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文
摘要:现今美术创作的创新和發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对其的深刻影响和日渐渗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融传统与创新于一体这样才既符合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可以使蕴藏在传统文化背后的底蕴和影响力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古今中外很多一流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其当地传统文化有一种息息相关的真实联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4;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23-0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太湖石、园林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生活环境中的典型物质资源,这些发明创造及物质资源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当艺术家将中国这些传统的典型元素融入其创作时,其作品便成为古今、东西文化对话的创造性艺术语言。
运用传统发明创造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在少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艺术家蔡国强以中国火药为载体的艺术实践。蔡国强常用极具中国特色的火药进行规模宏大的爆破计划,并借此成为国际当代艺术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国艺术家。在蔡国强的作品中,火药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传统、历史及文化积淀的一种结果。在蔡国强手中,火药被点燃、瞬间爆破与消失,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火药在画布或画纸上激燃后,留下格调淡雅、气韵生动的图案,这似乎与中国文人画所追求的境界不谋而合。火药在燃烧过程中,漫天烟火稍纵即逝,但留下的痕迹却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化含义,蔡国强以火药作为艺术演绎手段不仅创新的艺术的表达形式,也继承传承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说到将传统的典型元素融入创作,在当代必然会说到徐冰的《天书》,在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创作中,也可明显地看到其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与转换,徐冰在其代表装置作品《天书》以及《新英文书法》水墨系列作品中,以中国汉字这一文化符号作为艺术表达语言。徐冰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将中国的汉字笔画结构进行拆分、重组,创作了大量无法解读的汉字笔画结构,并利用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进行最终的创作呈现。
能够将传统文化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也体现了艺术家的传统文化修养。
艺术家的修养不仅表现在对于艺术创作有深刻的见解,而且包括人生的不同年龄段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以及形成的世界观:更重要的还在于广博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专业技能或专业实践知识,完成艺术作品所必备的一些技法型的理论和创作规律以及对于专业方面历史知识的掌握。现如今,艺术家大多倾向于单向的培养自己对艺术创作的实践知识以及更为直接的技法能力的解泱,显然难以成就艺术创作的无限性和永恒性。毕竟对于技法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相对容易的,最重要的是在创作时能够使艺术作品所赋予的思想、文化、审美感受力融合其中。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就构成了艺术家修养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二个层次是其它艺术门类文化知识的学习。艺术的规律是相通的,对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可以更强化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的广度与深度。“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曲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塑像,而对于演员来说,雕塑家的作品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
而要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需要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呢?这需要日常生活中广泛的阅读量来积累的。有传统文化武装头脑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和自信,会对日后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如,20世纪之后的中国人物绘画倾向于表现各种重大历史或政治题材的主题性创作,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对于特定历史时期以及政治的了解可以直接通过画面人物形象得以展现。因此,对于文化大系统中的政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研究就是至关重要的了。而这时候对传统文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了解的艺术家,在这方面的优势就非常大了。作品表现的成功与否不仅是艺术家实践能力的体现,更是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认识功底的体现。
艺术家形成创作能力需要对其它艺术作品有敏锐的鉴赏力和判断力,而有关艺术鉴赏同样需要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艺术的接受者或欣赏者在面对艺术作品时,其鉴别力和判断力的建立需要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尤其对于古画的鉴赏,除了辨别作品的真伪之外,还要辨别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而这都要建立在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
反问一下,艺术不靠传统靠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艺术创作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对作品风格的形成产生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能够促使当代艺术创作以一种与众不同的面貌面向受众。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对当代艺术创作起到了相当巨大的作用,只有将这两者相结合,在艺术创作中夯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推陈出新兼容并蓄,才能使其获得长足的发展。
因此,艺术家任何创作的概念体系都处于与优秀传统文化对话的互动关系之中。艺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借助社会文化环境来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德)古?杨森.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陈登颐(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常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4]顾永芝.艺术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