,竹子纤维的韧性是范久江设计灵感的来源。“竹材的长纤维的韧性会让我想到‘无限这个词。通过将竹条首尾相接,用竹子的延展性来与无限长度的意向相结合,从而构建成一个以一根竹条形成的螺旋状的构筑物,半径从小变大,很像一个圆锥形的屋顶,呈现出虚无缥缈、暧昧的状态。”
随后,范久江在与竹材厂家的深入沟通中,发现第一轮的设想很难得以完美实现。这一切在他去厂家生产车间的深入考察时发生转机。“我在工厂看到工人将竹子去掉根部和顶部,只用其中间均匀粗细的一段,用机器去皮、切成一条条的竹片,再将其碾压成松散连接的纤维状态,那种类似于棉絮状的竹纤维材料看起来没有任何强度可言。但当这些材料通过环保胶水、用现代工业机器施以巨大的压力(约3200吨)后,竹纤维就被压缩成水的1.6倍比重的高强度的板材。”他进一步解释,“我想通过某种超尺度的极简形式呈现这种压力施加前后同一种材料的不同状态的反差。”
如同范久江的设想,将竹子的两种材料状态以超尺度的抽象方式堆积在观众面前,底部是与大地连接的最重的部分,上部的软絮纤维层层相叠。上下两者的重量相等,但由于密度的不同,在体积上显现出7:1~8:1的巨大差异。这样的极其轻与极其重的对话, 呈现出一种压迫性的形式张力。这样的形式冲击不仅可以激发观众对于材料与物体的轻重、疏密和软硬更为敏锐的感知,获得超日常的感官体验和记忆,同时也进而能产生对竹这样一种自然材料如此差异状态的好奇,帮助当代竹材更直观地进入大众的视野。
“这种材料可以把生命周期拉长,成为与人共同生长的材料”
Q:如果用一个形容人类性格的词语来形容这种材料,您觉得是什么?
A:韧,可被打散为纤维,也可被压缩成高强度的竹钢,变化很多,但它的长纤维的特性在各种状态下都发挥着作用。
Q:最终,您的作品对提升未来人们居住的体验感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A:竹和木都有类似的特征,天然具有亲和力。竹子作为地球的生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生态循环。不可否认,材料本身会给空间氛围带来某种属性。竹材这种与人相似的生命状态会令人在空间里更加有生命的存在感与安定感,在这样的空间中,作为生物的人更不容易自我异化。如果从未来角度来说,我会想多接触一些自然材料,材料的耐久性并不是我唯一的考量因素。我希望,这种材料可以随着人的生长有一种同步感,能够通过科技和工业手段把材料的生命周期拉长,成为与人共同生长的材料。
Q:这次的展览空间是否会对您的设计思路有影响?
A:一个大的展示空间是有条件让参观者获得多层次的感受的。我希望观众从远处有一层对装置廓形和色彩的感知,靠近装置之后,会有关于装置质感和身体尺度的第二层更强烈的体验。触感与视觉的感受混杂在一起,会创造更为多层次的感知。递进的体验也会让观众加深对这个装置与材料的记忆。
Q:您觉得,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的举办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A:我觉得,建筑行业目前还处于十分专业化的内卷状态,而建筑又是与普罗大众息息相关的事情,所以,这种形式的博览会很有必要,能够让建筑行业的人接触到大家的需求,老百姓也能从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中感受到,建筑不仅是房子,而是与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心智的健全息息相关的。这个时代大家都是通过图像来认知世界,可是人的感知系统是远远高于图像的。所以,这是让大家关注图像、空间与感知这个话题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对李丹锋和周漸佳的采访在一间通透的咖啡厅中进行,一整面的玻璃外是茂盛的绿色,零星的紫色花朵点缀其中。屋顶尖尖的,光可以透过其中投射进来。这个建筑的屋面也是李丹锋和周渐佳参与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要呈现的材料——金属钛锌板。
李丹锋和周渐佳所在的工作室叫做“冶是”,其中的“冶”本就是金属锻造之意,似乎也绑定了他们与金属的某种缘分。
周渐佳对金属的一段描述十分迷人:“同大多数人一样,金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两个字——硬朗。但它在锻造的过程中,会经历形态不一的变化——在液体时,它是流动的;在铸造结束后,它是坚固的。历经锻造,而后成为闪耀的作品。打造金属的过程,总能让我思考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也是我们很喜欢这种材料的原因。”
而李丹锋对于材料的描述则更加理性一些:“在传统建筑中,金属主要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现在则主要用于建筑的饰面,包括屋面、外墙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有不同的做法和连接方式。从历史发展来说,金属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的,随着产品性能、技术和锻造工艺的发展,我们使用金属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通过与材料技术人员的讨论,李丹锋和周渐佳勾勒出了本次参与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呈现的装置方向。除了大众熟悉的硬朗质感以外,金属是不是还有更加多样性的表现方式呢?
