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康
高中政治课堂中包含有大量的历史和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困难。所以需要践行“行知教学”的观念,将政治学习与生活相互联系,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形成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在生活中提升自我,不断发展。政治课堂以其强烈的理论色彩让学生望而生畏,但是这些理论在生活中仍然有很大的作用,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十分的重要。行知教学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提倡将教育生活化,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关于如何实现高中政治课堂的行知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思维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时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一个趋于完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政治课堂的引导作用就需要不断地体现,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生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自我建设的过程,学校必须从传统的道德教育转向加强学生的自我建设能力。具体说,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师要营造民主教学的氛围,必须按照德育手册的要求,改变统一的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发表意见,鼓励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德育话题,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他们的成长。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教师应当对于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教师通过讲解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文化软实力等引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通过《90后没上过大学却能造火箭,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一小故事对学生加以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正是由人民的梦想撑起来的,学生应当更加注重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品质。教师作为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引导者,应当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将学生的政治学习课程与实际联系,让学生的政治课学有所获。思维的引导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利用多种技巧进行引导,全方位地提升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做三者合一
行知的教育理念中实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实践的作用,提倡在实践中得到知识。他提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在他看来,行动的教育,要从很小抓起。行动是一切的根本,离开了实践行动,什么都没有,实践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的导师,是我们获得知识的起点。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任何事情经过动手实践之后印象会加深。“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论之一,他的重要意义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教”是教授知识,“学”是自主学习,“做”是实践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要在实践中学习,帮助学生自主探究,从讨论中学习,体会分享知识的快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要灵活运用,将行知教学中重实验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弥补思政课理论性太强的不足。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课为例。老师通过课堂引导,通过对身边哲学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综合能力,辩证思维。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妨采用多种方法引导,通过历史沿革、奇人异事、社会发展等引导学生对于哲学的思考。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其中的知识。最后,老师布置任务,将哲学思维带入生活之中,于生活之中不断提升自我,做成报告,汇报结果。这样的一套“教学做”模式的课堂下来,学生的哲学思维提升了不少,同时也让学生对于生活实例的思考加深,培养哲学思辨能力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老师通过不断地引导,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并加以运用,在生活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体验学习,实践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学校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出发,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的体验,让学生了解道德的社會要求,目的是让理想的道德教育恢复现实生活,给学生真实的道德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必须改变德育内容,努力培养学生,学校德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选择书籍和资源中的道德元素,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教师需要改变重形式轻内容、重劝说轻言辞,从日常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况来看,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道德情感,并逐步进行实践,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仰、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为例,教学过程如下:老师提出“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时互相统一的”这一理念,并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相关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规律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学生在教学中有规律是普遍的、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中联想到物理中的运动规律也是普遍的,它也不随物体的速度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遵循的规律是不变的。再由刻舟求剑的故事反映的物质的相对运动的哲理联想到物质的运动的属性。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中道理,例如,大雁塔和圆明园一个在西安,一个在北京,两者都没有运动的悖论,由此加深对于运动的相对性的结论,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物质的本质特征就是运动。
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又为生活服务,体验学习,实践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达到政治学习的重要功能,就是指导和服务生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思政课的目的。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应当体现政治在生活中的引领作用,将生活与政治的学习相结合,从而达到政治学习服务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知识的双重目的。在实现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学生思维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其次,教学做合一,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能力。最后,高中政治课堂的学习要与生活相结合,两者达到统一,从而更好地发挥政治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