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丽丽
【作文一】
梦想·选择·远方
郭荷丹
人生是一场冬去春回、夏残秋至的轮回,是一场注定起始繁华、渐次孤独的旅行。
树生千尺,根系大地。从懵懂无知的婴孩到朝气蓬勃的少年,当他的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起来时,世界这扇五光十色的大门便徐徐开启,那些绚丽的愿景、美好的梦想,如一粒小小的种子,根植于心。每个人都怀揣梦想,或是于绚丽的舞台上翩然起舞,或是于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或是将世间万般风情融于笔端,或是攀登极陡山峰,于那无限风光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它们或微不足道,或惊天动地,却是人们前行的动力。
努力学习,拼尽所有。多少个日日夜夜,逐梦的少年呵,迎接第一缕晨光,又送走最后一抹霞光,最后在星辰温柔的注视下安然入睡。少年也曾流泪,也曾迷惘,也曾思量,多少次穿行于漫漫沉沉的黑暗,多少次走过荆棘遍布的荒原,摔倒了,爬起,咬牙继续;悲伤了,暂息,复而前行。因为他相信拼搏不会错付青春,梦想终会成为现实,于是当新生活的光束洒下时,他释然了。回望一路歪歪斜斜的足迹、洒过汗又流下了泪的土地,竟是那样令人动容。
时光流逝,光阴荏苒。当少年一天天走向成熟,他既为曾经的成就而自豪,也为过往、今昔的人生路径心存疑虑。他悲壮地站在昨日已远、去日无多的路口,踟蹰复踟蹰。他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又会给他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他的生活、事业与家庭,是否可以有另外一种模样?再次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他久久伫立徘徊。当他对自己的人生路径重新做一番审视与梳理后,幡然醒悟,哪儿有什么正确的选择?正是这许许多多的选择才成就了他,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选择太多,有人会迷失自我,会不辨方向。即使做出了令自己后悔的选择,也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旦将它放在人生的长度上,也就不值得一提了。这一次,他豁然开朗,卸下心灵的重担,世界依旧美好如初。
百年老树,叶随风转。英姿勃发的青年渐渐衰老,他已没了再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空留两鬓斑白。一生见惯了风风雨雨、悲欢离合,最后的最后,他还是到了这个自以为遥远的终点。此刻,他安祥宁静,一如当年的模样。多少年了,世界塑造了他,他亦于世间留下痕迹。侧身西望,远方在他眼中绵延开来,他不觉凄凉,却悠然而满足。
少年时的自己,此刻再度浮现于他的眼前。所有关于梦想、关于选择、关于成长的种种,都随风飘散在远方,如那不倦的黄叶,于心底翩飞……
(陕西渭南市育红中学)
点评
这篇散文形散神聚。开头指出何为一场圆满的人生,通过“树生千尺,根系大地”“努力学习,拼尽所有”“时光流逝,光阴荏苒”“百年老树,叶随风转”等阶段,将一个少年的一生娓娓道来。小作者妙笔生花,一气呵成,堪称一篇佳作。
【课文导入】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从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作者弗罗斯特,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
【技法链接】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表面平易,实则蕴含着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感受。有以下写作技巧可供同学们借鉴:
1.创设了美好的意象。“路”是本诗最重要的一个意象,既指具体的道路,也象征着人生之路。古今中外,不少作家都曾使用过“道路”的这种双重意义。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句子;鲁迅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都赋予了“路”不同的含义,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不同看法与态度。而在本诗中,诗人通过对未选择的路的眷恋与遐想,向人们昭示了人生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及只能走一条路的遗憾。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就为人生开启了另外的可能性。
2.比喻修辞的运用。在《未选择的路》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引发了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了“人生岔路”這种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物。
【延伸文题】
请以“漫漫人生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