对于金属的另一面,李丹锋说道:“我希望在这个作品中,反映出金属更加柔情与多样的感觉。我们希望能通过材料的不同方式呈现出它通透的一面。希望能有光、空气在其中流动。”
几天前,李丹锋和周渐佳拜访金属材料商的工厂,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这次交流让两个人对金属的认知更加深刻。“我们了解到材料商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生产线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支撑。而建筑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做些什么呢?是不是有可能改变大家对金属的认知?是不是对产品的微小改变就能达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这样的启发性的事情对我们双方都是受益的。”周渐佳补充说。
的确,在材料已经做好准备的时候,建筑师的功能似乎更加宽泛了,这样一件装置也许就是探索更多可能性的钥匙,打开双方合作的无限可能。
“让设计理念与材料技术一起去探索更多的转变与可能性”
L=李丹锋
Z=周渐佳
Q:目前,金属这种材料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呢?
Z:在以往我们比较熟悉的金属在建筑中使用到的场景会是钢筋混凝土里面的配筋,或是钢结构构件。但这些场景往往是隐藏起来的。现在来讲,更加有拓展空间的是材料本身的表现力,这个产品不仅仅在性能上很优良,更重要的是带给建筑不同的表现力,这种质感是其他的材料无法取代的。
Q:最近一次使用金属材料的项目是什么?
Z:几天之前卷宗与cos合作开幕的友谊书展,在这个展览中有四个金属装置用了不锈钢材料,装置内设计了一系列反射。当时用这个材料的原因是金属本身的体积感和线条感,与以建筑和设计为主题的书展是十分匹配的。
L:在过去几年,我们设计了好几座景观桥,都优先考虑钢结构与金属面板。金属可以分为两种用法,一种是钢结构桥身,单跨就能达到很大跨度,这是金属优异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我们在处理栏杆、桥身饰面时也会采用钢片或者钢管,重复的构件勾勒出桥梁的曲线。
这两种方式我们会用在同一个作品里面。
Q:对这个装置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L:我们希望能打破人们对以往金属的印象,很多人觉得金属只是做屋面或是墙面。我们想要展现它在材料属性、结构上、节点上的多样性,这件事是我们最初想要的主题。
Q:你觉得,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的举办对建筑行业有怎样的意义?
