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励
好风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俗话说,哪儿的黄土不埋人,青山处处可埋骨。实则未必,向阳的山坡,显然较背阴之地更宜作墓地。若在那眼光苛刻的风水先生看来,真正算得上“藏风纳气”的宝地吉穴,偌大的一片青山,不过寥寥无几。好资源有限,所谓风水宝地,通常会被反复使用。
2004年,我在龙游县湖镇寺底袁村发掘宋墓,宋墓之上叠压着明墓,明墓之上又叠压着晚清民国墓。前段时间,武义县城西郊,在建设环城公路时发现南宋徐邦宪墓,工程队的朋友说,在挖掘机发现徐邦宪墓之前,这块地方已经迁移了400多座现代坟,显然南宋徐邦宪墓地所在,已经成为现代的大坟场。早早晚晚的墓葬,层层叠叠,前人后人不约而同地看中了同样的地点,寻来觅去,最终还是认准这些老地方。
1984年,磐安县安文镇发现一座南宋墓,据出土墓志,墓主人陈黻之妻何氏下葬于嘉定十六年(1223);该墓正下方约92厘米的深处,竟然又埋着另一座砖室石板顶的宋墓,据《文物》月刊 1987年第7期刊发的考古报告,发掘者推测其为北宋墓。其实,从墓内出土的青瓷炉等随葬品判断,上下叠压的两座墓,只相差二三十年。前人尸骨未寒,后人就将新坟覆盖其上,真不可思议。
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穿山越岭,经过无数古代墓地。而古墓地之上,通常又覆盖着大量年代更晚的近现代坟墓,或为无主坟,或为有主坟。
无主坟,无人认领,公路只管建设就是;有主坟,墓主人尚有后裔,问题通常很棘手,除了占地、青苗赔偿,建设方还要补偿一大笔迁坟的费用,承担迁坟的时间成本。
祖先坟茔,兹事体大,关乎家族的荣枯与后人的情感。若处理失当,将会引发群众性事件。2005年,因为水库建设,金华郑刚中墓将要被淹没。郑刚中是南宋名臣,有《北山集》传世,至今深受当地郑氏后裔的敬仰。当时,异地迁建的政策尚未落实,郑氏族人与相关部门相持不下。而我全不知情,奉命前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引发民众不满。当他们得知我也姓郑,更加愤怒,集体围攻我,骂我不孝,“根本就不配姓郑”。——十多年后,我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委屈得掉眼泪。但我相信,地方政府、基建单位的工作人员和老百姓之间关于迁坟的漫长谈判,以及与其讨价还价,晓之以理,一定比我的考古工作更加艰难。这绝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工作。
抢救性考古发掘,通常如此:考古部门先认准一个可能存在古墓的山头;待有主坟迁尽,所有的青苗补偿完成,基建部门把山头交付考古队,并约定一个考古工作的期限;考古发掘结束,修路,通车。
2003年,甬(宁波)金(金华)高速公路建设,我在奉化溪口附近的丘陵地区发掘汉六朝墓地。六朝墓深埋地下,地面全是晚清民国以来的有主坟。迁坟不久,尚未朽尽的棺木、衣物、棉被、破罐子,散落一地,空气中弥漫着腐朽的气息。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工作。
现在,偶尔有人恭维我:“郑老师,你怎么会有写不完的文章,讲不完的考古故事?”那是因为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干过那么多乱七八糟、包罗万象的活儿。
2010年,杭(杭州)长(长沙)高速铁路建设,我在龙游县夏金村。这里是龙游与衢州市衢江区(原衢县)的交界地带,村民是1959年以后的新安江水库移民。
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发掘,有严格的工期要求。为赶进度,我们经常借助挖掘机作业。这里经过前期清表,地面已无人为痕迹。不料,挖掘机一扒拉,一座现代坟被掀去了大半。真要命,工期如此紧张,居然有“有主坟”尚未迁尽。
这是座土坑墓,三合土筑成,棺木仅40厘米宽,骨殖尚未朽尽。墓主人是新安江的第一代移民。我们将骨殖收拾起来,用红布包好,另找一个清净地方,妥善安厝。这是考古队应该做的。
但是,墓主人的子孙,听闻此事,找到我们,大吵大闹,要求赔偿。后来,看我们处事还算妥帖,更不是责任方,怒火不再冲着我们,转而向铁路方讨说法。
铁路方的意见是,迁坟通知发下已有半年,补偿经费也已到位,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而“孝子贤孙”只说他们从未接到通知,横竖就要一个说法,一笔赔偿。
我要说的是,基建方并无过错。政府规定的迁坟期限已过,无人认领的坟墓,自然要当成“无主坟”处理。孝子讨说法,只是想要钱,他们早该迁坟,即便没有接到通知,也该知道不久即将有铁路从他家的坟头穿过。当然,我不会戳穿他们。
眼前的三合土墓,下葬于1971年,大概是他们移民到龙游十年后。当年,他们走得匆忙,连家具都来不及搬走,新安江水库就开始涨水。异地他乡,生活不易,死后只有一口仅能周身的棺木,随葬一个粗糙的瓦罐,装了半罐子大米,除此,别无长物。
今年,我在淳安千岛湖旅游。听导游说,每逢清明节,很多新安江移民返乡上坟。当年,他们的祖坟来不及迁走,全部没于水底。如今,他們泛舟湖上,在船上焚香叩头,向湖面洒一些花瓣,遥祭长眠于水底的祖先。
摘自《考古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