L: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的举办对作为建筑师的我们来说,是一个与材料商接触的绝佳机会,在我们以往的过程中,很少知道材料商的新技术。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的想象会受限于我们的经验。通过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我们会接触到最先进、第一手的材料商信息,对我们以后的实践有很多启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Z:是的,我觉得这些作用都是相辅相成的,别的技术已经在发展了,你的设计是否可以同步到同样的水准?或者是我有这样的设计理念,技术是否能够与之匹配?这是一个互相推进的过程。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此,让设计理念与材料技术一起去探索更加多的转变与可能性。
李丹锋冶是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周渐佳冶是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博士候选人;纽约库珀联盟建筑学硕士,现任教于南京大学。
当张海翱得知自己需要用“陶”这个材料来进行建筑艺术装置设计的时候,“高级美感”是他对这种材料的第一感受。他脑海中能立刻想到,阳光下,光线能通过陶板反射出不一样的光芒,那种自然材料经过人工发掘的美,是低调而深入人心的。他觉得,“陶”就像是一位优雅的贵妇一般内敛美好。
上海的武夷路两旁有着很美的梧桐树、老洋房、古建筑,在经历了时代的沧桑变化后,这条道路也依然优雅如初。如今,武夷路正在经历改造,道路两旁出现了与梧桐树共生的陶制材料,这种低调的材料将建筑与树木的融合共生完美结合在一起。
这便是张海翱经手的一项武夷路改造计划,这个项目还在进行中,所应用到的便是全陶板技術,简单来说,就是将陶棍和陶片模式化之后,制作为不同尺度的材料,随着梧桐树的长势进行调整,达到建筑与树木结合的效果。
为什么选择陶这种材料呢?张海翱介绍说:“陶板这种材料十分环保,陶是由土烧制而成的,虽然有人工介入,但其本体源自于自然。环保的材料值得大力推广。”
此次,张海翱参与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所用到的材料正是陶。由于陶板的工艺相对复杂,造价颇高以及材料的本身性能,目前大多数陶板是作为装饰使用的。对大众来说,这种材料并非十分日常,也正是因为如此,陶的装置才更加令人具有期待性。
通过前期一系列紧张的讨论,张海翱所在的奥默默工作室将这次作品的主题定义为“家”。他们希望通过这件作品与老百姓、与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单元进行沟通,传达对生活与未来的体验,进而能够反推出社会所需的空间性功能。
“建筑师不能用原来的那种自上而下的上帝视角进行设计。我希望,通过最小的家庭单元到街区,再到城市这样的反向过程去思考。所以,这次主题是以‘家为主角。”
同时,张海翱感慨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的举办方式具有引领意义,在让建筑师深刻与建筑市场亲近的同时,又推进了建筑师负责制的发展。
“通过前期与材料商的沟通,我们对陶板的工艺、价格、性能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我相信,通过这次的了解,对很多建筑师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值得参与的过程。”张海翱如是说。
张海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副教授, 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Oumoumou 奥默默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除了茶米油盐,也有诗和远方”
Q:陶这种材料目前应用的范围有哪些呢?
A:目前主要是装饰为主,例如外墙贴面等。但是它的应用广度还是非常大的,应用场景总体来说是向好的。目前,随着技术的提高,陶材料的多样化变得越来越强。之前的陶板形式类似于陶片,现在就会出现例如陶棍,还有波浪形等,所以,它的应用范围其实是越来越广的。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环保材料,我们也希望它可以推广。
Q:这次参加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中的建筑装置艺术展,设计理念是什么?
A:我们奥默默这个团队一直希望做一些跟人相关的设计,“家”跟人关系就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每年会公益性地做一些关于家的改造,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与老百姓,与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单元沟通、传达对生活与未来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可以反推出这个社会需要的空间性功能的。这不是原来的那种设计师自上而下的上帝视角,而是反向的,能够通过最小单元到街区再到城市这样的过程。所以,是以“家”为主角。
Q:如何在有限的场地内增加装置的丰富性?
A:对于创作装置来说,陶板其实是大材小用的,因为它尺度很大,所以只能在丰富性上做文章。况且对装置来说,必须要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首先,我们的装置呈现椭圆形的外形,加之一个倾斜的屋顶、天窗。这个灵感也是来源于“森佩尔四要素”。第二就是对陶板进行切割,因为材料商的优势是切割技术。我们按照一种模块的方式切割后進行乱拼,拼凑后形成一种彩色褪晕的感觉,“彩色”也是我们的特点。我们希望自己的设计是十分直接地面向大众进行传达,提高广大群众的审美,建立完善的审美体系。
Q:您的作品对未来人们居住的空间以及生活方式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A:我希望通过建筑或设计给大家呈现出不一样的美的方式,通过这样的传递,令大家自己去发现美。除了茶米油盐,也有诗和远方,让大家除了生活基本需求,还能体会到精神上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